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地理 > 題目詳情

【題目】讀“我國四大地區(qū)人口流動示意圖”,回答下面小題。

1四大地區(qū)中人口流入量最大的是

A. 東部地區(qū) B. 中部地區(qū) C. 西部地區(qū) D. 東北地區(qū)

2促進我國人口流動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區(qū)發(fā)展不平衡 B. 資源開發(fā) C. 環(huán)境變化 D. 交通改善

3關于人口移動帶來的問題,說法錯誤的是

A. 加大了鐵路等交通運輸的壓力 B. 擴大了遷出地、遷入地的經濟發(fā)展差距

C. 緩解了遷出地的人地矛盾 D. 給遷入地的環(huán)境造成一定的壓力

【答案】

1A

2A

3B

【解析】考查人口遷移的原因及影響。

1根據圖中數據判斷,四大地區(qū)中東北地區(qū)人口流動量最小;東部地區(qū)人口流入量最大,主要來自于中西部地區(qū),故選A。

2根據圖中數據可以看出,促使我國人口向東部地區(qū)大量涌入的主要原因是東部經濟比較發(fā)達。地區(qū)發(fā)展不平衡是促進我國人口流動的主要因素故選A。

A. 地區(qū)發(fā)展不平衡

3人口移動增多會加大了鐵路等交通運輸的壓力,A正確;人口遷移會加強遷入區(qū)和遷出區(qū)的經濟聯(lián)系,利于縮小遷出地、遷入地的經濟發(fā)展差距,B錯誤;緩解了遷出地人多地少的人地矛盾,利于合理地利用土地資源,C正確;遷入地人口增加,給遷入地的環(huán)境造成一定的壓力,D正確,故選B。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某地等溫線圖”,回答下列各題。

1影響圖中A、B兩點氣溫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

①緯度

②洋流

③海陸位置

④地形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

2如果圖中等溫線改為向北凸出,等溫線最北點距大陸最南端距離最長的時間是( )

A. 1月B. 5月C. 7月D. 10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所謂嬰兒潮指的是在某一時期及特定地區(qū),出生率大幅度提升的現象。如圖為“我國1954-2028年出生人口”,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圖中共出現幾次嬰兒潮(  )

A. 3次B. 4次

C. 5次D. 6次

2根據專家預測在2015年會再次出現嬰兒潮,但實際并未出現,主要原因是

A. 全面二孩政策實施不力

B. 霧霾嚴重,自然環(huán)境差,嬰兒存活率低

C. 撫養(yǎng)成本過高,年輕人不愿生育

D. “養(yǎng)兒防老”生育觀念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荷蘭人在500多年前發(fā)明了木鞋,直到現在,農民和漁民仍有穿木鞋勞動的習慣。荷蘭人酷愛木鞋和風車,因為它們對于荷蘭人來說有著非常重要的實用價值。在歷史上,木鞋和風車為荷蘭發(fā)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下圖示意荷蘭木鞋和風車。

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荷蘭木鞋的出現反映了當地的自然環(huán)境特征是

A. 氣候全年濕潤 B. 紅壤廣布,土質黏重

C. 高原地形,地勢高峻 D. 河闊水深,水流湍急

2荷蘭木鞋大多取材于當地普遍生長的白楊樹。白楊樹屬于

A. 常綠硬葉林 B. 常綠闊葉林 C. 落葉闊葉林 D. 針葉林

318世紀末,荷蘭國內約有1.2萬架風車,其當時最主要的功能是

A. 排出低地積水 B. 碾磨谷物 C. 壓滾毛氈、造紙 D. 發(fā)電供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幾個地區(qū)①②③農業(yè)基本情況的比較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①地區(qū)的農業(yè)地域類型可能是

A. 季風水田農業(yè) B. 混合農業(yè) C. 商品谷物農業(yè) D. 乳畜業(yè)

2提高⑨地區(qū)土地載畜量的合理措施是

A. 提高機械化程度 B. 充分利用水資源

C. 建設高質量的人工草場 D. 合理開墾當地土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板塊構造學說是20世紀最重要的科學成果之一。下圖為某種類型的板塊邊界示意圖。

1】圖示的板塊邊界是

A. 大陸板塊與大陸板塊的碰撞邊界

B. 大洋板塊內部的生長邊界

C. 大洋板塊向大陸板塊的俯沖邊界

D. 大陸板塊內部的生長邊界

2】(小題2)以下地貌單元中,成因與圖示機理相關的是

A. 東非大裂谷 B. 日本列島 C. 阿爾卑斯山脈 D. 落基山脈

3】(小題3)板塊構造學說有助于人類進一步認識

海陸間水循環(huán)的機理 洋流分布和運動規(guī)律

地震分布和活動規(guī)律 礦產資源的分布規(guī)律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地農業(yè)土地利用,讀圖完成下列小題。

1Y農業(yè)生產分布的理想邊界范圍是距城市

A. 20-40km B. 40-60km

C. 20-60km D. 20-80km

2影響X、Y、Z的主要農業(yè)區(qū)位因素有

A. 市場和交通 B. 勞動力和市場

C. 交通和氣候 D. 氣候和地形

3X、Y、Z的農業(yè)生產分別對應是

A. 花卉、乳牛、糧食

B. 蔬菜、糧食、水果

C. 蔬菜、林業(yè)、養(yǎng)雞場

D. 花卉、養(yǎng)豬場、觀賞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下圖為某同學“演示地球公轉的示意圖(十字架代表太陽光線)”。

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該同學在進行地球公轉演示的過程中,需要做到

①地軸與公轉軌道面夾角成23.5° ②使“地球”公轉方向和自轉方向相反

③保持地軸的空間指向不變 ④使“太陽光線”與球心在同一平面

A. ①②B. ②④C. ①③D. ③④

2若黃赤交角變?yōu)?0°,可能出現的情況是

A. 回歸線和極圈的緯度數均減小B. 有極晝極夜現象的范圍變大

C. 北溫帶范圍變大D. 有太陽直射的范圍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主要循環(huán)示意圖,完成題。

【1】人類在使用化石燃料過程中向大氣排放大量CO2,但大氣中的CO2濃度仍基本穩(wěn)定,原因是:

A.大氣本身具有減緩CO2增加的功能

B.自然地理環(huán)境具有生產功能

C.自然地理環(huán)境具有平衡功能

D.組成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各要素都具有平衡功能

【2】生物對地理環(huán)境的作用,歸根結底是由于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結合上圖分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太陽能通過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進入生態(tài)系統(tǒng)

B.地球表面植被覆蓋率越來越低,原因在于大氣層中的CO2愈來愈少

C.綠色植物在陽光下能放出氧氣,同時也放出氮氣

D.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能把有機質轉化為元素和簡單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