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地理 > 題目詳情

下列關于天氣現象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我國夏季午后的雷陣雨多屬于由快行冷鋒形成的鋒面雨

B.夏秋季節(jié),在我國登陸的臺風,由臺風壁至臺風眼,風力愈來愈大

C.我國冬春季節(jié)爆發(fā)的寒潮是強冷空氣南下時形成的一種災害性天氣

D.我國長江流域的伏旱天氣是在反氣旋控制下形成的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江蘇期末題 題型:材料分析題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表三是鎮(zhèn)江市2010年12月連續(xù)6天天氣觀測記錄 

材料二:
    與“厄爾尼諾”現象相反,“拉尼娜”是指赤道太平洋東、中部海面溫度持續(xù)異常偏冷的現象。近60年來,一共發(fā)生了10余次“拉尼娜,事件。與過去10余次“拉尼娜”事件相比,2010年的“拉尼娜”發(fā)展速度相當快。
材料三:
    2010年12月中旬的降溫使內蒙古再次出現大風降雪天氣。牧民新塔拉15日在畜場辦理微貨款手續(xù)。他說,他家有300只羊,受白災影響,儲存的飼草料馬上要用完了,眼下還沒有到出欄的時間,家里沒有現金購買飼草料。
材料四:
    受冷空氣影響,杭州氣溫將持續(xù)下降,出現較大范圍的雨雪和冰凍災害,為確保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和福利機構的正常運作,日前,杭州啟動氣象災害防御工作。
(l)據上表信息在圖中繪制鎮(zhèn)江市2010年12月14日至19日氣溫變化曲線圖(提醒:請注意繪圖時的基本
    要素)。

(2)材料一中,鎮(zhèn)江6天的天氣變化主要受下圖中的__________天氣系統(tǒng)影響(填字母)。

(3)據材料二關于“拉尼娜”的介紹,請在圖19中的粗線段上用四根箭頭符號完成在“拉尼娜”之年AB
    之間的大氣環(huán)流運行狀況。

(4)據材料三、四并結合你的生活體驗,談談2010年12月份的“極寒”天氣對我們生產、生活的不利影
    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今年是我國改革開放30周年,我國各項事業(yè)取得了巨大成就,根據材料回答問題。

    讀某日某時海平面天氣圖(單位:百帕),回答(1)、(2)題。

   (1)此時,在中國境內最有可能出現陰雨天氣的半島和大平原分別是:          、

                    、             ,A鋒面將向          方向運動,受其影響,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區(qū)近期內氣溫變化趨勢是              。圖示季節(jié),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區(qū)可能出現的旱災是:               。

   (2)B島是我國最大的經濟特區(qū),試說明該特區(qū)發(fā)展外向型經濟的有利條件。

    材料一  到粉碎“四人幫”以后的1977年,人均口糧還沒有達到1957年的水平,全國有1.5億農村人口的口糧不足。

   (3)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材料一所反映現象的原因。

    材料二  1978年12月,安徽省鳳陽縣小崗生產隊的十幾個社員在嚴俊昌的帶領下,偷偷摸摸簽訂了一份契約:“我們分田到戶,每戶戶主簽字蓋章。如此后能干,每戶保證完成全年上交公糧和不再向國家伸手要錢要糧。如不成,我們干部坐牢殺頭也甘心……”

18位社員在那張大紙上摁上了自己的手印。

   (4)材料二中鳳陽農民簽訂的契約從根本上反映了什么?他們的行動對中國農村發(fā)展有何影響?

    材料三  1954年,政務院發(fā)布了《關于實行糧食計劃收購和計劃供應的命令》,自1956年開始我國糧食部首次發(fā)行全國糧票,國家對糧食及糧食制品定人定量、計劃供應。90年代初,使用了近40年的糧票終于結束了它的特殊身份和流通歷程。

   (5)材料三中,政務院發(fā)布《關于實行糧食計劃收購和計劃供應的命令》的原因是什么?90年代初,糧票退出人們的日常生活,說明了什么?

   (6)從“文革”結束后口糧的不足到鳳陽縣農民分田到戶的契約再到90年代初糧票退出人們日常生活的歷程可以看出,我們在制定農業(yè)政策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材料四  歷經30年的改革開放,中國與俄羅斯的關系有了長足的發(fā)展。中國和俄羅斯都是國際舞臺上的重要力量。俄羅斯聯(lián)邦總統(tǒng)梅德韋杰夫于2008年5月23日至24日對我國進行國事訪問。胡錦濤主席與梅德韋杰夫總統(tǒng)舉行會談。雙方重申,發(fā)展長期穩(wěn)定的中俄戰(zhàn)略協(xié)作伙伴關系是兩國對外政策的優(yōu)先方向,符合中俄兩國和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兩國的發(fā)展與繁榮,對地區(qū)及世界的和平、穩(wěn)定與發(fā)展也具有重要意義。

材料五  今年是寧夏回族自治區(qū)成立50周年。自改革開放以來,自治區(qū)黨委和政府始終把民族團結視為各族人民的生命線,采取多種形式營造各民族“平等、互助、和諧” 的社會氛圍,全區(qū)各級黨政部門緊緊圍繞各民族團結奮斗、共同繁榮這個主題,把中央的方針政策和民族地區(qū)實際相結合,集中力量辦好各族群眾共同關心的事情,努力讓各族人民共享改革發(fā)展的成果,開創(chuàng)了建設和諧寧夏的新局面。

運用所學政治常識相關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7)結合材料四分析中俄深化戰(zhàn)略協(xié)作伙伴關系的原因。

   (8)材料五體現了哪些政治常識的道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生產力取得了巨大進歩。隨著產業(yè)結構調整和工業(yè) 化進程加快,鄉(xiāng)村變?yōu)槌鞘校丝谙虺擎?zhèn)集聚和城市范圍不斷擴大。在經濟因素影響下,城市 內部空間結構的分異也逐漸明顯,在這個過程中城市局部氣候也發(fā)生了變化。結合材料,完成 下列問題。

(1) 沈陽是我國工業(yè)化比較早的城市,改革開放以來,在經濟發(fā)展中也取得了不小成就。, 但相比經濟發(fā)展更快的地區(qū),當地經濟發(fā)展還是慢了些。2003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fā) 布<關于實施東北地區(qū)等老工業(yè)基地振興戰(zhàn)略的若干意見》,實施了老城整治,工業(yè)外遷等措 施。學者對沈陽市區(qū)和@區(qū)在1965 - 2007年平均氣溫的年際變化作了研究得出下圖,請分析 市區(qū)和郊區(qū)氣溫的差異變化特點及其原因。(10分)

 (2)在城市化過程中,部分城市出現了灰霾天氣,這是大量的硫、氮氧化物、極細微的干塵 粒等均勻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見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氣普遍有混濁現象。請結合下圖和所 學知識分辦城區(qū)灰霾日數的變化和成因,(從物質來源和動力的角度分析)并說出這種天氣所 帶來的危害。(10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