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地殼是自然地理環(huán)境眾多要素的基本載體,地殼物質(zhì)的運動,構成了大大小小的物質(zhì)循環(huán)過程,其中規(guī)模最大、歷時最長、最為深遠的就是地殼物質(zhì)循環(huán)。讀地殼物質(zhì)循環(huán)示意圖。

據(jù)此回答下列小題。

1圖中甲表示的物質(zhì)類型是( )

A.巖漿B.花崗巖

C.變質(zhì)巖D.巖漿巖

2能正確表述圖中地殼物質(zhì)循環(huán)過程的是( )

A.甲到乙為重熔再生B.丙到乙為外力作用

C.乙到丙為侵蝕作用D.沉積巖到乙為風化作用

【答案】

1C

2A

【解析】

1結合示意圖分析可知,巖石甲為變質(zhì)作用下形成的變質(zhì)巖,故選C。

2結合示意圖分析可知,甲為變質(zhì)巖,乙為巖漿,丙為巖漿巖,甲到乙為重熔再生,A正確;丙到乙為重熔再生,B錯誤;乙到丙為冷卻凝固,C錯誤。沉積巖到乙為重熔再生,D錯誤;故選A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加里曼丹島,地處亞歐板塊南部,地質(zhì)穩(wěn)定,無活火山。島內(nèi)森林密布,樹木高大稠密。該島土壤貧瘠,樹木不能每年結果。末次冰期,一些大型動物經(jīng)大陸橋(將島嶼與附近大陸連接起來的陸地)從別處遷徙至此。隨后氣候轉(zhuǎn)暖,地球大陸冰蓋融化,入海徑流增加,大陸橋逐斷消失。這些外來動物在連續(xù)進化中體型逐渤縮小.

(1)從水循環(huán)的角度解釋冰期時大陸橋出現(xiàn)的原因。

(2)簡述遷徙到該島的大型動物能連續(xù)進化且體型變小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人民幣素有“國家名片”之稱,第五套人民幣10元面額的背景圖案是長江三峽標志性景觀—夔門。夔門近江兩岸兩座山峰,經(jīng)長期的風剝雨蝕,巖壁好似刀削斧砍一般,恰似天造地設的三峽大門。

完成下面小題。

1形成圖示景觀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流水侵蝕B.風力侵蝕

C.冰川侵蝕D.地殼抬升

2圖示地區(qū)的地表形態(tài)是

A.內(nèi)力作用單獨形成的B.外力作用單獨形成的

C.板塊張裂運動形成的D.內(nèi)外力作用共同形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人設計了一口24小時的全日時鐘(如圖7所示),指針為時針;因為地球自轉(zhuǎn)一周,時針也剛好轉(zhuǎn)了一周,所以時針可以看成是某地的經(jīng)線。完成下面小題:

1如果此鐘在北京得到推廣。圖中此刻北京恰好日出(不考慮房屋阻擋、地形等因素),那么這一天可能為(  )

A. 春分日B. 夏至日C. 冬至日D. 元旦

2如果此時上海為星期一,那么在全球范圍內(nèi)所處的日期(  )

A. 星期日的范圍大于星期—B. 星期一的范圍大于星期二

C. 星期二的范圍大于星期一D. 星期一的范圍大于星期日

3如果圖中的時針,剛好表示180O經(jīng)線,那么全球處在同一天,要過幾小時?(  )

A. 6個小時B. 12個小時C. 18個小時D. 14個小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二十四節(jié)氣”形成于我國黃河流域,河南登封市(34°N)附近觀星臺是二十四節(jié)氣產(chǎn)生的最直接文物史證,這里現(xiàn)存有700年歷史的“量天尺”(下圖),用來測量正午日影,可定節(jié)氣和一年時長。時至今日,二十四節(jié)氣仍深刻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和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活動。據(jù)此回答當圖中“量天尺”測得的正午日影長度為一年中最長時( )

A.太陽直射點正向赤道移動

B.長治白晝時長達到最小值

C.地球接近公轉(zhuǎn)軌道遠日點

D.北京正午太陽高度達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 中國和澳大利亞之間早在18世紀就存在海上絲路﹣海參貿(mào)易航線。每年12月份?鋈藦耐渝a出發(fā)到澳大利亞北部再向東至卡奔塔利亞灣進行海參捕撈、加工,于7月份向北回到望加錫;再通過華商輸送到中國廈門,能滿足當時中國海參需求的1/4;直至19世紀末南澳政府禁止海參捕撈而結束。據(jù)記載,1792年船隊滿載返航時在圖中甲地附近遭遇惡劣天氣而損失慘重。

材料二 下圖為中澳海參捕撈、貿(mào)易路線圖,如表為望加錫和艾利安格拉降水資料。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望加錫

734

533

391

235

127

66

48

15

32

83

273

549

艾利安格拉

204

243

269

181

37

10

4

1.3

4

16

55

161

(1)描述望加錫和艾利安格拉的降水特點差異并分析原因。

(2)根據(jù)氣壓帶風帶季節(jié)移動規(guī)律,分析?鋈饲巴闹薇焙0哆M行海參捕撈的時間與航線的合理性。

(3)根據(jù)材料分析,望加錫遠洋海參捕撈業(yè)發(fā)展的有利條件。

(4)指出?鋈嘶貧w途中在甲地最有可能遭遇的氣象災害并分析該災害的形成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從開羅到開普敦,是穿越整個非洲大陸的夢幻之旅線路。某旅行者在日記中寫道:“再向前行,樹木越加稀疏,植被逐漸稀少,越來越多裸露的巖石將你帶到漫無邊際的沙漠……”左圖為非洲夢幻之旅路線圖,下圖為肯尼亞山植被垂直分布示意圖。

據(jù)此回答下列各題。

1與旅行者日記描述相符的路段是(  )

A.B.C.D.

2該線路途經(jīng)距赤道最近的雪山——肯尼亞山,關于肯尼亞山說法正確的是(  )

A.山地雨林受赤道低壓影響降水多B.M坡為東北信風迎風坡降水多

C.①、②植被分別為森林、灌叢D.山坡草甸比山麓草原濕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桌山位于南非開普敦附近,主峰海拔1087米,山頂如山平的桌面,被稱作“上帝的餐桌”。桌山是地質(zhì)歷史淺海海底斷裂后整體上升形成,山體由石灰?guī)r(沉積巖)構成。山頂溪湖絕跡,植被低矮稀少,景象荒蕪。夏季在海陸風的作用下,晴天時山頂常有大片云團環(huán)繞,被稱為“上帝的桌布”。下左圖為桌山位置示意圖,右圖為桌山景觀。

(1)描述桌山主峰“桌面”形成的地質(zhì)過程。

(2)石灰?guī)r受流水溶蝕,常發(fā)育有峰叢、溶洞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桌山年降水量多達1500毫米,喀斯特地貌卻發(fā)育很差,分析其氣候原因。

(3)夏季是開普敦欣賞和拍攝“上帝桌布”的最佳季節(jié),分析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公元399年~412年,僧人法顯西行求法,游歷三十余國,其旅行見聞《佛國記》是現(xiàn)存最早關于中國與南亞陸海交通的地理文獻。下圖為法顯求法路線示意圖。

讀下圖完成下面小題。

1《佛國記》中有“無冬夏之異,草木常茂,田種隨人,無有時節(jié)”的記載,其描述的區(qū)域是 ( )

A.跋那B.建康C.獅子國D.龜茲

2法顯從印度尼西亞乘船返回中國最適合的時間是 ( )

A.1月~5月B.5月~9月C.9月~12月D.11月~次年3月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