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地理 > 題目詳情

讀“我國某類自然災害頻度(次數)圖”,完成下列問題。

(1)此圖反映的自然災害是( 。

A.干旱災害

B.臺風災害

C.地質災害

D.寒潮災害

(2)造成這種災害的自然原因主要是什么?

(3)哪些人類活動可以加劇這種災害?

(4)該種自然災害給當地生產、生活帶來的直接損失有哪些?

(1)A

(2)降水分配的不均勻性(季風氣候區(qū)內,降水的季節(jié)變化和年際變化大,易成旱災)。

(3)①破壞植被;②溫室效應,蒸發(fā)加;③生產、生活用水量持續(xù)增加。

(4)農作物減產或絕產,水上航運中斷,水力發(fā)電量減少,城鄉(xiāng)生產用水和生活用水減少。


解析:

通過分析圖中等值線,可以看出在我國的南方人口密集、工業(yè)發(fā)達地區(qū)缺水嚴重,北方地區(qū)發(fā)生次數最多,主要由我國降水的季節(jié)分布不均造成的,人類的用水量增大,對環(huán)境的破壞是造成旱災的人為原因。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讀我國某類自然災害出現頻次(單位時間出現的次數)圖,完成下面試題。

此圖反映的自然災害是

A.干旱       B.臺風      C.洪澇       D.寒潮

對圖中甲、乙兩區(qū)域災害多發(fā)時間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甲—7、8月  B.甲—3、4、5月

C.乙—5、6月  D.乙—12、1、2月

圖中甲地和乙地常常此旱彼澇,主要原因是

A.夏季風的進退  B.海陸位置不同

C.臺風影響的先后不同  D.水利建設不同

圖中丙區(qū)域此類災害出頻次大于周邊地區(qū)的最主要原因是

A.降水集中,多暴雨  B.地勢低平,排水不暢

C.喀斯特地貌的影響  D.氣溫高,蒸發(fā)量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讀我國某類自然災害出現頻次圖,完成各題。

此圖反映的自然災害是

A.干旱     B.臺風      C.洪澇   D.寒潮

對圖中甲、乙兩區(qū)域災害多發(fā)時間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甲——7、8月                 B.甲——3、4、5月

C.乙——5、6月                 D.乙——12、1、2月

圖中丙區(qū)域此類災害出現頻次大于周邊地區(qū)的最主要原因是      

A.降水集中,多暴雨                 B.地勢低平,排水不暢

C.喀斯特地貌的影響             D.氣溫高,蒸發(fā)量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讀我國某類自然災害出現頻次(單位時間出現的次數)圖,完成:

1.此圖反映的自然災害是(  )

A.干旱  B.臺風  C.洪澇  D.寒潮

2.對圖中甲、乙兩區(qū)域災害多發(fā)時間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甲—7、8月  B.甲—3、4、5月  C.乙—5、6月  D.乙—12、1、2月

3.圖中丙區(qū)域此類災害出頻次大于周邊地區(qū)的最主要原因是(    )

A.降水集中,多暴雨  B.地勢低平,排水不暢

C.喀斯特地貌的影響  D.氣溫高,蒸發(fā)量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3屆黑龍江省高二(上)期末地理試卷 題型:選擇題

讀我國某類自然災害出現頻次圖,完成7-9題。

 

 

1.此圖反映的自然災害是                   

  A、干旱      B、臺風     C、洪澇    D、寒潮

2.對圖中甲、乙兩區(qū)域災害多發(fā)時間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甲——7、8月          B、甲——3、4、5月

  C、乙——5、6月          D、乙——12、1、2月

3.圖中丙區(qū)域此類災害出現頻次大于周邊地區(qū)的最主要原因是                     

A、降水集中,多暴雨         B、地勢低平,排水不暢

C、喀斯特地貌的影響         D、氣溫高,蒸發(fā)量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1年江西省高二下學期第二次月考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讀我國某類自然災害出現頻次圖,完成下列各題。

1.此圖反映的自然災害是(    )

A.干旱        B.臺風       

C.洪澇        D.寒潮

2.對圖中甲、乙兩區(qū)域災害多發(fā)時間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甲——7、8月      B.甲——3、4、5月

C.乙——5、6月      D.乙——12、1、2月

3.圖中丙區(qū)域此類災害出現頻次大于周邊地區(qū)的最主要原因是(     )

A.降水集中,多暴雨       B.地勢低平,排水不暢

C.喀斯特地貌的影響       D.氣溫高,蒸發(fā)量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