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地理教研室 題型:043
20世紀50年代以后,新疆屯墾事業(yè)迅速發(fā)展,許多荒地變成新的綠洲,其中以北疆的瑪納斯河流域最為典型。這里墾殖歷史只有200多年。經過新疆生產建設兵團40多年努力,人口增加20倍,農田面積增加近10倍,成為新疆糧棉生產一個重要基地。但是不合理的人類活動也對墾區(qū)生態(tài)環(huán)境產生破壞作用。如瑪納斯湖的萎縮甚至干涸,湖濱形成環(huán)狀荒漠化土地;又如許多綠洲外圍出現了寬約(10~20)千米的沙丘活化帶。
(1)瑪納斯河從性質上講,屬于_____________河,它的水源補給以_____________為主,影響補給量因素是______________,補給量最大季節(jié)在_______________季。
(2)瑪納斯河流域諸多綠洲[ ]
A.是自然景觀
B.是文化景觀
C.不是文化景觀
D.是物質文化景觀
(3)瑪納斯湖萎縮,湖濱荒漠化,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綠洲外圍沙丘活化帶出現,是因為人們過度_____________導致_____________所致。
(5)要使綠洲可持續(xù)發(fā)展,一是要解決好____________________問題,二是要保護和建設好綠洲外緣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中學教材全解 高中地理必修1(人教版) 人教版 題型:043
2004年初,美國宇航局發(fā)射的火星車“勇氣”號及其孿生兄弟“機遇”號相繼在火星上登陸,他們的主要使命是研究火星上是否有過水。它們分別發(fā)現火星上曾經有過液態(tài)水的證據;鹦擒嚊]有找到火星上存在有機物的直接證據。請問:你認為為什么火星車在火星上的主要使命是“研究火星上是否有過水”而不是“尋找火星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新教材新學案 地理1必修(人教版) 題型:043
祝賀你和你的同學已被選為環(huán)球考察隊成員。你們的任務是研究地球上地理環(huán)境的差異性,你要收集這些地區(qū)的氣候、植被、河流、土壤等要素的資料與數據。你們這次考察的成果將被用作創(chuàng)建一個地理環(huán)境的信息數據庫。指導你們考察的科學家已經著重選擇了六個地區(qū)。你的行程將從寒風凜冽的北極苔原到水氣蒙蒙的熱帶雨林。出發(fā)前務必整理好你的行裝。
環(huán)球考察的第一站是赤道附近的熱帶雨林。這里不但炎熱且潮濕,時常出現傾盆大雨,一陣陣雨過后,太陽又出來了。盡管陽光燦爛,但濃密的植被層的陽光還是很少的。
(1)從考察中你可以了解到地理環(huán)境各要素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作為一個整體存在的。請你把對這里河流的考察報告寫出來,并分析形成本自然帶的主導因素是什么。
考察的第二站是50°~70°N附近的亞寒帶針葉林。這里最熱月平均氣溫高于10℃,生長著大量的松、云杉、冷杉等耐寒的針葉樹種,是森林資源寶庫。
當到達考察的第三站時,這里的季節(jié)正是秋天,刀割一般的冷風使你們直接感受到苔原的氣候特點。自然植被以苔蘚、地衣為主,所以稱為寒帶苔原帶。苔原地帶的許多土地都是終年冰凍著。夏季每天光照時間是最長的,仲夏的太陽是不落的。這里的動物有馴鹿、北極狐等。
考察的第四站是沙漠,這里的年降水量少于250毫米,水的蒸發(fā)量遠大于降水量,一天的溫差通常很大。生活在沙漠中的生物既要適應缺水狀況,又要適應溫差大的惡劣條件,許多動物都是在晚上出來活動的。
考察的第五站是草原,這里的氣溫要比在沙漠里舒服許多,年降水量在250~270毫米之間,這片肥沃的土地上長滿了牧草。
考察的第六站將帶你到另一片森林——落葉闊葉林,這里冬天的氣溫在0℃以下,夏季早晨涼爽,白天仍很炎熱,這里的樹木每年樹葉都會掉落。
(2)請你比較分析一下第六站處的森林與前面考察的熱帶雨林有何不同,并分析形成森林到沙漠自然帶的主導因素是什么。
(3)指導你們考察的科學家要求你們寫一篇考察報告,內容包括:分析是什么原因導致了這些地區(qū)地理環(huán)境差異的產生;以上考察的這些地區(qū)在分布上有什么規(guī)律可循。
