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2012屆吉林省長春市高三第一次調(diào)研測試地理試卷 題型:綜合題
(13分)閱讀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
項目 | 總?cè)丝?br /> | 年齡結(jié)構(gòu)(%) | 每10萬人大學程度人數(shù)(人) | 城鎮(zhèn)人口比重(%) | ||
0~14歲 | 15~60歲 | 60歲以上 | ||||
2000年 | 12.66億 | 22.89 | 67.15 | 9.9 | 3611 | 36.09 |
2010年 | 13.39億 | 16.6 | 70.15 | 13.26 | 8930 | 47.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1-2012學年內(nèi)蒙古呼倫貝爾市扎蘭屯一中高二上學期第一次綜合理科地理試卷 題型:綜合題
讀“北半球氣壓帶、風帶分布示意圖”,回答問題。(6分)
(1)圖中數(shù)字①表示的氣壓帶名稱是 ;該氣壓帶對氣候的影響是 。
(2)圖中B風帶的名稱是 ;該風帶的風向是 ;在北半球大陸西岸,常年受B風帶影響的地區(qū)氣候特點是 。
(3)氣壓帶和風帶具有一定的移動規(guī)律。就北半球來說,大致是夏季 (北或南)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1-2012學年內(nèi)蒙古呼倫貝爾市扎蘭屯一中高二上學期第一次綜合理科地理試卷 題型:綜合題
讀“地球太陽光照示意圖”(陰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問題。(6分)
(1)此圖所示日期是 (寫出月、日)前后。
(2)圖中C點位于 (晨線或昏線)上。
(3)此刻A點地方時是 時,D點的晝長是 小時。
(4)此日地球圍繞太陽公轉(zhuǎn)到 (近或遠)日點附近。
(5)圖中A、B、C、D四點按照正午太陽高度從大到小排序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1-2012學年黑龍江省慶安三中高二(上)期末地理試卷 題型:綜合題
干旱災(zāi)害是中國主要的氣象災(zāi)害之一。下圖反映了我國1950~1991年間不同區(qū)域干旱季節(jié)分布及其對農(nóng)業(yè)的影響。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判斷圖中旱災(zāi)最嚴重的地區(qū)(寫序號)并說明依據(jù)。(8分)
(2)分析②、③兩區(qū)旱災(zāi)季節(jié)差異的原因。(8分)
(3)說明①區(qū)春旱引發(fā)的最主要的次生災(zāi)害及其監(jiān)測手段。(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1-2012學年黑龍江省慶安三中高一上期末地理試卷 題型:綜合題
讀“北半球某地氣旋鋒面圖”,回答問題。(8分)
(1)圖中P1、P2、P3三條等值線的數(shù)值從大到小的排列順序 是____________。
�。�2)甲鋒面屬____________鋒。
�。�3)該天氣系統(tǒng)中心盛行____________氣流。
(4)A、B兩點的風向:A點____________風,B點____________風。
(5)A、B、C、D四地氣溫最高的是____________,能產(chǎn)生降水的是____________。
�。�6)未來一段時間,A地的天氣將如何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1-2012學年黑龍江省慶安三中高一上期末地理試卷 題型:綜合題
讀圖,回答問題。(12分)
(1)若圖示的是熱力環(huán)流,則近地面甲、乙兩處氣溫較高的是 處。
(2)若圖示的是以副熱帶海區(qū)為中心的大洋環(huán)流,則該環(huán)流位于 半球。洋流③按性質(zhì)屬于()流(填寒、暖)。
(3)若圖示的是海洋與陸地之間的水循環(huán),則②表示 環(huán)節(jié),④表示 環(huán)節(jié)。
(4)若圖示的是地質(zhì)循環(huán),且甲表示變質(zhì)巖,乙表示巖漿,則①表示 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1-2012學年黑龍江省慶安三中高一上期末地理試卷 題型:綜合題
讀圖,完成下列問題:(20分)
(1)A、B、C、D表示氣壓帶
A是 帶, B是 帶,
C是 帶, D是 帶。
(2)E、F表示風帶
E是 帶, F是 帶(北半球)。
(3)在D氣壓帶控制下常形成________________氣候,此氣候 類型特點為終年_______________。
在C氣壓帶與E風帶交替控制下會在中緯度地區(qū)形成_______________氣候,
在E風帶控制下會形成_______________氣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1-2012學年廣東省龍川一中高一12月月考地理試卷 題型:綜合題
讀亞洲某月季風示意圖,回答(16分):
(1)該圖表示的月份是 月。圖中A氣壓中心的名稱是________,被切斷的氣壓帶是______________。
(2)圖中B處盛行 季風,C處盛行 季風。此時我國東部的氣候特征為 。
(3)形成東亞季風的主要原因 ,形成南亞夏季風的主要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1-2012學年廣東省龍川一中高一12月月考地理試卷 題型:綜合題
讀圖““大氣受熱過程”示意圖,回答問題(14分)。
(1)圖中②、③各表示什么輻射:② ________輻射;③_____輻射。
(2)圖中④表示 作用。
(3)冬半年的霜凍災(zāi)害多發(fā)生 (陰天或晴朗)的夜間,這一原因與圖中①、②、③中的 (填代號)過程有關(guān)。
(4)地面增溫主要來自圖中的 ,對流層大氣主要、直接的熱源來自圖中的 ____。(填代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1—2012學年內(nèi)蒙古巴市中學高一第一學期10月月考地理試卷 題型:綜合題
讀地球公轉(zhuǎn)示意圖,回答:( 10分 )
(1)圖中四點所示節(jié)氣為:A C
(2)北半球晝最短、夜最長的時間是 ,南極圈內(nèi)出現(xiàn)極夜時間 ,南回歸線以南地區(qū)正午太陽高度最大的時間 (填代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