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開始進入增長加速期,經濟總量增長引發(fā)對能源的需求增加。浙江、江蘇和上海所在的“長江三角洲”地區(qū)缺電的主要原因是常規(guī)能源缺乏、人口眾多、經濟發(fā)展速度快。閱讀以上材料,回答35---37題。
35.下列能源中屬于常規(guī)能源的是
①油 ②煤炭 ③水電 ④沼氣 ⑤核能 ⑥太陽能 ⑦天然氣 ⑧海洋能
A.①②⑦ B.①②③⑦ C.①⑤⑦⑧ D.③④⑤⑥⑧
36.目前我國調入煤和石油最多的地區(qū)是
A.山西省 B.上海市 C.浙江省 D.廣東省
37.我國的石油主要分布在
A.西南、東南 B.東北、華北 C.東北、西南 D.華北、西南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根據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人口變化與經濟發(fā)展息息相關,F在,人們談及我國所取得的經濟發(fā)展成果時,多與改革開放相聯系。其實,“人口紅利”也是一個極其重要的因素,我國經濟增長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人口紅利的正面效應。按照人口年齡結構變化特點,人口紅利可依次分為高少兒、低老年型的高人口撫養(yǎng)比,低少兒、低老年型的低人口撫養(yǎng)比,低少兒、高老年型的高人口撫養(yǎng)比的三個不同階段。在第二階段,勞動年齡人口比重高,人口撫養(yǎng)負擔輕,人口生產性
強,社會儲蓄率高,有利于經濟增長。人口年齡結構對經濟增長的這種潛在貢獻就是人口紅利。所謂“人口紅利期,是指這種隨著生育率的下降和總人口中勞動適齡人口比重的上升,形成的一個勞動力資源相對豐富、人口撫養(yǎng)負擔相對較輕的時期。
材料二 甲圖“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變化”和乙圖“人 口年齡結構變化”
(1)據圖可知,目前該省人口增長的特點是_________ 。
A.增長模式沒有變化
B.總量仍呈增長態(tài)勢
C.總量呈零增長態(tài)勢
D.總量呈下降態(tài)勢
(2)“人口紅利”期的人口年齡結構特點是------------------------。簡述人口紅利對一個國家和地區(qū)經濟增長的積極意義,并指出“人口紅利”期容易出現的社會問題。
(3)每個國家在經歷人口紅利時代后,必然遭受相應的人口老齡化之苦。按聯合國標準,如一地區(qū)≥60歲人口占總人口比例達10%或≥65歲人口達7,則可視為進入老齡化社會。據圖示,該省開始進入老齡化社會的時間在--------------------------------------------。近年來,中國人口老齡化進程明顯加快,其主要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人口紅利期指的是在一個時期內,社會撫養(yǎng)指數相對較小,總人口中勞動適齡人口比重較大。20世紀80年代,我國開始進入人口紅利期,人口紅利為我國經濟發(fā)展帶來豐富的勞動力資源,使消費率降低、儲蓄率提高、投資高速增長。圖1為中國的人口和人均GDP變化圖,圖2為中國的人口結構與人口紅利期轉變圖。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我國處于人口紅利期的人口結構特征應該是
A.低少兒、低老年型的低人口撫養(yǎng)比
B.高少兒、低老年型的高人口撫養(yǎng)比
C.低少兒、高老年型的高人口撫養(yǎng)比
D.高少兒、高老年型的低人口撫養(yǎng)比
對中國人口變化與人口紅利期分析判斷
A.建國以來我國人口自然增長率持續(xù)下降
B.建國以來我國人口自然增長率與經濟增長呈負相關
C.與發(fā)達國家相比,我國人口紅利期提前到來的主要原因是城市化速度快
D.人口紅利期結束后,我國面臨的突出問題是人口老齡化現象嚴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4屆黑龍江大慶實驗中學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試卷 題型:選擇題
中國經濟開始進入增長加速期,經濟總量增長引發(fā)對能源的需求增加。浙江、江蘇和上海所在的“長江三角洲”地區(qū)缺電的主要原因是常規(guī)能源缺乏、人口眾多、經濟發(fā)展速度快。閱讀以上材料,回答35---37題。
1.下列能源中屬于常規(guī)能源的是
①油 ②煤炭 ③水電 ④沼氣 ⑤核能 ⑥太陽能 ⑦天然氣 ⑧海洋能
A.①②⑦ B.①②③⑦ C.①⑤⑦⑧ D.③④⑤⑥⑧
2.目前我國調入煤和石油最多的地區(qū)是
A.山西省 B.上海市 C.浙江省 D.廣東省
3.我國的石油主要分布在
A.西南、東南 B.東北、華北 C.東北、西南 D.華北、西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單選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