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44224 44232 44238 44242 44248 44250 44254 44260 44262 44268 44274 44278 44280 44284 44290 44292 44298 44302 44304 44308 44310 44314 44316 44318 44319 44320 44322 44323 44324 44326 44328 44332 44334 44338 44340 44344 44350 44352 44358 44362 44364 44368 44374 44380 44382 44388 44392 44394 44400 44404 44410 44418 109140
科目:
來源:天津市薊縣一中2011-2012學年高二上學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試題
題型:013
左下圖是風向標示意圖,右下圖是某地近地面水平氣壓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題。
此時M地盛行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天津市薊縣一中2011-2012學年高二上學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試題
題型:013
|
讀1月份海平面等壓線圖,回答下題。
| (1) |
A、B兩地的氣壓性質
|
[ ] |
A. |
A是高壓,B是低壓
|
B. |
A是低壓,B是高壓
|
C. |
A、B都是高壓
|
D. |
A、B都是低壓
|
|
(2) |
圖中亞洲東部C點的風向是
|
[ ] |
A. |
東南風
|
B. |
西北風
|
C. |
東北風
|
D. |
西南風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天津市薊縣一中2011-2012學年高二上學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試題
題型:013
北半球7月份,副熱帶高氣壓帶斷裂成塊狀,是因為該氣壓帶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天津市薊縣一中2011-2012學年高二上學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試題
題型:0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天津市薊縣一中2011-2012學年高二上學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試題
題型:013
|
下圖為等壓線分布圖。讀圖回答下題。
| (1) |
①②③④箭頭表示地轉偏向力的是
|
[ ] |
A. |
①
|
B. |
②
|
C. |
③
|
D. |
④
|
|
(2) |
從氣流運動看,該圖表示的是
|
[ ] |
A. |
北半球氣旋
|
B. |
南半球氣旋
|
C. |
北半球反氣旋
|
D. |
南半球反氣旋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天津市薊縣一中2011-2012學年高二上學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試題
題型:013
|
2001年灑在我國大陸上的第一縷陽光,照在浙江省溫嶺市石塘鎮(zhèn)(28°15N,121 36E),而沒有射在我國最東的烏蘇里江沿岸(約48°28N,135E)。據此回答下題。
| (1) |
下列四幅太陽光照示意圖中,能夠說明上述現象形成原因的是
|
[ ] |
A. |
①
|
B. |
②
|
C. |
③
|
D. |
④
|
|
(2) |
此時,一艘由曼谷駛往歐洲的輪船,正途經北印度洋海區(qū),下列船員的說法中,可信的是
|
[ ] |
A. |
這一天正午,輪船的桅桿影子朝向正南方
|
B. |
這一天晝長大于夜長
|
C. |
這一天船在行駛過程中逆風逆水
|
D. |
這一天船員經歷的太陽日較在曼谷港時長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天津市薊縣一中2011-2012學年高二上學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試題
題型:013
|
讀“我國部分地區(qū)年太陽輻射總量分布圖”,完成下題。
| (1) |
下列地區(qū),年太陽輻射總量最貧乏的是
|
[ ] |
A. |
珠江三角洲
|
B. |
華北平原
|
C. |
長江三角洲
|
D. |
四川盆地
|
|
(2) |
僅考慮年太陽總輻射量的分布情況,假如你作為太陽能熱水器的營銷員,最合適營銷的一組城市是
|
[ ] |
A. |
北京、?凇①F陽
|
B. |
上海、重慶、臺北
|
C. |
昆明、蘭州、鄭州
|
D. |
福州、廣州、成都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天津市薊縣一中2011-2012學年高一上學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試題
題型:013
下圖為東半球部分地區(qū)圖,AB為晨昏線的一部分,C地的晝長為8小時,此刻太陽直射點的坐標為
[ ]
A.23°2S,0°
B.23°2S,20°W
C.23°2N,160°E
D.23°2N,18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天津市薊縣一中2011-2012學年高一上學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試題
題型:013
|
三峽水庫最近蓄水后水位達到135米,庫區(qū)水流明顯放緩,水面漂浮物增加,有泥沙淤積現象,當地環(huán)保部門在大寧河發(fā)現了富營養(yǎng)化的初步跡象,這是水污染的前兆;同時,庫區(qū)沿岸受高水位浸泡,滑坡的頻率比以前增多,給人民的生命財產帶來巨大損失。但無論結果怎樣,建設三峽工程是利大于弊。據此回答下題。
| (1) |
材料顯示,自然地理環(huán)境具有
|
[ ] |
A. |
生產性
|
B. |
平衡性
|
C. |
差異性
|
D. |
整體性
|
|
(2) |
材料中所說的哪一要素變化引起其他要素的變化
|
[ ] |
A. |
氣候
|
B. |
土壤
|
C. |
水文
|
D. |
生物
|
|
(3) |
庫區(qū)形成人工湖泊,對自然要素的影響,敘述正確的是
|
[ ] |
A. |
使生物多樣性劇減
|
B. |
地方氣候更溫和濕潤
|
C. |
土壤肥力下降
|
D. |
洪澇加劇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天津市薊縣一中2011-2012學年高一上學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試題
題型:013
|
讀圖,回答下題。
| (1) |
圖中字母D代表的氣壓帶、風帶為
|
[ ] |
A. |
副熱帶高氣壓帶
|
B. |
中緯西風帶
|
C. |
副極地低氣壓帶
|
D. |
東北信風帶
|
|
(2) |
某地常年受D的控制,氣候溫和多雨,該地所屬的氣候類型為
|
[ ] |
A. |
熱帶雨林氣候
|
B. |
熱帶沙漠氣候
|
C. |
溫帶海洋性氣候
|
D. |
地中海氣候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