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海峽兩岸聯(lián)系的不斷增強,臺胞游客對大陸旅游市場的影響與日俱增。結合所學知識,讀圖回答問題。

2004年到2007年臺胞游客數(shù)量空間分布的總體特點是     ;大多數(shù)省區(qū)的臺胞游客數(shù)量呈現(xiàn)    的態(tài)勢。東部沿海各省中,除山東、福建省以外,還有      省臺胞游客數(shù)量均有上升。

2004年以來,臺胞游客數(shù)量一直居首位的是    省,其主要原因是                     。

西藏自治縣具有獨特的旅游資源。2004年以來,吸引了越來越多臺胞游客。舉例說明該地區(qū)旅游資源的區(qū)域性和綜合性特點。

為吸引更多的臺胞游客到西藏旅游,對該地如何進一步開發(fā)與利用旅游資源提出合理化建議。

【小題1】東南多、西北少(1分);明顯上升(1分);遼寧、海南(1分,答對兩個給1分)。

【小題2】廣東(1分);距離較近、開放程度高、交通便利、基礎設施條件完善、旅游資源豐富、文化相近等(2分,任答兩點即可)。

【小題3】區(qū)域性:雄偉壯麗的雪域高原、高原湖泊、雅魯藏布江大峽谷、世界文化有遺產布達拉宮等是該地區(qū)獨特的旅游資源(1分)。

綜合性:神秘的寺廟建筑、燦爛的藏傳文化等人文旅游資源與具有雪域高原特色的自然旅游資源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形成和諧整體(1分)。

【小題4】加強該區(qū)交通、賓館等基礎設施建設;大力宣傳青藏高原文化特色;合理開發(fā)和布局新的旅游景點和路線;保護高原獨特的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2分,任答兩點即可)。


解析: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下圖為“美國本土小麥區(qū)和玉米帶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試題。

有關圖示農業(yè)地域類型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勞動力充足,精耕細作 B.多種經營,市場適應性強

C.單位面積產量高,商品率低 D.生產規(guī)模大,機械化水平高

與②小麥區(qū)相比,①小麥區(qū)農業(yè)生產的主要不利因素是(  )

A.地形 B.熱量 C.科技 D.市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讀圖3和圖4,回答下面試題。

1.據(jù)各自然帶在圖3中的位置,能得出的正確結論是

A.O→a距離海洋越來越近B.O→a海拔高度越來越低

C.O→b年降水量越來越多D.O→b所處緯度越來越高

2.據(jù)圖4判斷,在非洲土地退化的區(qū)域中,面積最大的氣候類型特征是

A.全年高溫多雨B.全年高溫,分干濕兩季

C.全年炎熱干燥D.冬季溫和濕潤,夏季炎熱干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讀“沿我國某山地南北向剖面及1月平均氣溫變化”圖,判斷8—10題。

該山地最可能是     (    )

A.陰山    B.秦嶺 

C.天山    D.南嶺

該山地氣溫最低位于     (    )

A.北坡海拔200—500米

B.北坡海拔500—1500米

C.南坡海拔200—500米

D.南坡海拔500—1500米

        <dfn id="9dcom"><strong id="9dcom"></strong></dfn>

          2008080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讀下面幾個地區(qū)農業(yè)基本情況比較表,完成下面試題 

          ①地區(qū)的農業(yè)地域類型可能是

            A.水稻種植業(yè)              B.混合農業(yè)     C.商品谷物農業(yè)    。.種植園農業(yè)

          與②地區(qū)農業(yè)地域類型相似的地區(qū)是

            A.剛果盆地             。.四川盆地     C.大自流盆地    。.墨累-達令盆地

          提高③地區(qū)土地載畜量的合理措施是

            A.提高機械化水平       B.充分利用水資源 

            C.建設高質量的人工草場。.合理開墾當?shù)赝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讀15“各類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隨距離遞減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市中心應為圖中A、B、C中的____;這里最適合的城市功能用地應為____區(qū),此處地租最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圖中B區(qū)最適合的城市功能用地是____區(qū),該功能區(qū)可分為___區(qū)和___區(qū)。

          (3)工業(yè)區(qū)布局在距離市中心較遠的城市外緣地帶所考慮的因素有___、____。

          (4)如果城市化發(fā)展速度過快可能出現(xiàn)的環(huán)境污染問題主要有(至少列出二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城市空間結構的各功能區(qū)中:早晚人口流動較大、晝夜人口差異最大的功能區(qū)是

          A.郊區(qū)            B.住宅區(qū)          C.行政中心區(qū)     D.中心商務區(q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讀下圖2001年我國跨省流動人口的主要流向是:

          A.從人口稠密地區(qū)流向地廣人稀地區(qū)

          B.從城市流向鄉(xiāng)村

          C.從經濟欠發(fā)達地區(qū)流向經濟發(fā)達地區(qū)

          D.從東部地區(qū)流向西部地區(q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圖 9為“某聚落形態(tài)變化示意圖”,對該圖的分析正確的是

            

          ① 該聚落發(fā)展初期沿運河分布,便于取水和交通 ② 從 1950 年起,該聚落的布局有向北擴展的趨勢 ③ 圖中鐵路建成于運河挖成之前 ④ 1950年,該聚落形態(tài)呈條帶狀主要是受長江的影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
        • <del id="9dcom"></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