相關習題
 0  28357  28365  28371  28375  28381  28383  28387  28393  28395  28401  28407  28411  28413  28417  28423  28425  28431  28435  28437  28441  28443  28447  28449  28451  28452  28453  28455  28456  28457  28459  28461  28465  28467  28471  28473  28477  28483  28485  28491  28495  28497  28501  28507  28513  28515  28521  28525  28527  28533  28537  28543  28551  235360 

科目: 來源:山東省中考真題 題型:單選題

人們要認識事物,就要對事物進行比較,引入相應的物理量。下列幾幅圖給出的比較或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 進行長短的比較,引入“長度”物理量
B、 進行大小的比較,引入“質量”物理量
C、 進行運動快慢的比較,引入“速度”物理量
D、 進行壓力作用效果的比較,引入“壓強”物理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福建省中考真題 題型:填空題

2011年5月,科學家在太陽系外發(fā)現(xiàn)了適合地球生命居住的星球。該星球距離地球20光年,對物體的引力是地球的兩倍。若把地球上質量15kg的物體放在該星球表面,其質量是___________kg,收到該星球的引力是____________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河北省中考真題 題型:單選題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冰熔化成水時體積不變
B.溶液稀釋前后溶質的質量不變
C.化學反應前后分子的種類不變
D.聲音從空氣傳入水中,傳播速度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寧夏自治區(qū)中考真題 題型:單選題

一個乒乓球被踩癟但沒有破,對于球內的氣體,保持不變的物理量是                      
[     ]
A.質量   
B.體積   
C.密度    
D.壓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廣東省中考真題 題型:單選題

杯中的某種溶液,倒掉一半后,剩下的半杯溶液的描述正確的是
[     ]
A、比熱容減半
B、密度減半
C、質量減半
D、溶質質量分數(shù)減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湖北省期末題 題型:單選題

燒杯中盛有500g冰,全部熔化成水后,發(fā)現(xiàn)體積明顯減小,則水的質量與冰的質量相比較(不計蒸發(fā))
[     ]
A.減小
B.增大
C.不變
D.無法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江蘇期中題 題型:單選題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銅塊的溫度由20℃升高到30℃時,其質量變大了
B.將方塊狀的橡皮泥搓成球狀,其質量不變
C.物體重力越大,密度越大
D.物體體積越大,密度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江蘇期末題 題型:單選題

2005年10月,我國自行研制的“神舟六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發(fā)射成功,準確進入預定軌道,中國兩位航天員被順利送上太空,飛行5天左右成功返回,這標志著我國載人航天技術的研究已經(jīng)進入世界領先行列,我國宇航員登上月球將成為現(xiàn)實。月球表面周圍沒有空氣,它對物體的引力僅為地球上的1/6,月球表面沒有磁場。根據(jù)這些特征,在月球上,下列四種情況能夠做到的是   
[     ]
A.用指南針定向  
B.用電風扇吹風  
C.舉行露天演唱會  
D.用天平稱質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甘肅省期中題 題型:單選題

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
A.宇航員從地球飛到月球上,質量不變
B.水結成冰.質量不變
C.1kg鐵比1kg棉花質量大
D.把一張鐵皮沖制成鐵鍋,質量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安徽省期末題 題型:探究題

學習了“質量”后,小明有一個疑問:物體的質量與其形狀是否有關呢?為此,他設計了一個實驗來探究這個問題:用一塊橡皮泥作為被研究的物體,將橡皮泥捏成各種形狀,用天平分別稱出其質量,并記錄數(shù)據(jù)于下表中。
(1)小明實驗時選用橡皮泥作為實驗的材料,你認為選用這種材料對他的實驗操作有什么好處?
(2)由小明的實驗,你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所列的表格中,并沒有也不可能將橡皮泥所能捏出的形狀都列出,但仍然能由此得出結論,這種研究問題得出結論的方法叫做_________。
A.類比法
B.綜合法
C.歸納法
D.等效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