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2世紀之交,羅馬帝國國勢和人口達到高峰,建立了規(guī)模宏大的古代交通運輸網。羅馬人共筑硬面公路8萬千米,其中著名的有阿庇亞大道、波匹利亞大道、奧萊莉亞大道、弗拉米尼亞大道、埃米利亞大道、瓦萊里亞大道、拉丁大道等。另有無數條支線通往帝國各行省。這些道路四通八達,故有“條條道路通羅馬”之說。
在“條條道路通羅馬”的時代、“蜀道難,難于上青天”的年代,交通運輸的方式和工具怎樣?交通主要受制于哪些因素?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新教材新學案地理②必修(人教版) 題型:043
在過去的千年里,輪子和輪子派生出的各式各樣的道路改寫了外在的和內在的世界地圖。
公元1、2世紀之交,羅馬帝國國勢和人口達到高峰,建立了規(guī)模宏大的古代交通運輸網。羅馬人共筑硬面公路8萬千米,其中著名的有阿庇亞大道、波匹利亞大道、奧萊莉亞大道、弗拉米尼亞大道、埃米利亞大道、瓦萊里亞大道、拉丁大道等。另有無數條支線通往帝國各行省。這些道路四通八達,故有“條條道路通羅馬”之說。
(1)請分析在“條條大路通羅馬”的時代、“蜀道難,難于上青天”的年代,交通運輸的方式和工具怎樣?交通主要受制于哪些因素?
公元前1世紀,張騫受漢武帝派遣出使西域,從此開辟了著名的絲綢之路。在此后約一千年(從漢到唐)的時間里,各國客商來往于羅馬與長安之間,在當時的條件下最大限度地促成東西方經濟和文化的交流。
(2)請問你對這條“絲綢之路”的認識如何?
唐朝時的絲綢之路異常繁忙,但不久變得冷清,到宋朝建立的時候已經被廢棄。除了因為氣候的變化導致塔克拉瑪干沙漠上綠洲數量銳減,以及阿拉伯人開始掌握養(yǎng)蠶和絲織技術外,最重要的原因是,在南中國海和印度洋上,出現(xiàn)了一條連接中國的廣州與中東的“報達”(即巴格達)的“海上絲綢之路”(當時叫“廣州通海夷道”)。長達五六十米的巨船(“埤倉”)的運輸能力是“沙漠之舟”所無法比擬的,原來的絲綢之路被廢棄,本在情理之中。
(3)“海上絲綢之路”的出現(xiàn),表明世界上尤其是我國的哪一種交通運輸工具水平在當時居世界前列?
到了1100年,尼德蘭和法國人猛然意識到,風車既然能驅動磨盤轉,也就能驅動別的輪子轉,而輪子一旦遇到阻力,就能產生與阻力相反的力,驅使物體平行移動。從此以后,歐洲出現(xiàn)了這樣一種船:它借風力運行,但不同于帆船;它有槳,但不是用人力劃的槳而是輪式的槳(螺旋槳)。這就是最早的“輪船”。它意味著,人類開始用輪子來增加行走的速度和力量——交通史上的機械時代開始了。
(4)隨著科技的發(fā)展,交通運輸工具發(fā)生了哪些變化?從而出現(xiàn)了哪些相應的交通運輸方式?
(5)請說一下你對網絡的看法。你認為這種“道路”的形式對你的生活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