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大洋中部的表層磷酸鹽等營養(yǎng)鹽類物質是隨冷水上升而從海區(qū)深層帶來的,鹽類越多,浮游植物、浮物運動越發(fā)育

  【材料二】下圖是太平洋中部南北緯40°間大洋表層(0~100米)生物生產(chǎn)率的緯度分布圖(B·F·鮑哥羅夫),橫向為緯度,縱向為每立方米表層海水中的生物生產(chǎn)量(見下圖)。

 �。�1)據(jù)圖可判斷

[  ]

    A.海洋生物的緯度分布均勻

    B.海洋生物的緯度分布很不均勻

    C.熱帶海區(qū)海洋生物豐富

    D.信風帶海區(qū)海洋生物豐富

 �。�2)圖示表明磷酸鹽——浮游生物——魚類的分布基本一致,反映三者間關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南北緯30°~40°處魚類較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擬繪制太平洋東岸附近的此類圖,則圖中變化最大的可能是____

  A.赤道海區(qū)B.信風帶海區(qū)C.副熱帶海區(qū)D.溫帶海區(qū)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擬繪制太平洋西岸附近的此類圖,圖中變化最大的可能是

[  ]

  A.10°N~20°N   B.10°S~20°S

  C.30°N~40°N   D.30°S~40°S

  理由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1)B

 �。�2)營養(yǎng)源關系(磷酸鹽浮游生物魚類)

 �。�3)地處溫帶,季節(jié)變化顯著,冬季表層海水和底層海水發(fā)生交換時,上泛的營養(yǎng)鹽類增加,使浮游生物和魚類相應增加

 �。�4)B 大洋東岸信風為離岸風,上升流容易形成,導致表層海水中營養(yǎng)鹽類增加,因而浮游生物和魚類大量繁殖

 �。�5)C ①有大量陸地徑流入海帶來豐富營養(yǎng)鹽類�、谟腥毡九骱颓u寒流交匯,餌料充足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04全國各省市高考模擬試題匯編·地理 題型:013

閱讀下列材料,完成下題:

2002年共有32支球隊進入了在日本、韓國舉行的世界杯足球賽決賽圈,這不僅是體育界的盛會也是文化交流的盛會。

帶來中美洲文化的球隊是

[  ]

A.哥斯達黎加
B.尼日利亞
C.土耳其
D.巴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江蘇省南通市2010屆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地理試題 題型:013

閱讀下列材料,完成下題。

  材料一2009年12月7日-l8日聯(lián)合國全球氣候變化大會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A城市)舉行。

  材料二丹麥位置示意圖和大氣受熱過程圖如下圖:

(1)

近百年來,丹麥氣候變化的主要趨勢是

[  ]

A.

氣溫變暖,降水變少

B.

氣溫降低,降水變多

C.

氣溫變暖,降水變多

D.

氣溫降低,降水變少

(2)

對照大氣受熱圖,丹麥氣溫的變化與下列因素有關的是

[  ]

A.

①增強

B.

②減弱

C.

③減弱

D.

④增強

(3)

面對當前全球氣溫變化趨勢,人類應該

①植樹造林,擴大森林覆蓋率

②推廣節(jié)能技術,提高能源利用率

③開發(fā)核能和可再生能源,優(yōu)化能源消費結構

④關停高耗能產(chǎn)業(yè),減少礦物能源消耗總量

[  ]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江蘇省南通市2010屆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地理試題 題型:021

閱讀下列材料,完成下題。

  材料一:自去年入冬以來,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qū)遭遇近百年來最嚴重的干旱,造成幾千萬人飲用水困難……

  材料二:我國南方干旱地區(qū)分布圖如下圖

(1)

我國南方特旱災害分布最廣的省區(qū)主要是

A.

B.

C.

D.

(2)

造成這次特旱災害的主要原因是

A.

水循環(huán)偏弱

B.

氣候變暖

C.

農(nóng)業(yè)用水偏多

D.

水體污染

(3)

當前,緩解我國南方旱情的有效途徑有

A.

跨流域調水

B.

人工降水

C.

開采地下水

D.

修建水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列材料,完成下題。

    材料一2009年12月7日-l8日聯(lián)合國全球氣候變化大會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A城市)舉行。

材料二丹麥位置示意圖(圖4)和大氣受熱過程圖(圖5)

                                                             

近百年來,丹麥氣候變化的主要趨勢是 

A.氣溫變暖,降水變少      B.氣溫降低,降水變多 

C.氣溫變暖,降水變多      D.氣溫降低,降水變少

對照圖5,丹麥氣溫的變化與下列因素有關的是

  A.①增強         B.②減弱        C.③減弱        D.④增強

面對當前全球氣溫變化趨勢,人類應該 

①植樹造林,擴大森林覆蓋率         ②推廣節(jié)能技術,提高能源利用率   ③開發(fā)核能和可再生能源,優(yōu)化能源消費結構  ④關停高耗能產(chǎn)業(yè),減少礦物能源消耗總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江蘇省09-10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 題型:選擇題

閱讀下列材料,完成下題。

    材料一2009年12月7日-l8日聯(lián)合國全球氣候變化大會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A城市)舉行。

材料二丹麥位置示意圖(圖4)和大氣受熱過程圖(圖5)

 

1.近百年來,丹麥氣候變化的主要趨勢是 

A.氣溫變暖,降水變少      B.氣溫降低,降水變多 

C.氣溫變暖,降水變多      D.氣溫降低,降水變少

2.對照圖5,丹麥氣溫的變化與下列因素有關的是

  A.①增強         B.②減弱        C.③減弱        D.④增強

3.面對當前全球氣溫變化趨勢,人類應該 

①植樹造林,擴大森林覆蓋率         ②推廣節(jié)能技術,提高能源利用率   ③開發(fā)核能和可再生能源,優(yōu)化能源消費結構  ④關停高耗能產(chǎn)業(yè),減少礦物能源消耗總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