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地理 > 題目詳情

【題目】 國家廣電總局發(fā)布的消息稱:從2013年2月25日至3月17日期間,我國用于廣播電視節(jié)目傳輸的同步衛(wèi)星(位于赤道上空,繞地球的周期與地球的自轉周期相同)將進入日凌期,在此期間受影響的波段對應的電視臺節(jié)目會突然出現圖像不清晰和短暫雪花現象。

1日凌現象出現時,通訊衛(wèi)星與其它天體的位置關系是:

A.通訊衛(wèi)星位于太陽和月球之間

B.通訊衛(wèi)星位于地球與月球之間

C.通訊衛(wèi)星位于地球與太陽之間

D.通訊衛(wèi)星與地球、月球、太陽共線

2同步衛(wèi)星進入日凌期的周期規(guī)律是:

A.一年一次B.一年兩次C.一年四次D.兩年一次

3地面接收站受日凌干擾使對應波段電視節(jié)目圖像不清的時間出現在一天中的

A.日出前后B.日落前后C.中午前后D.午夜前后

【答案】

1C

2B

3C

【解析】

1從衛(wèi)星日凌示意圖中可以看出,地球站、衛(wèi)星和太陽位于同一條直線上,通訊衛(wèi)星位于地球與太陽之間。故選C。

2同步衛(wèi)星位于赤道上空,繞地球的周期與地球的自轉周期相同,故當太陽直射赤道時,地球站、衛(wèi)星和太陽位于同一條直線上,每年太陽直射赤道兩次。故選B。

3觀察日凌示間圖,我們可以獲得影響通訊的主要原因是太陽的電磁波,太陽電磁波最強時也 就是太陽輻射最強時,理應為正午12 點左右。故選C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聯(lián)合國糧食及農業(yè)組織(FAO)的一篇研究報告指出,氣候變遷將導致全球糧食作物生產發(fā)生變化。讀圖回答問題。

從1980到2060年,在人為投入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四種變遷模式的估算結果顯示,有些區(qū)域糧食會增產,糧食供應較充裕;有些區(qū)域則會減產,導致糧食不足問題加重。下圖是全球各區(qū)域在四種氣候變遷模式下糧食產量估計變化統(tǒng)計圖(1980-2060年)。

(1)FAO估算的2060年糧食增產區(qū)中,哪種糧食作物分布最廣、產量最大,且商品化程度又最高?該作物在西歐和南歐的生產區(qū)域分別屬于哪種農業(yè)地域類型?

(2)根據全球糧食增減產區(qū)域分布的差異分析,在人為投入不變的情況下,導致各區(qū)域糧食產量增減的變化與哪個全球性的環(huán)境問題關系最為密切?分析此氣候變遷分別對北美洲、非洲和東南亞地區(qū)糧食生產的影響。

(3)從行星風系的角度來看,FAO估算的2060年糧食減產區(qū),主要分布于哪三個氣壓帶或風帶?并對控制西亞地區(qū)的氣壓帶的成因作出分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海洋中的一個小島,ab分別表示兩條緯線,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若ab分別表示赤道與北回歸線,那么關于甲、乙兩地氣候或自然景觀說法正確的是( )

A.甲地的氣候可能是熱帶草原氣候

B.乙地的氣候可能是熱帶沙漠氣候

C.乙地的自然景觀可能是亞熱帶常綠硬葉林

D.甲地的自然景觀可能是熱帶雨林

2】若ab分別表示40°N60°N,島嶼以東不遠有一塊大陸,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該島嶼上的河流沒有封凍現象

B.島嶼的最高峰能終年看到積雪

C.乙地不利于發(fā)展畜牧業(yè)

D.甲地可以種植甘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我國某條河流流量與氣溫的關系示意圖,該地全年降水量比較均勻。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比較該河流甲、丙兩個汛期形成原因的異同。

(2)分析乙時段河流流量較小的原因。

(3)歸納該河的主要水文特征。

(4)近幾十年來該河水量明顯減少,甚至夏季出現斷流現象,請分析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藏鐵路北麓河路段的風沙災害已成為影響鐵路運營安全的主要環(huán)境問題之一,為防治沿線風沙災害,鐵路管護部門在其兩側布設了風沙防護措施,主要有礫石方格,導沙墻,阻沙水死柵欄等,下圖為北麓河路段的風沙防護體系結構組成。

(1)簡述圖示地區(qū)風沙災害嚴重的原因。

(2)描述圖中北麓河南側路段風沙防護體系的特點并說明原因。

(3)分別說明水泥柵欄阻沙與礫石阻沙的基本原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城市是人類活動對地理環(huán)境影響最深刻的地方,優(yōu)越的地理環(huán)境更有利于城市的發(fā)展。讀“我國某城市規(guī)劃圖”,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圖所示信息,比較A、B、C三地地租高低,并說明判斷依據。

(2)下表為該城市發(fā)展建設過程中降水量的百分比變化情況統(tǒng)計表。 分析該城市降水量百分比變化的原因。

(3)請在A、B、C、D四地中,選擇高級住宅區(qū)的最佳建造位置,并簡析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水資源短缺已成為浙江省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制約因素。讀下圖回答下列各題。

1浙江省人均水資源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并接近國際公認警戒線的原因是(  )

①降水總量少�、谒Y源污染嚴重�、廴丝诿芏却蟆、芙邓竟�(jié)分配均勻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②

2水資源短缺對浙江省經濟發(fā)展產生的影響是(  )

A. 促進城鄉(xiāng)一體化

B. 增加水稻播種面積

C. 促使產業(yè)結構調整

D. 加快南水北調進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近年來,地理小實驗在中學得以廣泛開展,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學習地理知識、探究地理問題的熱情。讀下列圖文資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上海市(121°E)某中學一地理興趣小組利用立桿測影(如圖所示)方法,測量其所在地的經緯度。

材料二:上海某中學與另一城市某學校學生在某日中午前后同時對桿影進行測量(桿長相同),結果發(fā)現上海某中學在中午前后測得的桿影長度極值比另一城市學校的小些。下表為另一城市學校學生測得的桿影數據:(長度單位:厘米)

(1)若地面以上竿長為H,冬至日正午測得的影長為L,據圖寫出正午太陽高度的計算公式,并依此推導當地緯度φ的計算公式。

(2)從觀測便利與計算精準的角度分析,為什么立竿測影最好選擇在冬至日?

(3)比較上海6月1日和12月1日桿影長度變化的異同點,并描述兩日桿影方位的日變化規(guī)律。

(4)根據材料二的數據計算測量點所在的經度,并判斷該學校位于上海的什么方位,說明判斷理由。

(5)經過與GPS顯示的當地經緯度比較,發(fā)現了一些誤差,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2019年2月7日,中國第五個南極科考站——羅斯海新站在恩克斯堡島正式選址奠基。左圖為中國南極四個科考站的分布,右圖為2月7日羅斯海新站太陽高度變化曲線圖。

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2月7日,我國南極考察站中,正午太陽高度最高的是

A.長城站B.中山站C.泰山站D.昆侖站

2羅斯海新站的地理坐標大約為

A.(70°S,75°E)B.(85°S,165°E)C.(75°S,75°E)D.(75°S,165°E)

32月7日,北京的正午太陽高度為

A.30°B.35°C.40°D.45°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