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42930  42938  42944  42948  42954  42956  42960  42966  42968  42974  42980  42984  42986  42990  42996  42998  43004  43008  43010  43014  43016  43020  43022  43024  43025  43026  43028  43029  43030  43032  43034  43038  43040  43044  43046  43050  43056  43058  43064  43068  43070  43074  43080  43086  43088  43094  43098  43100  43106  43110  43116  43124  109140 

科目: 來源:1+1輕巧奪冠同步講解 高二地理 題型:022

讀表,完成下列要求:

(1)表中的“北方”即________國家,主要是一些________洲國家和________洲國家及部分________洲和________洲國家;“南方”即________國家,主要分布在________洲、________洲和________洲。

(2)從表中的數據可以看出,世界經濟發(fā)展的突出特點是________。

(3)試預測:在世界經濟進一步的發(fā)展過程中,南北差距的發(fā)展趨勢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1+1輕巧奪冠同步講解 高二地理 題型:022

比較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前(1914年)和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1924年)歐洲政治地圖的不同,回答下列問題:

(1)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的歐洲,與戰(zhàn)前相比較,發(fā)生了哪些重大變化?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世界政治地理格局變化的趨勢是__________,促使世界政治地圖變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1+1輕巧奪冠同步講解 高二地理 題型:022

讀圖“黃山地理位置圖”,分析并回答下列問題:

(1)要想觀賞到變幻莫測的云海,最佳季節(jié)為________,最佳天氣是________。

(2)在游覽黃山四絕中的“怪石”時,怎樣才能欣賞到這些巖石、地貌的酷似造型?

(3)某旅游團從濟南出發(fā),到江西廬山和安徽黃山旅游,其感受不同。請你從旅游資源開發(fā)條件分析兩地的差別。

①就游覽價值而言,黃山________,廬山________;

②就市場距離而言,黃山________,廬山________;

③地區(qū)接待能力,黃山________,廬山________;

④交通通達性,黃山________,廬山________。

(4)在規(guī)劃黃山的旅游活動規(guī)模時,應注意的問題是什么?

(5)黃山和廬山由于較好地協(xié)調了旅游活動的________與旅游區(qū)的________關系,均已獲“________”殊榮,成為世界聞名的旅游風景區(qū)。

(6)從地質作用來看,廬山的形成是由________作用而形成的,從地質構造看廬山屬于________。

(7)詩云“黃山歸來不看岳,五岳歸來不看山”。詩中的“五岳”指哪些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1+1輕巧奪冠同步講解 高二地理 題型:022

如圖所示是華北平原某城市平面圖,讀圖回答問題:

(1)該城市吸引游客來這里的旅游資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請你評價該城市旅游資源的開發(fā)條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1+1輕巧奪冠同步講解 高二地理 題型:022

如圖所示是我國某省兩個地區(qū)發(fā)展旅游良性循環(huán)和惡性循環(huán)出現的后果:

(1)將以下備選答案填入圖下相應的空格內:

①旅游區(qū)布滿廢棄物,環(huán)境被破壞、谝M新的技術和工藝、塾霉盼奈飺Q取外匯,文化遺產流失、苈糜握吆彤數鼐用癜l(fā)生沖突、萋糜钨Y源枯竭,環(huán)境惡化 ⑥優(yōu)化產業(yè)結構、咛岣叩胤疆a品的知名度、啻龠M經濟快速發(fā)展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F________,G________,H________。

(2)某省兩地發(fā)展旅游業(yè)出現的良性循環(huán)和惡性循環(huán)給我們的啟示是

[  ]

A.人類與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是對立統(tǒng)一的關系

B.控制人口增長數量是協(xié)調人類與環(huán)境關系的首要問題

C.提高人口素質是協(xié)調人類與環(huán)境關系的重要問題

D.發(fā)展旅游業(yè)必須由當地居民投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1+1輕巧奪冠同步講解 高二地理 題型:022

分析下表(某年蘇州外地游客統(tǒng)計)有關數據資源,回答問題:

