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地理 > 題目詳情

讀圖,回答:

圖體現(xiàn)出的地理過程是

A.沉積巖的形成過程  B.變質巖的形成過程

C.巖漿的冷卻凝固過程  D.巖漿巖的形成過程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圖1是八達嶺長城照片,該段長城主要坐落在花崗巖侵入體上。讀圖,回答第1、2題。

圖中指示山脊和山谷的分別是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④和⑤

八達嶺地區(qū)花崗巖從形成到出露所經歷的地質過程依次是

A.固結成巖—風化剝蝕—侵蝕搬運—地殼抬升

B.地殼抬升—侵蝕搬運—巖漿侵入—風化剝蝕

C.巖漿侵入—地殼抬升—風化剝蝕—侵蝕搬運

D.侵蝕搬運—巖漿侵入—地殼抬升—固結成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1年江蘇省如皋市五校高二下學期期中調研考試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讀圖,分析回答有關問題。(12分)

(1)圖中A地貌類型主要分布于我國的        _______地區(qū),是因                作用強烈而形成。

(2)圖中F為流動沙丘,則該地盛行           風,是由風力的                             作用形成的。

(3)根據(jù)圖示,該地區(qū)發(fā)生的內力作用的主要表現(xiàn)形式有               、                              。

(4)據(jù)巖石的成因分類,D屬于         巖,C屬于          巖,其中在C巖體周圍附近又有可能形成            巖,C、E、D所代表的三種巖石,由老到新排列的順序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0年高考試題分類匯編--世界地理 題型:選擇題

圖1是八達嶺長城照片,該段長城主要坐落在花崗巖侵入體上。讀圖,回答第1、2題。

1.圖中指示山脊和山谷的分別是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④和⑤

2.八達嶺地區(qū)花崗巖從形成到出露所經歷的地質過程依次是

A.固結成巖—風化剝蝕—侵蝕搬運—地殼抬升

B.地殼抬升—侵蝕搬運—巖漿侵入—風化剝蝕

C.巖漿侵入—地殼抬升—風化剝蝕—侵蝕搬運

D.侵蝕搬運—巖漿侵入—地殼抬升—固結成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圖為某地生態(tài)農業(yè)示意圖。讀圖,回答以下各題。


1.圖中①、②、③分別表示


  1. A.
    沼氣池、畜牧場、耕作業(yè)
  2. B.
    沼氣池、耕作業(yè)、畜牧場
  3. C.
    耕作業(yè)、畜牧場、沼氣池
  4. D.
    畜牧場、沼氣池、耕作業(yè)

2.這種生態(tài)農業(yè)模式最適宜發(fā)展的地區(qū)是


  1. A.
    東北平原
  2. B.
    青藏高原
  3. C.
    內蒙古草原
  4. D.
    南方低山丘陵

3.圖中所示生態(tài)農業(yè)體現(xiàn)出


  1. A.
    自然環(huán)境的整體性
  2. B.
    市場需求對農業(yè)生產的影響
  3. C.
    公平性和共同性原則
  4. D.
    物質和能量多層次循環(huán)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0128 模擬題 題型:單選題

堰塞湖是指由火山熔巖流、冰物或由地震活動使山體巖石發(fā)生崩塌,引起山崩滑坡體等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貯水而形成的湖泊,堵截物質稱為堰塞體,往往不夠穩(wěn)定易形成垮壩。據(jù)此讀圖,回答1~2題。
 
1、結合材料,據(jù)圖分析,圖中堰塞湖形成的直接原因是
[     ]
A、火山噴發(fā)
B、地震
C、滑坡
D、洪澇災害
2、該堰塞湖形成以后是否產生了自然災害,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
A、該堰塞湖的形成已經產生了自然災害
B、只有堰塞體發(fā)生垮壩并淹沒下游地區(qū)才屬于自然災害
C、只有堰塞體發(fā)生垮壩并對下游地區(qū)居民的生命、財產造成危害才屬于自然災害
D、堰塞湖本身不屬于自然災害,由其產生的洪澇等災害才屬于自然災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