(4)根據你們考察的實際情況,填寫下表:
(5)根據你們收集的氣候、植被、河流等資料和數據,科學家們繪制出了“世界陸地自然帶分布”圖。假若地球是平坦的,海岸線是直的,請你簡化“世界陸地自然帶的分布”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新教材新學案 地理1必修(人教版) 題型:04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新教材新學案 地理1必修(人教版) 題型:043
“桂林山水”是地理環(huán)境各要素相互作用的產物,聯系以前所學的我國各地氣候、地形等知識,請你具體說說各自然地理要素是怎樣相互作用的,并分析喀斯特地貌會給人類生產和生活帶來哪些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新教材新學案 地理1必修(人教版) 題型:043
閱讀以下材料,分析回答問題:
尼亞加拉瀑布,在伊利湖和安大略湖之間的尼亞加拉河上。大瀑布的形成可以追溯至1.2萬年以前,融冰引起伊利湖水泛濫,形成尼亞加拉河。河水長期沖刷、切削斷崖,最后形成尼亞加拉瀑布。山崖由不同類型的巖石構成,下層屬于軟弱巖層,上層巖層堅硬。
這條河是美國和加拿大的一段天然分界,瀑布也就成為美加兩國所共有。瀑布中間有一個小島叫山羊島,把瀑布分成兩半,西邊屬加拿大,叫馬蹄瀑布;東邊屬美國,叫美利堅瀑布。
(1)在尼亞加拉瀑布急速的水流后面,形成了一處凹陷區(qū)域(人們稱之為“水簾
洞”),請你根據所學的知識,說明“水簾洞”是如何形成的。
(2)根據人們的測量,發(fā)現瀑布正以每年2.5~7.5厘米的速度向后退,請分析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新教材新學案 地理1必修(人教版) 題型:04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新教材新學案 地理1必修(人教版) 題型:043
實驗:河流沉積物的沉積規(guī)律
實驗步驟:
。1)找一個干凈的瓶子,往瓶子里裝大半瓶水;
。2)用杯子裝一杯顆粒大小不一的黏土、土、沙;
。3)把混合物倒入瓶子里,擰緊蓋子,用力搖晃一分鐘以上;
。4)停止搖晃,把瓶子放平進行觀察,直到物質全部沉淀。
思考:1.瓶子里的混合物沉淀順序有何規(guī)律?
2.如果是在現實的河流中,該規(guī)律如何體現?
3.如果是風力或冰川作用的沉積物,是否存在這樣的規(guī)律?請分析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新教材新學案 地理1必修(人教版) 題型:043
讀某河道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某港務局擬在A、B兩處河段建設港口,請問選在A地好還是B地好,并說明理由。
(2)勘探隊在C處鉆探獲得黏土、礫石、粉砂、砂等沉積物標本,請問自上而下鉆取的沉積物應依次是什么?并說明理由。
(3)小島D因泥沙不斷堆積而擴大,最終將與河的哪岸相連,為什么?
(4)河流下游常常形成什么堆積地貌?其成因和地形特征如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新教材新學案 地理1必修(人教版) 題型:043
閱讀以下材料,運用所學知識回答有關問題:
1995年前,蒙特塞拉特島像一顆美麗的綠色珍珠靜靜地坐落在加勒比海中,島上的居民以種植棉花、蔬菜為生,大量游客聚集到島上,欣賞美麗的景色。但是,蘇弗里;鹕降膰姲l(fā),破壞了美麗的人間天堂。從1995年開始,蘇弗里埃火山持續(xù)兩年不斷噴發(fā),居民紛紛撤離,目前該島已經再也沒有任何居民。
(1)蘇弗里;鹕奖l(fā)的時候,當地居民發(fā)現有大量的巖石和灰色碎屑物向他們襲來,請用所學知識解釋該現象。
(2)當蘇弗里;鹕奖l(fā)時,往往會出現大暴雨,甚至形成泥石流襲擊居民,請說明暴雨和泥石流是怎樣形成的。
(3)蘇弗里埃火山持續(xù)爆發(fā),請你推測居民撤離后,該島城鎮(zhèn)的命運會如何。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