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英語 > 題目詳情
閱讀《論語》中的文字,回答以下問題。(7分)

子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 ?     
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痹唬骸叭粍t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
子貢問曰:“鄉(xiāng)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薄班l(xiāng)人皆惡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鄉(xiāng)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惡之! ? 

《論語》的精髓為后人學習、借鑒,被譽為修身治國平天下的良策。對于執(zhí)政者而言,應該對天下人一視同仁,而不應以是非善惡定天下,只要執(zhí)政者正確地引導,天下人就會去惡向善,所以天下人不必拘泥于明確的是非善惡觀念。
【小題1】(1)用文中一個詞概括孔子中庸之道的內涵。(1分)
(2)結合子貢和孔子的對話背景,簡要分析孔子中庸思想的精神實質。(3分)
【小題2】上面這段文字對儒家“是非善惡”觀的理解是否正確,請簡要說明理由。(3分)

【小題1】(1)過猶不及。(2)孔子的精神實質是要求人們在處理人及關系時,在對待社會問題時要依據(jù)道德原則保持中立態(tài)度,考慮問題全面,不走極端,對人寬容大度,這樣可以使人與人之間關系保持穩(wěn)定,有利于社會穩(wěn)定?鬃拥挠^點體現(xiàn)了“仁”的思想,而又區(qū)別于“折中主義”。
【小題1】不準確。儒家認為執(zhí)政者對天下人本來是一視同仁的,但并不等同于沒有是非善惡的一律對待。假如讓那些沒有是非善惡觀的人在社會上占據(jù)了主流,即便是有執(zhí)政者的引導,社會風氣也是很難以保持淳正的,甚至會讓小人得志、君子遭殃。因此,社會風氣的淳正,既需要執(zhí)政者的正確引導,也需要天下人有明確的是非善惡觀。解析:

【小題1】此題考查概括孔子中庸之道的內涵,結合文意理解為過猶不及。
【小題1】首先確立觀點:不準確。再分析社會風氣的淳正,既需要執(zhí)政者的正確引導,也需要天下人有明確的是非善惡觀。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