(1)到蘇州旅游的人主要來自周圍地區(qū),這就說明旅游資源的________是有限的。

(2)來自上海、江、浙的游客占絕大多數,這說明________是旅游的主要消費市場。

(3)從時間和距離來看,赴蘇州旅游的游客中,主要以________途和________期為主。

(4)可見,旅游地的旅游經濟價值大小,有時不一定與其旅游價值成正比,而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它們與________的距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1+1輕巧奪冠同步講解 高二地理 題型:022

如圖所示是揚州瘦西湖公園的一處著名景區(qū)“吹臺”,又名“釣魚臺”。它是位于湖心的一亭,四壁皆門,三面滿月洞門,稱“三星拱照”。正洞呈正圓,內銜五亭橋橫臥波光,若蓮花盛開;南洞呈橢圓,內收的湖畔白塔豎立云表。這一橫一豎形成的一幅構圖殊異的美麗畫景,景中有景,畫中有畫。五亭橋是瘦西湖公園的標志,其最大的特點是陰柔陽剛的完美結合,南秀北雄的有機融合。

請回答下列問題:

(1)此圖反映的構景手法是________。

(2)在游覽時要想欣賞到這樣獨特絕佳的景致應

[  ]

A.把握好時機
B.選擇觀賞位置
C.抓住景觀特點
D.發(fā)揮想像

(3)“揚州好,高跨五亭橋。面面清波涵月影,頭頭空洞過云橈,夜聽玉人簫”。讀此詞后,你覺得要欣賞體會揚州瘦西湖之妙,最好何時去游覽?_____________。

(4)據說五亭橋是借鑒北京北海的五龍亭之美景,但工匠并未照搬,而是獨創(chuàng)地將橋、亭結合,形成亭橋,分之為五亭,群聚于一橋。亭與亭之間以短廊相接,橋亭秀,橋基雄,二者比例恰當,配置和諧。游客若要真正領略五亭橋蘊涵之美,你認為需做什么準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揚州作為一座歷史文化名城,其形成、發(fā)展與哪條河的通航有關?這說明了什么問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1+1輕巧奪冠同步講解 高二地理 題型:022

讀圖“長江三峽旅游資源分布圖”,結合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巫峽游覽區(qū)位于渝東鄂西的巫山山脈之中,它以幽深壯麗的峽谷景觀為主,配合眾多的溶洞和名勝古跡,成為我國著名的風景名勝區(qū)。

材料二:三峽有雄、險、奇、幽之美,真是無一處不可以成詩,無一處不可以入畫。山、水、泉、林、洞,相映成趣,相得益彰,可稱是長江風景線上最為奇秀、最為集中的山水畫廊。三峽也是一座宏大的歷史博物館,有殷商舊城、巴蜀遺物、秦時棧道、楚國陽臺,有屈原故里、昭君故里、石寶寨、“鬼城”豐都、張飛廟、白帝城等。這些名勝古跡不但為學術研究提供了豐富的史料,而且豐富了旅游內容。

(1)巫峽最顯著的景觀特征是________。

(2)材料一反映出我國自然風景區(qū)的最大特色之一是________。

(3)圖中屬于人文景觀的旅游資源有白帝城、________、昭君故里等。

(4)材料二突出反映了三峽旅游區(qū)的哪些旅游價值?________________。

(5)對三峽雄、險、奇、幽之美的欣賞應做到________。體會“無一處不可以成詩,無一處不可以入畫”、“山水畫廊”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

(6)2002年11月6日,長江三峽工程導流明渠合攏成功。這對三峽地區(qū)的地上文物古跡會產生什么影響?________________,對此應采取什么措施加以保護?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1+1輕巧奪冠同步講解 高二地理 題型:022

讀園林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甲、乙兩種園林代表了我國北方園林和江南園林的兩種風格,其中代表北方園林的是________。因為該園林規(guī)模________,建筑色彩________,以________色作為主色調,既顯示出________的尊容富貴,又與當地________的地形和多藍天白云的氣候特點相輝映。江南園林的建筑風格則與之截然不同。

(2)我國北方園林和江南園林的不同建筑風格,反映了________與________和諧的思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