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43127  43135  43141  43145  43151  43153  43157  43163  43165  43171  43177  43181  43183  43187  43193  43195  43201  43205  43207  43211  43213  43217  43219  43221  43222  43223  43225  43226  43227  43229  43231  43235  43237  43241  43243  43247  43253  43255  43261  43265  43267  43271  43277  43283  43285  43291  43295  43297  43303  43307  43313  43321  109140 

科目: 來源:北師大平谷附中2006-2007學年度高三年級地理月考試卷 題型:022

讀右圖回答下列問題

(1)

圖中表示的天氣現(xiàn)象發(fā)生在大氣垂直分層中的________層,這里大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A、B兩處比較,________處氣溫較高,________處氣壓較高;B、C兩處相比,________處白天氣溫較高,________處夜間氣溫較高。

(3)

圖中表示的是________鋒天氣過程,該鋒活動能形成我國北方夏季的________天氣,我國冬季爆發(fā)的________也與該鋒有關。

(4)

寫出下列代號表示的含義: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5)

C處的氣溫將要變高還是變低?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08江蘇普通高考學業(yè)水平測仿卷-地理 題型:022

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

(1)

此圖表示綠色植物的________作用。

(2)

箭頭a表示植物葉片的________作用;箭頭b、c分別表示植物光合作用中吸收________,釋放________。

(3)

森林在改造自然、保護環(huán)境、維護生態(tài)平衡等方面的作用可概括為

[  ]

A.

調(diào)節(jié)氣候

B.

保持水土

C.

防風固沙

D.

涵養(yǎng)水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06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廣東)、地理 題型:022

綜合題

根據(jù)下列資料回答問題。

日晷(guī)是古代的一種測時工具,其測時原理是利用太陽照射下,物影的移動來指示時間。日晷由晷盤和晷針組成,可分為赤道日晷、地平日晷等不同種類。

赤道日晷晷應與地球赤道平行。晷針要垂直穿過晷盤中心,并指向正北、正南方向。晷針針影在晷盤上移動的角度與太陽在天空中移過的角度是一致的。

某科技館(29°36′N,106°100′E)擬建造一座赤道日晷。請完成下列問題。

(1)

此科技館位于________。(填寫正確項的字母)

[  ]

A.

蘭州市

B.

重慶市

C.

貴陽市

D.

武漢市

(2)

在安裝日晷時,首先選擇一塊平坦的地方安放日晷底座。晷盤與底座水平面的夾角應為________。

(3)

當晷針影恰好在晷針在征下當時間為________時。

(4)

冬至日,當晷針影恰好與晷針正下方的刻度線重合時,此地的太陽高度角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合肥育英高中2006-2007學年高二期末考試 地理模擬試卷 題型:022

讀“1984年到1995年我國流動人口數(shù)量的變動圖”,完成下列要求:

(1)

從圖中看出這一時期,流動人口數(shù)量呈________的趨勢。

(2)

這一時期人口遷移和流動的主要方向:①________,②________。

(3)

這一時期的人口流動主要是________性的,遷移和流動的目的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

(4)

這一時期某些原為人口凈遷出的。ㄊ校_始變?yōu)閮暨w入地區(qū),如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金版1+1同步雙測 高一地理下 題型:022

讀“世界城市人口比重和百萬人口以上城市數(shù)量增長圖”:

(1)

在1800年~1900年間,世界城市人口比重上升了________%,百萬人口

以上的城市增加了________個。

(2)

在1900年~1990年間,世界城市比重上升了________%,百萬人口以上的城市增加了________個,可見進入20世紀特別是________年代后,世界城市化進程明顯________,其主要原因是產(chǎn)業(yè)革命促進了________

的發(fā)展,尤其是________的大發(fā)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金版1+1同步雙測 高一地理下 題型:022

讀“我國東部季風區(qū)內(nèi)某城市局部示意圖”,圖中的斜線部分表示居民區(qū),空白區(qū)為計劃興建的化工廠、鋼鐵廠的選址范圍,回答下列問題:

(1)

從保護居民區(qū)水源的角度考慮,工廠選址較為合理的是圖________和圖________。

(2)

從保護居民區(qū)空氣質(zhì)量的角度考慮,工廠選址較合理的是圖________和圖________。

(3)

綜合考慮,則工廠選址較合理的圖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金版1+1同步雙測 高一地理下 題型:022

將下列過程的數(shù)碼填入圖中的適當圓圈內(nèi),從而完成“清潔生產(chǎn)產(chǎn)品的生命周期示意圖”,并分析回答下面問題:

①資源的攝取、诋a(chǎn)品廢棄處理 ③產(chǎn)品包裝運輸、茉牧霞庸ぁ、莓a(chǎn)品使用回收、蕻a(chǎn)品生產(chǎn)制造 ⑦產(chǎn)品批發(fā)零售

(1)

清潔生產(chǎn)是一種________的生產(chǎn),它包括利用清潔的________、清潔的________過程和生產(chǎn)清潔的________。

(2)

傳統(tǒng)的評估產(chǎn)品對環(huán)境影響的方法只把焦點放在處理上,即產(chǎn)品使用后________對環(huán)境的影響,而清潔生產(chǎn)則是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全過程進行評估,即將污染的預防上溯________到________。

(3)

清潔生產(chǎn)是一種將________效益和________效益有機結合的生產(chǎn)方法和措施,它有利于人類實現(xiàn)發(fā)展。但是它又具有相對性,是與現(xiàn)行的________和________相比較而言的,還需要一個不斷完善的過程。

(4)

根據(jù)圖示可以看出產(chǎn)品的生命周期是指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金版1+1同步雙測 高一地理下 題型:022

閱讀下列數(shù)據(jù)資料,分析回答:

山區(qū)和平原地區(qū)修筑同等級鐵路每千米工程量和造價的比較表(20世紀80年代):

(1)

自然因素對鐵路線區(qū)位選擇的影響主要指_________以及建成后的________和________支出。

(2)

自然條件對交通運輸線與港口的區(qū)位都有重大影響,但兩者相比,自然條件對交通運輸線的影響比對港口的影響要________(大或小)。自然條件對交通運輸線、點的影響將隨著________的提高而減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北京市西城區(qū)2005年抽樣測試 高三地理試卷 題型:022

讀圖“美國人口遷移示意圖”,回答問題:

(1)

圖中顯示,人口主要遷往________地區(qū)。

(2)

圖中A地區(qū)成為人口遷入地區(qū)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

(3)

美國東北部工業(yè)區(qū)發(fā)展的有利區(qū)位因素有: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