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全球某產業(yè)轉移路徑及趨勢圖,回答下面小題。
【1】該類工業(yè)最可能屬于( )
A. 技術導向型工業(yè)
B. 勞動力導向型工業(yè)
C. 市場導向型工業(yè)
D. 原料導向型工業(yè)
【2】第四次產業(yè)轉移對我國沿海地區(qū)的影響是( )
A. 造成沿海地區(qū)大量工人失業(yè)
B. 有利于中西部產業(yè)結構調整
C. 為沿海地區(qū)產業(yè)結構升級騰出空間
D. 降低沿海地區(qū)城市化水平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邯鄲市的位置和城市土地利用圖,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邯鄲市布局棉紡織工業(yè)的主導因素是( )
A. 市場 B. 原料 C. 政策 D. 交通
【2】邯鄲市土地利用圖中代表工業(yè)用地的是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下表為四地氣候統(tǒng)計資料,其中代表邯鄲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7《感動中國》頒獎晚會上塞罕壩林場(圖)建設者們的事跡感人至深,50多年來他們在“黃沙遮天日,飛鳥無棲樹”的荒漠沙地上造林近百萬畝,創(chuàng)造了一個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奇跡。歷史上,塞罕壩曾是一處水草豐沛、森林茂密、禽獸繁集的天然名苑,遼、金時期稱“千里松林”。據此回答下面小題。
【1】塞罕壩由天然名苑退化成荒漠沙地的原因可能有( )
①放苑開墾 ②掠奪式采伐 ③過度捕獵 ④連年山火 ⑤發(fā)展旅游業(yè)
A. ①②⑤ B. ②③⑤ C. ③④⑤ D. ①②④
【2】50多年前,寨罕壩沒有人工林,只在陰坡上長著些不成片的白樣、云杉和山楊,陽坡和平坦地上幾乎一片荒涼。對此現象解釋正確的是( )
A. 陽坡和平地降水相對較少
B. 陽坡和平地土層較薄,礫石較多
C. 陰坡蒸發(fā)小,土壤墑情好
D. 陽坡受冬季風影響大,受低溫凍害影響大
【3】適合塞罕壩林場人工造林的主要樹種屬于( )
A. 常綠闊葉林 B. 落葉闊葉林 C. 灌木 D. 針葉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青海湖流域局部水系圖(甲)”和“青海省某地區(qū)不同系統(tǒng)人口、耕地、草場資源統(tǒng)計圖(乙)”,回答下列各題。
【1】近年來青海湖的水位持續(xù)下降,著名的“鳥島”已與岸相連為半島。主要原因是
A. 利用湖水進行灌溉 B. 植被破壞,水土流失嚴重
C. 入湖河流流域的農業(yè)用水增多 D. 氣溫升高,蒸發(fā)量增大
【2】每年5、6月份,青海湖的“鳥島”成為大批候鳥重要棲息地的氣候條件是
A. 氣候溫和,適宜鳥類越冬 B. 濕地環(huán)境,水源、食物充裕
C. 氣候溫和,適合鳥類繁衍生息 D. 位置偏僻,天敵少
【3】有關圖乙地區(qū)的敘述正確的是
A. 人口持續(xù)增加是導致草場面積變化的主要原因
B. 人均草場面積先增加后減少
C. 草甸草原區(qū)可持續(xù)發(fā)展方向是提高草場載畜量
D. 荒漠草原區(qū)耕地面積最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我國歷史時期森林遭破壞地區(qū)分布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關于下列地區(qū)森林現狀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a地區(qū)為溫帶針闊葉混交林區(qū)
B. b地區(qū)以人工林、次生林為主
C. c地區(qū)森林覆蓋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D. d地區(qū)已成為我國最大的采伐林區(qū)
【2】圖中e地區(qū)與森林破壞有關的常見自然災害和生態(tài)問題有( )
A. 沙塵暴 B. 泥石流
C. 水土流失 D. 臺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世界城市化發(fā)展趨勢表,分析回答謝列問題。
(1)發(fā)達國家在1950~1980年間城市化水平上升________%,從1980~2010年,上升________%,這表明發(fā)達國家城市化進程________。
(2)發(fā)展中國家在1950~1980年間,城市化水平上升________%,從1980~2010年,上升_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
(3)發(fā)展中國家城市化水平很不平衡。一些國家具有________城市化的特點,如南美洲國家城市化水平明顯超過本國工業(yè)化水平。另一些國家發(fā)現為________城市化的特點,即城市化速度落后于工業(yè)化水平,如亞洲的印度尼西亞、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桉樹喜光、好濕,適宜生長溫度在年平均氣溫15℃以上,年降水量超過1000毫米的地區(qū)。對低溫很敏感,生長期最冷月不低于7~8℃。一般生長在海拔600米以下的丘陵和平原,可用于木材加工、制漿造紙、化工等方面,桉樹本身帶有的揮發(fā)性芳香油還具有驅蟲作用。桉樹快速生長期可達十年,且具有早期“高生長(第2~6年)”快于“粗生長(第6~10年)”的特點。
廣西桉樹種植面積達3000萬畝,居全國首位,其中崇左市扶綏縣是主要的桉樹速生林生產基地。當地農民以前種植甘蔗,需要施肥等精耕細作,后來棄蔗種桉,為了多種多收,有的一畝地種600棵桉樹,導致桉樹林下寸草不生,許多桉農在桉樹生長到第3年就砍伐了。2014年起,當地政府提出“限桉、禁桉”,重新規(guī)劃樹種結構,調減桉樹種植面積。圖6示意扶綏縣在廣西的位置。
(1)與百色相比,分析扶綏縣適宜桉樹種植有利的自然條件。
(2)分析扶綏縣當地農民棄蔗種桉的原因。
(3)分析近年來扶綏縣“限桉、禁桉”的原因。
(4)有人說桉樹是“生態(tài)殺手”,你是否贊同此觀點?請表明態(tài)度并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城市化一般指農業(yè)人口轉化為非農業(yè)人口,農村地區(qū)轉化為城市地區(qū),農業(yè)活動轉化為非農業(yè)活動的過程。分析下表,回答下列各題。
【1】表格中的四個地區(qū),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具有甲地區(qū)城市化狀況特征的國家多分布在( )
A. 非洲 B. 歐洲 C. 北美洲 D. 大洋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成昆鐵路是我國20世紀70年代初建成的一條重要鐵路。近年來,國家開始規(guī)劃修建成昆鐵路復線。下圖為老成昆鐵路的某部分路段。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影響圖中鐵路布線的主要因素是( )
A. 河流走向 B. 城鎮(zhèn)分布
C. 耕地分布 D. 地勢起伏
【2】成昆鐵路復線與老成昆線基本一致,但部分路段將裁彎取直,其主要目的是( )
A. 減少對自然環(huán)境的破壞 B. 降低鐵路建設的難度
C. 提高列車運行的速度 D. 促進沿線地區(qū)的發(fā)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