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地理 > 題目詳情

【題目】蒙古高原、黃土高原和華北平原因外力作用在成因上具有一定的聯(lián)系。下圖中各字母表示不同的主導外力作用類型。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圖中

A.a表示風力搬運作用 B.b表示風力侵蝕作用

C.c表示流水侵蝕作用 D.d表示流水堆積作用

【2】在c過程中,可能發(fā)生的地理現象有

A.沙塵暴 B.黃河含沙量大 C.地震 D.火山噴發(fā)

【答案】

【1】D

【2】B

【解析】

【1】裸巖荒漠是風力侵蝕作用形成的,因此,a表示風力侵蝕作用;b表示沙塵從蒙古高原到黃土高原,為風力的搬運作用;c表示泥沙從黃土高原到華北平原,為流水的搬運作用;d作用形成了三角洲和沖積扇,為流水堆積作用;因此,D項正確。

【2】c表示流水對泥沙的搬運作用,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因此,搬運的泥沙多,導致黃河中下游河段含沙量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八七會議通過的《最近職工運動議決案》指出:“工人階級應該時刻準備能領導并參加武裝暴動。以鄉(xiāng)村農民之勝利為依據,推翻反革命政權,而建立革命平民的民權的城市政府”材料表明當時中共中央

A.確定了土地革命的方針

B.堅持以城市為中心的革命模式

C.擺脫了共產國際的影響

D.主張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The past is the bank ______ we store our most valuable possession: the memories that give meaning and depth to our lives.

A. which B. where C. what D. whe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材料二 下圖為“江蘇省蘇南、蘇中、蘇北區(qū)際聯(lián)系示意圖”。

1與蘇中、蘇北地區(qū)相比,蘇南區(qū)域發(fā)展的特點有________。

2為實現資源優(yōu)化配置,產業(yè)合理布局,促進蘇南、蘇中、蘇北三大區(qū)域共同發(fā)展,你認為蘇中、蘇北可以引進蘇南的________,大力發(fā)展________型和________型產業(yè),提升區(qū)域________,推進________化進程。

3簡述當前蘇南在經濟發(fā)展中遇到的困難及其解決的途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太陽直射點回歸運動的周期為36554846秒,叫做回歸年。 回答下列問題。

1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

A. 幾乎不變 B. 東移約90°

C. 西移約90° D. 移動約180°

3

能是

A. 122119點前后 B. 12221點左右

C. 122219點前后 D. 12211點左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四種地貌景觀簡圖,完成下列問題。

【1】上述四種地貌景觀形成過程中,能量主要來自于地球外部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①③④地貌景觀典型分布地區(qū)對應正確的是

A.青藏高原、云貴高原、新西蘭北島

B.云貴高原、準噶爾盆地、夏威夷群島

C.云貴高原、黃土高原、亞平寧半島

D.云貴高原、華北平原、臺灣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費正清《偉大的中國革命》寫道:“大家都認為鴉片戰(zhàn)爭是一次典型的非正義戰(zhàn)爭,是鴉片染成的戰(zhàn)爭……其實,根本上是北京不愿意和英國訂立平等國家關系的問題!弊髡哌@一觀點

A.錯誤,未認識中國制度的落后性

B.正確,說明了戰(zhàn)爭實質.

C.錯誤,立足于英國角度思考戰(zhàn)爭

D.正確,闡述了戰(zhàn)爭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氣壓帶和風帶位于圖示位置時,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 全球各地晝夜等長

B. 南半球各地晝短夜長,且差異較大

C. 北半球各地晝短夜長,且差異較大

D. 北極圈以內出現極夜現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兩區(qū)域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

1簡述左圖所示的地區(qū)易發(fā)生洪澇災害的自然原因。

2丙湖南部鹽度夏季高于冬季,試分析其主要原因。

3從左圖到右圖同緯度區(qū)域沿途主要自然景觀有何變化?

4分別說出左圖、右圖兩區(qū)域的主要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