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圖1-23,完成下列要求:
(1) 畫出地軸,標出二分二至的位置和名稱。
(2) 當?shù)厍蜻\行到A點位置時,公轉(zhuǎn)速度較______。
(3) 當?shù)厍蜻\行到B點位置時,北半球各地晝夜長短情況是___________,此時全球范圍正午太
陽高度的分布規(guī)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在北京一樓房,正午時陽光能從窗口照射進面積最大的是 處(寫字母)。
(1)略(4分) (2)快 (1分) (3)晝長夜短 (1分);從 23°26′N向南北遞減 (2分) (4)A (2分)
考查地球公轉(zhuǎn)規(guī)律。⑴A處為近日點,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地軸北端背向太陽,地軸過球心,畫出地軸,BCD處地軸與A處的平行,且過地心。地球逆時針公轉(zhuǎn),A處為冬至日,D處為春分日,B處為夏至日,C處為秋分日。⑵當?shù)厍蜻\行到A點位置時,在近日點附近,公轉(zhuǎn)速度較快。⑶當?shù)厍蜻\行到B點位置時,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北半球晝長夜短,此時全球范圍正午太陽高度的分布規(guī)律是自北回歸線向南北兩側(cè)遞減。⑷“正午時陽光能從窗口照射進面積最大”意味著正午太陽高度最小,即冬至日為A處。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2007年11月12日上午10時,雪龍?zhí)柨瓶即瑥纳虾⒊,開赴南極執(zhí)行我國第24次南極科考任務(wù),將在南極冰蓋最高點冰穹-A(80°22′00″S、77°21′11″E)為我國建造第三個南極科考站選址,并為下一步建立天文臺作準備。讀圖1,MN弧為晨昏線的一部分,完成17-18題。
17.在冰穹-A處進行天文觀測的優(yōu)勢是 ( )
A.海拔高,氣溫低 B.暴風雪,緯度高
C.極夜長,空氣稀 D.全天空,觀測廣
18.如果圖示正是冰穹-A處天文觀測最佳季節(jié),則太陽直射點位于 ( )
A.180°、23°26′N B.180°、23°26′S
C.0°、23°26′N D.0°、23°26′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下圖為北半球某地一年內(nèi)正午太陽高度不同值出現(xiàn)的頻次圖(實線和黑點代表實際存在),下表為我國夏半年各節(jié)氣太陽直射點的緯度值。讀圖和表,完成:
節(jié)氣 | 直射點緯度 | 節(jié)氣 |
夏至 | 23°26′N | 夏至 |
芒種 | 19°31′N | 小暑 |
小滿 | 15°37′N | 大暑 |
立夏 | 11°43′N | 立秋 |
谷雨 | 7°45′N | 處暑 |
清明 | 3°54′N | 白露 |
春分 | 0° | 秋分 |
該地緯度為
A.3°26'N B.10°N C.20°N D.23°26'N
該地夏至日正午太陽高度值的年內(nèi)出現(xiàn)頻次為
A.1 B.2 C.3 D.4
下列時段與該地出現(xiàn)正午太陽高度頻次最大時段吻合最完整的是
A.春分至立夏 B.芒種至小暑 C.小滿至夏至 D.小暑至處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下圖為北半球某地一年內(nèi)正午太陽高度不同值出現(xiàn)的頻次圖(實線和黑點代表實際存在),下表為我國夏半年各節(jié)氣太陽直射點的緯度值。讀圖和表,完成下列各題。
該地緯度為 ( )
A.3°26'N B.10°N C.20°N D.23°26'N
該地夏至日正午太陽高度值的年內(nèi)出現(xiàn)頻次為( )
A.1 B.2 C.3 D.4
下列時段與該地出現(xiàn)正午太陽高度頻次最大時段吻合最完整的是( )
A.春分至立夏 B.芒種至小暑 C.小滿至夏至 D.小暑至處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下圖為北半球某地一年內(nèi)正午太陽高度不同值出現(xiàn)的頻次圖(實線和黑點代表實際存在),下表為我國夏半年各節(jié)氣太陽直射點的緯度統(tǒng)計表。讀圖和表,完成12~14題。
節(jié)氣 | 直射點緯度 | 節(jié)氣 |
夏至 | 23°26′N | 夏至 |
芒種 | 19°31′N | 小暑 |
小滿 | 15°37′N | 大暑 |
立夏 | 11°43′N | 立秋 |
谷雨 | 7°48′N | 處暑 |
清明 | 3°54′N | 白露 |
春分 | 0° | 秋分 |
12.該地緯度為( )
A.3°26′N B.10°N
C.20°N D.23°26′N
13.該地夏至日正午太陽高度值在一年內(nèi)出現(xiàn)的頻次為( )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14.下列時段與該地出現(xiàn)正午太陽高度頻次最大時段相吻合的是( )
A.春分至立夏 B.芒種至小暑
C.小滿至夏至 D.小暑至處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0-2011學年湖南省高三第四次月考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下圖為北半球某地一年內(nèi)正午太陽高度不同值出現(xiàn)的頻次圖(實線和黑點代表實際存在),下表為我國夏半年各節(jié)氣太陽直射點的緯度值。讀圖和表,完成:
節(jié)氣 |
直射點緯度 |
節(jié)氣 |
夏至 |
23°26′N |
夏至 |
芒種 |
19°31′N |
小暑 |
小滿 |
15°37′N |
大暑 |
立夏 |
11°43′N |
立秋 |
谷雨 |
7°45′N |
處暑 |
清明 |
3°54′N |
白露 |
春分 |
0° |
秋分 |
1.該地緯度為
A.3°26'N B.10°N C.20°N D.23°26'N
2.該地夏至日正午太陽高度值的年內(nèi)出現(xiàn)頻次為
A.1 B.2 C.3 D.4
3.下列時段與該地出現(xiàn)正午太陽高度頻次最大時段吻合最完整的是
A.春分至立夏 B.芒種至小暑 C.小滿至夏至 D.小暑至處暑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