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29099  29107  29113  29117  29123  29125  29129  29135  29137  29143  29149  29153  29155  29159  29165  29167  29173  29177  29179  29183  29185  29189  29191  29193  29194  29195  29197  29198  29199  29201  29203  29207  29209  29213  29215  29219  29225  29227  29233  29237  29239  29243  29249  29255  29257  29263  29267  29269  29275  29279  29285  29293  109140 

科目: 來源:2014屆河北高二下學期第三次月考地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表是2003年8月某日浙江舟山某地某日氣象觀測資料,據此回答題。

時間

氣溫(℃)

氣壓(百帕)

降水(毫米)

風速(千米/小時)

12時前后

25

1002

10

30

18時前后

30

990

50

240

24時前后

27

1004

10

50

1.該日影響該地區(qū)的氣壓系統(tǒng)和天氣系統(tǒng)分別是

A.低氣壓、伏旱      B.低氣壓、寒潮      C.高氣壓、伏旱      D.低氣壓、臺風

2.該天氣系統(tǒng)影響下的天氣特點是

A.狂風暴雨         B.陰雨連綿          C.高溫晴好         D.寒冷少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屆河北高二下學期第三次月考地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讀“2006年11月7日(立冬)我國大陸部分各地季節(jié)狀況圖”,回答題:

1.此時由西南到長江以南地區(qū)形成大范圍降雨,其形成原因最可能是

A.受副熱帶高壓控制                      B.鋒面在附近活動

C.山地抬升偏北風                        D.受臺風登陸影響

2.這種天氣系統(tǒng)控制下,在西南地區(qū)最有可能誘發(fā)的地質災害是

A.泥石流           B.地震             C.洪澇災害         D.水土流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屆河北高二下學期第三次月考地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讀“某地區(qū)年均溫等溫線分布圖”,回答題。

1.圖中所示地區(qū)最突出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是

A.土壤鹽堿化                           B.土地沙化

C.水土流失                             D.酸雨污染

2.圖中所示河流,其中游地區(qū)常見的自然災害是

A.臺風   B.地震

C.干旱   D.凌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屆河北高二下學期第三次月考地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陜西日報2010年3月11日報道:(記者 張錦國 魯明智 王雄 艾永華)3月10日凌晨1時54分,榆林市子洲縣城關鎮(zhèn)石溝村發(fā)生一起山體滑塌災害,初步核實44人被掩埋。截至下午18時,16人獲救,10人遇難,仍有18人被掩埋。目前,搜救工作仍在緊張進行。據此回答題。

1.按自然災害的成因和特點分,山體滑塌屬于(  )

A.氣象災害         B.地質災害          C.海洋災害         D.生物災害

2.此次發(fā)生滑塌災害地區(qū)所屬的自然災害多發(fā)區(qū)是(  )

A.東南沿海災害多發(fā)區(qū)                    B.黃淮海平原災害多發(fā)區(qū)

C.黃土高原災害多發(fā)區(qū)                    D.川滇地震滑坡泥石流多發(fā)區(q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屆河北高二下學期第三次月考地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讀“我國地震、泥石流災害局部分布圖”,回答題。

1.從圖中可以看出我國地震和泥石流多發(fā)區(qū)是(   )

A.西南地區(qū)         B.華北地區(qū)          C.青藏高原         D.長江中下游平原

2.圖示地區(qū)地震多發(fā)的原因是(   )

A.大型水庫的建設                        B.山高谷深,地形崎嶇

C.斷層發(fā)育                             D.位于地震帶上,構造運動活躍

3.下列天氣過后,山區(qū)應格外警惕泥石流現象的發(fā)生的是(  )

A.持續(xù)暴雨         B.持續(xù)干旱          C.寒潮過后         D.冷鋒過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屆河北高二下學期第三次月考地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節(jié)能減排指的是減少能源浪費和降低廢氣排放。積極開展替代技術、減量技術、再利用技術等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是節(jié)能減排的重要措施之一。讀圖完成題。

1.從節(jié)能減排考慮,各省區(qū)能源建設的重點分別是(  )

A.甲省(區(qū))應重點改革工藝,積極運用潔凈煤技術

B.乙省(區(qū))應重點開發(fā)天然氣和研究天然氣利用中的減排技術

C.丙省(區(qū))應積極開發(fā)太陽能、風能等新能源

D.丁省(區(qū))應減少石油開采量,將重點轉向水能和地熱資源的開發(fā)

2.圖中各省會所在省區(qū)新能源尤為豐富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屆河北高二下學期第三次月考地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表為部分國家人均水資源擁有量及每萬元GDP耗水量表。據此完成題。

 

中國

美國

澳大利亞

法國

世界

平均

人均水資源

擁有量(m3)

2 200

8 952

18 245

3 357

8 900

每萬元GDP

耗水量(m3)

5 045

514

387

288

1 344

1.由表分析可以看出(  )

A.我國人均水資源擁有量和水資源總量均低于法國

B.我國每萬元GDP耗水量約是美國的10倍

C.我國人均水資源擁有量約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3

D.澳大利亞人均水資源擁有量高是因為水資源特別豐富

2.我國每萬元GDP耗水量高的主要原因是(  )

A.工業(yè)發(fā)達,耗水量大                    B.技術水平低和節(jié)水意識淡薄

C.人口眾多,生活用水量大                D.水污染嚴重

3.建設節(jié)水型社會的主要措施是(  )

A.加大水利建設投入                      B.控制城市規(guī)模

C.提高水資源利用率                      D.優(yōu)先發(fā)展工業(y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屆河北高二下學期第三次月考地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為我國2009年7月主要天氣氣候事件示意圖,讀圖回答題。

1.從圖中可知(  )

A.塔里木河正值豐水期

B.四川盆地受臺風影響暴雨較多

C.云南的暴雨與昆明準靜止鋒有關

D.東南沿海地區(qū)的龍卷風是副熱帶高氣壓造成的

2.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降水量大的地方水土流失一定嚴重         B.干旱半干旱地區(qū)不會發(fā)生泥石流

C.沙塵暴只發(fā)生在春天                    D.降水量大的地區(qū)也會出現旱情嚴重現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屆河北高二下學期第三次月考地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讀下列某地地質災害成災頻次示意圖,回答題。

1.下列關于該地地理特征的敘述,可能的是(  )

①地形崎嶇、谌杲邓S富,年際變化大、鄣乇砘鶐r廣布、艿乇韼r石破碎,松散碎屑物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滑坡、泥石流在我國山區(qū)分布較廣的主要原因是(  )

A.山區(qū)植被茂密,根系使土壤變得疏松       B.山區(qū)地表的起伏增加了重力作用

C.山區(qū)多暴雨,對地表沖刷嚴重             D.動物的活動使地表遭到破壞

3.該地防御此類地質災害的主要措施是(  )

①提高植被覆蓋率、谛藿ㄋこ獭、坌藿ㄗo坡工程④清除河道淤泥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屆河北高二下學期第三次月考地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有關室內避震的敘述,正確的是

A.室內“伏而待定”避震法只適用于城市,不適用于農村

B.選擇室內空間大的房間躲避

C.門、窗邊、陽臺、廁所、走廊都屬于死亡線,應該避開

D.盡量蜷曲身體,降低重心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