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在野外考察過程中,發(fā)現(xiàn)某一類地區(qū)的植被多呈斑塊狀分布。下圖是這類地區(qū)植被呈斑塊狀分布的山坡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名詞解析)結皮斑塊:由微細菌、真菌、藻類、地衣、苔蘚等隱花植物及其菌絲、分泌物等與土壤砂礫粘結形成的復合物。

1形成 a 處堆積物的地質作用最可能是

A. 風力作用 B. 流水作用 C. 冰川作用 D. 風化作用

2b 處植被的作用主要是

A. 增加空氣濕度和地表徑流 B. 增加大風和沙塵天氣

C. 阻止冰川自山上向下移動 D. 可以攔截徑流和泥沙

3從植被分布的格局看,這一類地區(qū)最可能是

A. 荒漠地區(qū) B. 草原地區(qū) C. 森林地區(qū) D. 高山草甸

【答案】

1 B

2 D

3 A

【解析】

1圖中a處位于灌叢斑塊,灌叢植被植株高度較大,可以阻擋坡面徑流泥沙,在根部形成堆積,所以最有可能是流水作用,B項正確。圖中無風力作用、冰川作用及風化作用信息。故選B。

2b 處植被為灌叢,灌叢植被植株高度較大可以阻擋坡面徑流泥沙,故D項正確。增加地表徑流下滲,可以增加空氣濕度,但減少地表徑流;灌叢植被可以削減風速,保護地表,減少大風和沙塵天氣;從該地地表植被分析,該地氣溫較高,無冰川分布;故ABC項錯誤。故選D。

3從該地植被分布分析,植被呈斑塊狀,有結皮斑塊和灌叢斑塊相間分布,說明該地水分條件較差,難以形成草原、草甸或森林,所以位于荒漠地區(qū),A項正確。

灌從帶與草甸帶相比,灌叢帶海拔較低,熱量更豐富。因灌叢與結皮斑塊相間分布,該地并非灌叢帶與荒漠帶的分界線。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簡稱副高)是影響我國大陸的重要天氣系統(tǒng)。我國東部的主要鋒面雨帶,通常位于副高脊線以北5~8個緯度距離處,并隨副高的北進南退而移動。下圖是某同學繪制的副高對我國天氣影響示意圖。

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該同學繪制的示意圖中有一處明顯錯誤,其錯誤點及理由分別是

A. 北方的冷空氣——這個季節(jié)不存在

B. 暖濕氣流——氣流方向錯誤

C. 副高控制下天氣——晴朗少雨

D. 鋒面雨帶——鋒面雨帶在副高北側

2圖中雨帶所處的位置及出現(xiàn)的月份是

A. 1月份 華南B. 6月份 長江中下游

C. 8月份 華北D. 10月份 東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陰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下列問題。

(1)圖示日期為____________日前后。

(2)此時太陽直射點的地理坐標是__________。

(3)圖中晨線是弧________,昏線是弧________。

(4)A、D、E三點的自轉線速度從大到小的排列順序為_____。有一發(fā)炮彈從D點射向乙點方向,炮彈將落在D、乙所在經(jīng)線的___(東或西)側。

(5)此時E點的地方時為____時,乙點的日出時間是___時,日落時間是____時。

(6)A點的晝長為________小時,乙點的晝長為________小時。

(7)從甲到乙最短距離的行進方向是____

A.自東向西 B.先向東南再向東北

C.自西向東 D.先向西南再向西北

(8)此時全球與E點屬于同一天的地區(qū)所占的范圍____

A.等于1/2 B.等于1/3

C.小于1/2 D.大于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國古代都城營建中,始終貫徹“巧妙利用自然生態(tài)資源,創(chuàng)造自然與人協(xié)同”的理念,其選址、空間格局、建筑組群與自然要素具有很好的適應關系,創(chuàng)造自然與人類和諧發(fā)展的智慧,促進了城市的可持續(xù)發(fā)展。下圖為明清時期北京城市位置示意圖。

(1)分析地形、河流對明清北京城市選址帶來的有利影響。

(2)從元代起,北京城內逐漸形成了完整的方格網(wǎng)式布局道路系統(tǒng),道路呈東西、南北正方向縱橫交錯,請分析這種道路布局的優(yōu)缺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下圖為“某省歷年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與自然增長率統(tǒng)計圖”,該省少數(shù)民族眾多,2017年該省常住人口3580萬,城市化率為46%,2010年該省勞動年齡人口(15-59歲)首次出現(xiàn)負增長。

據(jù)此完成下列問題。

1曲線①、②、③分別代表( )

A. 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長率B. 死亡率、出生率、自然增長率

C. 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D. 出生率、自然增長率、死亡率

2該省2010年勞動年齡人口出現(xiàn)負增長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 人口規(guī)模急劇縮小B. 老齡化水平過高

C. 自然災害頻繁發(fā)生D. 人口凈遷出增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臺風“山竹”在以超強臺風級登陸菲律賓呂宋島后,于 2018年9月16日17時,在廣東臺山海宴鎮(zhèn)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4級。登陸后繼續(xù)向西偏北方向移動,先后穿過廣東西部和廣西南部,是近20年來進入中國大陸最嚴重的臺風。

據(jù)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小題。

1臺風“山竹”造成的危害巨大,是因為( )

A. 晴朗干燥B. 狂風暴雨

C. 高溫濕潤D. 干旱異常

2據(jù)圖可知( )

A. 臺風只在夏秋季節(jié)才會形成B. 夏季生成個數(shù)多,登陸個數(shù)少

C. 我國全年均會受到臺風影響D. 夏秋季是防范臺風的重點時段

3為減小臺風帶來的損失,應該( )

A. 開車到海邊空曠地區(qū)集結B. 向低平地區(qū)疏散

C. 在堅固建筑及庇護站躲避D. 前往大樹下躲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世界主要農(nóng)業(yè)地域類型分布圖”,讀圖完成下列小題。

1圖中農(nóng)業(yè)地域類型判斷正確的是

A. 甲—商品谷物農(nóng)業(yè) B. 乙—季風水田農(nóng)業(yè) C. 丙—混合農(nóng)業(yè) D. 丁—乳畜業(yè)

2有關丙農(nóng)業(yè)地域類型特點的敘述,錯誤的是

A. 農(nóng)場形成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良性循環(huán) B. 有效安排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活動

C. 靈活調節(jié)種植與放牧的規(guī)模 D. 地廣人稀、機械化水平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霧是懸浮于近地面空氣中的大量水滴或冰晶,使水平能見度小于1Km的物理現(xiàn)象,讀我國某省多年平均年霧日數(shù)分布圖,結合所學知識。完成各題。

1】該省位于我國的( )

A. 西北地區(qū) B. 華北地區(qū)

C. 東北地區(qū) D. 西南地區(qū)

2】下列因素中,對該省多年平均年霧日數(shù)空間分布影響最大的是( )

A. 河流泥沙含量 B. 地形起伏

C. 西南季風強弱 D. 土壤厚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左圖示意中國大部分城市街道建筑物現(xiàn)狀,針對當前的某種城市問題有學者提出設計建議(如圖所示)。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形成左圖中街道建筑物現(xiàn)狀的主導因素最可能為

A. 政策 B. 經(jīng)濟 C. 歷史 D. 交通

2學者提出的設計建議可以緩解的城市問題是

A. 內澇問題 B. 熱島問題 C. 霧霾問題 D. 擁堵問題

3左圖街道設計的實施,最可能影響城市的

A. 用地結構 B. 服務范圍 C. 等級職能 D. 人口數(shù)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