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圖表示我國某水庫年內(nèi)逐月入庫水量(a)、月均水位(水面海拔)(b)。讀圖,完成21~22題。
1.圖中信息表明
A.1~7月流域降水量持續(xù)增加
B.夏秋季節(jié)水庫水位隨入庫水量的減少而降低
C.冬春季節(jié)水庫入庫水量少于出庫水量
D.6~12月水庫水位隨流域降水量的增多而升高
2.對5月份水庫出現(xiàn)最低水位的合理解釋是
A.降水量少 B.入庫水量少 C.蒸發(fā)量大 D.為防洪放水騰出庫容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2-2013學(xué)年遼寧省錦州市錦州中學(xué)高一12月月考地理試卷(帶解析) 題型:單選題
右圖為我國某河流的水文站在建壩前后測得的徑流量曲線圖。據(jù)此回答題.
【小題1】根據(jù)圖中信息判斷,該河流位于我國 ( )
A.華北地區(qū) |
B.東北地區(qū) |
C.江南地區(qū) |
D.西北地區(qū) |
A.水文站位于水庫的上游 |
B.虛線表示建壩前河流徑流量曲線 |
C.實線表示建壩后河流徑流量曲線 |
D.水文站位于水庫的下游 |
A.夏季增溫快,冰川積雪融水多 | B.夏季多鋒面雨 |
C.夏季多風(fēng),流域內(nèi)多地形雨 | D.夏季氣溫高,蒸發(fā)旺盛 |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③⑤ | D.②④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1-2012學(xué)年度河北省衡水中學(xué)高二下學(xué)期期末考試地理試卷(帶解析) 題型:綜合題
材料一 下面是“我國某地地形和構(gòu)造剖面圖”,讀圖回答問題。
(1)圖中甲山脈如果是秦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圖中聚落背后的植被為常綠闊葉林 |
B.圖中聚落背后的植被為落葉闊葉林 |
C.北坡自然帶較南坡復(fù)雜,雪線偏低 |
D.針葉林在北坡分布海拔較南坡偏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5屆遼寧省錦州市高一12月月考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右圖為我國某河流的水文站在建壩前后測得的徑流量曲線圖。據(jù)此回答題.
1.根據(jù)圖中信息判斷,該河流位于我國 ( )
A.華北地區(qū)
B.東北地區(qū)
C.江南地區(qū)
D.西北地區(qū)
2.下列有關(guān)該河流正確的說法是
A.水文站位于水庫的上游
B.虛線表示建壩前河流徑流量曲線
C.實線表示建壩后河流徑流量曲線
D.水文站位于水庫的下游
3.該河流7、8月份徑流量明顯增加的主要因素是
A.夏季增溫快,冰川積雪融水多 B.夏季多鋒面雨
C.夏季多風(fēng),流域內(nèi)多地形雨 D.夏季氣溫高,蒸發(fā)旺盛
4.若實線和虛線分別表示該水文站在1980年和2005年觀測到的河流徑流量變化曲線,則反映該流域湖泊的變化及原因可能是
①湖泊面積變大 ②湖泊面積變小 ③退耕還湖 ④圍湖造田
⑤降水增多,湖泊水量增大 ⑥水土流失,湖泊淤積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⑤ D.②④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3屆度河北省高二下學(xué)期期末考試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材料一 下面是“我國某地地形和構(gòu)造剖面圖”,讀圖回答問題。
(1)圖中甲山脈如果是秦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圖中聚落背后的植被為常綠闊葉林
B.圖中聚落背后的植被為落葉闊葉林
C.北坡自然帶較南坡復(fù)雜,雪線偏低
D.針葉林在北坡分布海拔較南坡偏高
材料二 為對該流域進行綜合治理,圖中河流某處建起一大壩,并形成大型水庫,下圖是河流建壩前后河床剖面圖
(2)分析修建水庫后,大壩上游河流水文特征發(fā)生了哪些變化?
(3)圖中表示出了建壩后的河床剖面圖,分析大壩上、下游剖面發(fā)生變化的原因。
材料三 讀垂直自然帶與相應(yīng)水平自然帶理論上的對應(yīng)關(guān)系圖。
(4)2011年7月暑假期間,有同學(xué)在野外考察過程中所用手持式全球定位系統(tǒng)信號接收機顯示如下界面信息:地理坐標(biāo) 29°42′01″N 116°25′58″E 海拔1474m 誤差5.7m,據(jù)此判斷該同學(xué)可能位于圖中①~④地中的________地
(5)①地從山麓到山頂方向的植被分異與①~④地的水平分異有一定相似性,但前者的變化節(jié)奏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單選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