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2012-2013學年山西長治二中、康杰、臨汾一中、忻州一中高三第四次聯(lián)考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0分)【旅游地理】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武當山位于湖北境內,主峰海拔1612米,年降水量900-1200毫米,多集中于夏季,常出現(xiàn)暴雨。昔日的道教圣地如今已成為人們旅游觀光的好去處。每年農(nóng)歷3月3日的武當山廟會都會舉辦一系列的融道家文化、武當武術、民俗風情為一體的民間文化活動。每年9月或10月,政府都會舉辦為期4天或1個月的武當山國際旅游文化節(jié),擴大了對外宣傳,促進了武當山旅游業(yè)的發(fā)展。
(1)分析春、秋季節(jié)是武當山旅游最佳季節(jié)的原因。(6分)
(2)河南和陜西都是湖北的鄰省,但來武當山的游客數(shù)量卻相差很大,試分析原因。(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2-2013學年山西長治二中、康杰、臨汾一中、忻州一中高三第四次聯(lián)考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0分)【自然災害與防治】
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江蘇省西南分布有少量的低山丘陵,其余大部分為平原,水系稠密。龍卷風盡管是中小尺度強對流天氣,但嚴重威脅人們生命安全。
1951年—2007年江蘇省龍卷風發(fā)生次數(shù)分布圖。
下表為江蘇省龍卷風的季節(jié)狀況
季節(jié) |
春季 |
夏季 |
秋季 |
冬季 |
百分比 |
14.3% |
76.5% |
9% |
0.2% |
(1)歸納江蘇省龍卷風災害的時空分布特征。(4分)
(2)針對龍卷風的災害,提出幾點減災對策。(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2-2013學年山西長治二中、康杰、臨汾一中、忻州一中高三第四次聯(lián)考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0分)【環(huán)境保護】
閱讀2010年渤海水質等級分布示意圖,完成下列要求。
(1)描述渤海水質等級的分布規(guī)律。(4分)
(2)分析遼河入?谒|污染嚴重的原因。(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2-2013學年廣東省東莞市高三上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檢測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地處西藏阿里地區(qū)普蘭縣境內的瑪旁雍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淡水湖之一,常與附近的岡仁波齊峰并稱為“神山圣湖”。根據(jù)所學知識完成下列問題。
1.近年來瑪旁雍錯面積有增大的趨勢,可用于監(jiān)測湖面面積變化的地理信息技術是
A.RS B.GIS C.GPS D.GPRS
2.下表為某月岡仁波齊峰上一觀測點連續(xù)一段時間內測到的日出與日落時刻(北京時間),讀下表并根據(jù)所學知識判斷“某月”為
|
17日 |
19日 |
21日 |
23日 |
25日 |
27日 |
日出時刻 |
08︰20 |
08︰21 |
08︰22 |
08︰23 |
08︰24 |
08︰25 |
日落時刻 |
20︰38 |
20︰36 |
20︰33 |
20︰30 |
20︰28 |
20︰25 |
A.3月 B.6月 C.9月 D.12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2-2013學年廣東省東莞市高三上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檢測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讀“太平洋年降水量(mm)分布圖”,推斷影響圖中太平洋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大氣環(huán)流和洋流 B.太陽輻射 C.海陸分布 D.人類活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2-2013學年廣東省東莞市高三上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檢測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山地是一種常見的地形,下列山地形成過程中外力作用占主導地位的是
A.火山 B.向斜山 C.斷塊山 D.背斜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2-2013學年廣東省東莞市高三上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檢測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讀“世界洪澇災害多發(fā)地分布圖”,可推斷
A.世界洪澇災害集中分布在沿海地區(qū)
B.世界洪澇災害主要分布在降水均勻的地區(qū)
C.世界洪澇災害集中分布在降水量最豐富的地區(qū)
D.世界洪澇災害主要分布在降水季節(jié)變化較大的地區(q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2-2013學年廣東省東莞市高三上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檢測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讀“黑龍江省1960-2000年種植結構變化示意圖”和“種植結構變化與收益變化的關系表”,完成下列問題。
黑龍江省1960-2000年種植結構變化示意圖
可能的變化形式 |
小麥→水稻 |
玉米→水稻 |
大豆→水稻 |
每畝純收益增加量(元) |
100 |
70 |
60 |
種植結構變化與收益變化的關系表
下列關于黑龍江省小麥和水稻種植結構變化的分析最不可信的是
A.每畝純收益水稻明顯多于小麥
B.黑龍江省氣候變暖,熱量條件得到改善
C.上世紀80年代以來小麥種植比例明顯減小
D.黑龍江省濕地面積增加迅速,適宜種植水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2-2013學年廣東省東莞市高三上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檢測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我國“城市人口集聚優(yōu)勢區(qū)位轉移規(guī)律示意圖”,可推斷
A.我國目前多數(shù)城市處于第三階段
B.三階段中中心區(qū)地價最昂貴的是第一階段
C.城市交通條件改善有利于提高外圍人口集聚優(yōu)勢
D.第三階段中心區(qū)人口集聚優(yōu)勢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地租水平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2-2013學年廣東省東莞市高三上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檢測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為“產(chǎn)業(yè)升級示意圖”,讀圖判斷下列說法最可信的是
A.我國西部地區(qū)處于T2階段
B.對勞動力素質的要求T1階段高于T2階段
C.T1階段至T2階段過程中最低工資標準降低
D.廉價勞動力數(shù)量減少會加速T1階段到T2階段的進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