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甲和圖乙,完成下列各題。
(1)試簡述北美洲和亞洲地形地勢的主要特征。
(2)圖中A、B兩地農業(yè)地域類型分別為________、________。
(3)圖中C、D兩地緯度相當,但兩地年降水量差異較大,________地降水量大,原因是_________。
(4)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北大西洋暖流流速減緩,對圖中①、②兩區(qū)域氣候影響更大的是_________地區(qū),具體表現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完成相應的要求。
(1)A點的時刻是__________時,與A點地方時相同的點是__________。
(2)圖中A、B、C、D、E五點中,自轉線速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地方時為12時的是__________,B點的地方時為_________。
(3)某物體要由A點移至D點,其方向的偏轉應該先向__________(方向),過了赤道后再向_________(方向)偏轉。
(4)地球自轉產生的地理意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 強狀箭蟲是我圍溫帶海域的浮游動物優(yōu)勢物種,最宜在水溫10~20℃、低鹽海域生存。自主游動能力弱,主要靠隨波隨流進行運動,下圖示意4月份黃河ロ及其臨近水域強壯箭蟲密度的空間分布。
讀下圖完成下列各題。
【1】影啊強壯箭蟲空間分布的主要因素為
A. 太陽輻射B. 海底坡度C. 洋流D. 海水鹽度
【2】推測8月份圖示水域強壯箭蟲的密度會
A. 不變B. 増加C. 減少D. 不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 海子寫過一首詩《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現在影視劇中往往讓女主角面朝大海,在海風吹拂下讓頭發(fā)向后飄逸以反映女主角的快樂心情。甲、乙兩圖分別是“北半球某濱海地區(qū)海陸環(huán)流圖”和“氣溫變化特征圖”。
讀圖回答下列題。
【1】甲圖中①、②、③、④四處氣溫最高的是( )
A.①處B.②處C.③處D.④處
【2】為了完成女主角頭發(fā)向后飄逸的場景,導演會選擇什么時間段完成拍攝( )
A.16時至次日8時B.18時至次日6時C.8時至16時D.6時至18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 城市熱島造成城市與郊區(qū)之間的溫度差,從而形成城郊間的局地熱力環(huán)流。下圖表示某城市夏季午后近地面氣溫分布狀況。
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正確表示城市熱島環(huán)流方向的是
A. B.
C. D.
【2】下列措施中能有效緩解城市熱島效應的是
A. 提高建筑物高度B. 擴大中心城區(qū)面積
C. 擴大城市綠地面積D. 增大市區(qū)道路密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 曼徹斯特地處艾威爾河東岸,周圍地區(qū)煤鐵資源豐富,水陸交通發(fā)達,很早就成為集市,是英國最早的工業(yè)城市之一,其發(fā)展歷程如下圖所示。
讀下圖完成下列各題。
【1】16世紀以前,曼徹斯特紡織業(yè)生產活動主要聯系
A. 歐洲大陸弗蘭徳爾B. 城市周邊鄉(xiāng)村地區(qū)
C. 北海沿岸各大港口D. 煤炭和鐵礦開采區(qū)
【2】18世紀70年代開始、曼徹斯特許多紡紗廠和織布廠沿艾威爾河而建的主要原因是
A. 基礎設施完善B. 人口分布密集
C. 水運價格便宜D. 水力資源豐富
【3】18世紀80年代后,多家棉紡廠在曼徹斯特建廠會
①改變城市空間結構
②擴大城市服務范圍
③促進城市環(huán)境改善
④促進城市功能分區(qū)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 城市化是一個復雜的過程,一般選取人口(非農戶籍人口)、經濟(人均GDP)、土地(市轄區(qū)建成區(qū)面積)、社會(人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四個特征要素來研究城市化的時空分異特征。下圖示意1985-2012年京津冀地區(qū)城市化整體年均增長率統(tǒng)計。
讀下圖完成下列各題。
【1】1985-2012年,京津冀地區(qū)城市
①非農人ロ比重呈上升趨勢
②城市建成區(qū)面積擴大
③人均GDP波動下降
④第三產業(yè)比重呈下降趨勢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
【2】2001-2004年京津冀地區(qū)城市土地和人口發(fā)生突變的原因可能是
A. 開發(fā)區(qū)大規(guī)模建設B. 城市化進人高水平階段
C. 城市基礎設施完善D. 城市人口自然増長迅速
【3】根據四個特征要素年均増長率差異可知,京津冀地區(qū)的城市
A. 非農勞動力過剩B. 交通逐漸通暢
C. 居民購買力停滯D. 土地供應緊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太陽輻射中各種波長的光所占的比例(%)”,回答下列各題。
【1】太陽輻射對地球的影響是
A. 太陽輻射是地球上能量的主要源泉,其能量集中在圖中B區(qū),波長在0.15微米—4微米之間的紫外線區(qū)
B. 太陽輻射是地球上地震活動、火山噴發(fā)的主要動力
C. 煤、石油和天然氣是從地下開采出來的,所以這些能源不屬于太陽輻射能
D. “萬物生長靠太陽”說明太陽輻射與農業(yè)生產密切相關
【2】下列有關太陽對地球的影響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太陽影響地球的主要途徑是太陽活動②太陽對地球的影響具有利弊兩面性③太陽輻射強度是影響氣溫高低變化的根本因素④太陽活動與大氣降水變化的周期相同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戈壁紅駝”是蒙古族原始傳統(tǒng)畜種之一,生活在內蒙古狼山與中蒙邊境間的荒漠草原,屬游走性動物,采食范圍大,食性廣雜,以梭梭、駱駝刺等鹽地沙生植物的嫩枝為食,繁殖緩慢。梭梭是治理荒漠化的主要植物,其根部寄生有次生植物肉蓯蓉,但根部多鼠洞,威脅其生長。戈壁紅駝能與草原生態(tài)互促共生、良性循環(huán)。但由于種種原因,在2002年前,紅駝數量銳減。2004年,當地成立了“戈壁紅駝事業(yè)協(xié)會”,并探索出“牧戶+協(xié)會+公司”的新發(fā)展模式。經過十多年的保護性發(fā)展,2016年戈壁紅駝數量已達5萬余峰。下圖為我國局部區(qū)域圖。
(1)分析2002年之前戈壁紅駝數量銳減的主要原因。
(2)分析戈壁紅駝能與草原生態(tài)互促共生、良性循環(huán)的原因。
(3)說明“牧戶+協(xié)會+公司”發(fā)展模式對紅駝產業(yè)發(fā)展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左圖為“2016年5月1日甲、乙、丙、丁四地日出日落時間(北京時間)圖”。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四地緯度由低到高的排列是( )
A. 甲、乙、丙、丁 B. 甲、丙、乙、丁
C. 丁、乙、丙、甲 D. 乙、丙、甲、丁
【2】此日,太陽直射點的位置位于右圖中的( )
A. a點 B. b點 C. c點 D. d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