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1:中新網2009年6月14日電“今年全國高校招生報名人數首次超過1000萬,人口年齡結構令房地產再火10年”。而人口年齡結構對我國房地產市場的支撐力還有多少年的爭論,成為社會熱點問題。
材料2:“人口紅利”是指通過計劃生育,在比較低的收入條件下,加速人口轉變,形成較高比例的勞動或工作人口,既促進社會增長,又促進社會儲蓄積累。
材料3:中國勞動力資源及其老化趨勢圖。
(1)結合材料1,試分析今后我國人口政策的重點是什么?
(2)結合材料3,分析我國老年勞動力人口增長最快的時期是哪一階段?
(3)結合材料1、2、3,分析我國“人口紅利”的黃金時期是哪一時段?
(4)結合材料3,說明我國人口面臨的嚴峻問題是什么?
(1)繼續(xù)控制人口增長,保持較低的生育率。
(2)2010一2020年。
(3)2010一2020年。
(4)人口老齡化,勞動力不足。
本題利用相關材料和圖,考查學生讀圖能力及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第(1)題,報考人數超過1000萬,說明我國人口年齡結構中,每年新增人口總量依然十分巨大,因而應繼續(xù)控制人口的生育率,這是我國人口政策的工作重點。第(2)題,通過讀圖我們可以得出,老年勞動力人口增長最快的時期是2010一2020年。第(3)題,結合圖示和“人口紅利”的含義可知,黃金時期應為勞動力資源最豐富而撫養(yǎng)人口比例低的時期。第(4)題,由圖示可以明顯看出我國勞動力數量及組成狀況。在“人口紅利”黃金期結束后,勞動力數量減少,老年勞動力比重明顯上升。因而出現(xiàn)的人口問題最主要的表現(xiàn)為老齡化、勞動力數量不足。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黃河三角洲及附近地區(qū)示意圖。
材料二 黃河三角洲地區(qū)面積約5000多平方千米,其經濟落后于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qū)。2009年12月,國務院正式批復《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tài)經濟區(qū)發(fā)展規(guī)劃》。黃河三角洲將建成能源基地、國家一流的石油化工、鹽化工基地和農業(yè)、漁業(yè)等為主的綜合農業(yè)生產基地。
(1)描述圖中等積溫線的走向,并說明其原因。
(2)簡述B河的水系特征
(3)近年來,黃河三角洲面積增長速度有所減緩。根據所學知識,說明其原因。
(4)從黃河三角洲的自然環(huán)境特征方面,說明確立材料二所述“三個基地”的依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世界和我國某區(qū)域圖
材料二:甲、乙兩地區(qū)氣候資料
(1)說明A、B兩海域表層海水鹽度空間分布上的差異,并分析B海區(qū)表層海水鹽度空間分布的形成原因。
(2)甲乙區(qū)域農業(yè)有共同的經濟作物。結合材料二和所學知識說明,與乙區(qū)域相比甲區(qū)域發(fā)展該經濟作物的優(yōu)勢自然條件和限制性自然條件分別是什么?
(3)甲、乙兩區(qū)域在石油工業(yè)發(fā)展現(xiàn)狀上存在的明顯差異是什么?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2年魯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3.3旅游業(yè)與地理環(huán)境練習卷(帶解析) 題型:綜合題
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2002年“十一”旅游黃金周期間,廬山旅游風景區(qū)共接待游客達37.8萬人次。黃山旅游風景區(qū)共接待游客達22.4萬人次。天柱山風景區(qū)共接待游客近8萬人次。
【小題1】到廬山旅游的游客多于到黃山的,你認為可能是什么原因導致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題2】到黃山旅游的游客遠多于天柱山,其主要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題3】“五一”、“十一”假期已成為我國國內旅游的黃金周。某些景區(qū)面對急劇增多的旅客,作出了限制游客人數的規(guī)定。其主要目的是(雙選) ( )
A.保護景區(qū)環(huán)境 | B.限制到達當地的游客數量 |
C.控制當地的交通流量 | D.保障旅游質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0-2011學年黑龍江省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0分)
我國西北干旱地區(qū)的地下水,主要來自呈扇形分布于山前平原地帶或山間盆地的沖積物中,沖積扇上部是良好供水源地。但是,在某些地區(qū),沖積扇上部是大片的礫石戈壁,而下部能利用的地段,土壤往往產生嚴重的鹽漬化現(xiàn)象。我國勞動人民為了解決這一矛盾,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時期就創(chuàng)建了一種特殊的引水工程——坎兒井。如下圖所示,坎兒井由地下的暗渠和地面上的豎井、明渠、蓄水池組成。豎井是開挖地下暗渠的通道,暗渠與地下水流向斜交,上游挖至地下含水層中,滲溢出來的地下水順著暗渠沿坡流出地面,明渠將暗渠流出的地下水引入蓄水池,蓄水池起了調蓄灌溉水量的作用。
(1)坎兒井所在地區(qū)的水循環(huán)的主要環(huán)節(jié)有哪些?
(2)坎兒井的最大水量出現(xiàn)在什么季節(jié),理由是什么?
(3)坎兒井開挖暗渠的原因是什么?蓄水池有什么作用?
(4)坎兒井在經濟和環(huán)境等方面發(fā)揮的重要作用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0-2011學年寧夏高三第三次月考文綜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世界和我國某區(qū)域圖
材料二:甲、乙兩地區(qū)氣候資料
|
年平均降水量 |
年太陽輻射總量 |
無霜期 |
甲地區(qū) |
<30 mm |
70-110億焦耳/米2·年 |
365天 |
乙地區(qū) |
>1000 mm |
40-50億焦耳/米2·年 |
220—250天 |
(1)說明A、B兩海域表層海水鹽度空間分布上的差異,并分析B海區(qū)表層海水鹽度空間分布的形成原因。
(2)甲乙區(qū)域農業(yè)有共同的經濟作物。結合材料二和所學知識說明,與乙區(qū)域相比甲區(qū)域發(fā)展該經濟作物的優(yōu)勢自然條件和限制性自然條件分別是什么?
(3)甲、乙兩區(qū)域在石油工業(yè)發(fā)展現(xiàn)狀上存在的明顯差異是什么?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