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圖為我國某省級行政區(qū)某年國內(nèi)游客流量變化。讀圖完成問題。

1.該省級行政區(qū)最可能是(   )

A.新疆        B.海南         C.西藏         D.內(nèi)蒙古

2.關于該省級行政區(qū)游客流量的變化原因分析,錯誤的是(   )

A.因為天氣炎熱,4~10月份游客偏少     

B.避寒季節(jié),11月~次年3月份游客最多

C.客源市場等因素變化,7、8兩月游客增多     

D.“黃金周”效應,10月份游客增多

 

【答案】

 

1.B

2.D

【解析】

1.根據(jù)客流量可知,主要在冬季客流量大,說明該地冬季適合旅游。所以應該是低緯度,熱量充足。

2.10月份游客增多是天氣變冷,該地的天氣優(yōu)勢體現(xiàn)出來。游客增多。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下圖為我國2009年某經(jīng)濟作物年產(chǎn)量分布,讀圖回答各題。

該作物產(chǎn)量前四位的省級行政單位的簡稱是

A.新、鄂、晉、冀    B.新、豫、冀、川

C.新、甘、冀、晉    D.新、魯、豫、冀

該作物是 

 A.甘蔗         B甜菜       C.棉花        D.大豆

①省區(qū)該作物單產(chǎn)高于②省的優(yōu)勢氣候條件是    

 A.光照         B.熱量       C.水分         D.風能

2008年底至2009年初,圖中②省連續(xù)104天無有效降水,農(nóng)作物受災面積達4 150萬畝,其中受影響最大的作物是   

  A.水稻        B .春小麥    C.玉米          D.冬小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09-2010學年遼寧省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下圖為我國2009年某經(jīng)濟作物年產(chǎn)量分布,讀圖回答各題。

1.該作物產(chǎn)量前四位的省級行政單位的簡稱是

A.新、鄂、晉、冀    B.新、豫、冀、川

C.新、甘、冀、晉    D.新、魯、豫、冀

2.該作物是 

 A.甘蔗         B甜菜       C.棉花        D.大豆

3.①省區(qū)該作物單產(chǎn)高于②省的優(yōu)勢氣候條件是    

 A.光照         B.熱量       C.水分         D.風能

4.2008年底至2009年初,圖中②省連續(xù)104天無有效降水,農(nóng)作物受災面積達4 150萬畝,其中受影響最大的作物是   

  A.水稻        B .春小麥    C.玉米          D.冬小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下圖為我國2007年某經(jīng)濟作物年產(chǎn)量分布,讀圖回答

該作物產(chǎn)量前四位的省級行政單位的簡稱是

A.新、鄂、晉、冀           B.新、豫、冀、川

C.新、甘、冀、晉           D.新、魯、豫、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下圖為我國某地區(qū)圖。讀圖,回答9、10題。

9.下列關于該區(qū)域的說法,正確的是(  )

A.①山區(qū)處于皖、贛、豫三省的交界處

B.該區(qū)域自然植被為闊葉林

C.R鐵路是經(jīng)過我國省級行政中心最多的鐵路線

D.圖中①②③④四座名山中②④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

10.家住重慶的一位教師欲乘火車到該圖中④地旅游,距離最短的乘車路線是(  )

A.襄渝線—焦柳線—湘黔線—浙贛線—京九線

B.成昆線—寶成線—隴海線—京九線

C.渝黔線—黔桂線—湘黔線—京廣線—浙贛線—京九線

D.渝黔線—湘黔線—浙贛線—京九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下圖為我國2007年某經(jīng)濟作物年產(chǎn)量分布,讀圖回答25-26題。

25.該作物產(chǎn)量前四位的省級行政單位的簡稱是(    )

A.新、鄂、晉、冀    B.新、豫、冀、川   C.新、甘、冀、晉    D.新、魯、豫、冀

26.2008年底至2009年初,圖中①省連續(xù)104天無有效降水,農(nóng)作物受災面積達4150萬畝,

其中受影響最大的作物是(     )                                               

A.水稻              B.小麥            C.玉米             D.蔬菜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