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44265  44273  44279  44283  44289  44291  44295  44301  44303  44309  44315  44319  44321  44325  44331  44333  44339  44343  44345  44349  44351  44355  44357  44359  44360  44361  44363  44364  44365  44367  44369  44373  44375  44379  44381  44385  44391  44393  44399  44403  44405  44409  44415  44421  44423  44429  44433  44435  44441  44445  44451  44459  109140 

科目: 來源:安徽省蚌埠市2011-2012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聯(lián)考地理試題 題型:013

下圖為沿赤道所作的某大洲地形剖面圖,據(jù)此完成下題。

(1)

圖中①②分別是:

[  ]

A.

①亞馬孫河、趤嗰R孫河

B.

①亞馬孫河、诶绽

C.

①剛果河 、谀崃_河

D.

①剛果河 、趧偣

(2)

圖中③地氣候類型有別于同緯度其他地區(qū)的影響因素是:

[  ]

A.

海拔

B.

海陸位置

C.

洋流

D.

大氣環(huán)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安徽省蚌埠市2011-2012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聯(lián)考地理試題 題型:013

亞洲某地(約27°N,86°E),藍天與白云交織,雪山與湖泊輝映……,據(jù)此回答下題。

(1)

該地所屬的氣候類型是:

[  ]

A.

熱帶稀樹草原氣候

B.

高原山地氣候

C.

溫帶大陸性氣候

D.

地中海氣候

(2)

該地的相對位置位于:

[  ]

A.

喜馬拉雅山脈南側

B.

德干高原北部

C.

阿拉伯海沿岸

D.

地中海沿岸

(3)

該地屬于亞洲地理分區(qū)中的:

[  ]

A.

中亞

B.

南亞

C.

西亞

D.

東南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安徽省蚌埠市2011-2012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聯(lián)考地理試題 題型:013

讀世界某地區(qū)圖,回答下題。

(1)

圖示海峽:

[  ]

A.

溝通了地中海與大西洋

B.

溝通了大西洋與太平洋

C.

溝通了紅海與印度洋

D.

溝通了太平洋與印度洋

(2)

下列關于圖中A河水文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

冬季有結冰現(xiàn)象

B.

含沙量大,水能特別豐富

C.

有冬汛

D.

夏季水量大,水位高

(3)

甲、乙兩國共有的農(nóng)產(chǎn)品是:

[  ]

A.

棉花

B.

天然橡膠

C.

椰棗

D.

油橄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安徽省蚌埠市2011-2012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聯(lián)考地理試題 題型:013

讀下圖回答下題。

(1)

結合圖中信息及所學知識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

該島的地形以高原為主,平原只分布在沿海地區(qū)

B.

該島深受海洋影響,皆為溫帶海洋性氣候

C.

受北大西洋暖流影響,該島的河流終年不凍

D.

該島處于亞歐板塊和美洲板塊的消亡邊界,多火山

(2)

面對危機,該島國的國民頗有信心:自己國內(nèi)的天然資源可以幫助國家熬過難關。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該國的天然資源可能是:

[  ]

A.

鐵礦和地熱能

B.

水能和森林

C.

漁業(yè)和地熱能

D.

淡水和煤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江蘇省揚州中學2011-2012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 題型:013

洪澇災害是對我國影響非常廣泛的自然災害。據(jù)此完成下題。

(1)

下列關于洪災形成因素之間關聯(lián)不正確的是

[  ]

A.

泥石流——河道堵塞——洪水

B.

氣溫回升——冰雪融化——洪水

C.

圍湖造田——湖泊調(diào)蓄洪峰能力減弱——洪水

D.

植被覆蓋好——流域匯水速度快——洪水

(2)

我國洪澇災害多發(fā)的原因不包括

[  ]

A.

熱帶面積廣,太陽輻射強

B.

大陸性季風氣候顯著

C.

降水時空分配不均勻

D.

植被破壞嚴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河北省衡水中學2011-2012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 題型:013

河流河口段是徑流和潮流相互作用的區(qū)段,河口段水流做周期性往復運動。在一個潮流周期中經(jīng)歷漲急漲憩和落急落憩,其中落急是指潮流流速由最大降低為0的階段。在這一過程中泥沙頻繁地懸揚和落淤,前進和后退。下圖為河口流速(指向下游)和含沙量過程線示意圖。據(jù)此回答下題

(1)

河口含沙量最大時刻出現(xiàn)在

[  ]

A.

漲急時刻

B.

漲急時刻后2小時左右

C.

落急時刻

D.

落急時刻后2小時左右

(2)

在一個漲落全潮過程中,泥沙總的運移情況是

[  ]

A.

向上游移動

B.

向下游移動

C.

在原地不動

D.

向上游和下游皆有可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河北省衡水中學2011-2012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 題型:013

泥石流是指攜帶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塊的特殊洪流,其形成需要三個基本條件:①有陡峭便于集水集物的適當?shù)匦;②上游堆積有豐富的松散固體物質;③短期內(nèi)有突然性的大量流水來源。下圖示意泥石流災害嚴重的村莊R周邊地形,讀圖完成下題。

(1)

影響村莊R的泥石流集水集物范圍最可能是

[  ]

A.

E-F-G-H-I-J-E

B.

L-H-K-L

C.

E-F-H-I-J-E

D.

E-F-H-K-J-E

(2)

圖中甲乙丙丁若為植被破壞同等嚴重地區(qū),且面積和土質狀況基本相同。據(jù)此推測,暴雨發(fā)生時,會影響該村莊且泥、石等物質產(chǎn)生最多的能是

[  ]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河北省衡水中學2011-2012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 題型:013

分析北京空氣質量日報,回答下題。

(1)

這一時期北京大氣首要污染物形成的最重要原因是

①冬季燃煤取暖

②汽車尾氣排放

③北京春季干旱

④冷鋒活動頻繁

[  ]

A.

①②

B.

③④

C.

④②

D.

①③

(2)

為降低以上首要污染物,北京市采取的措施有

[  ]

A.

限制使用私人汽車

B.

控制城市發(fā)展速度

C.

減少城市人口數(shù)量

D.

大力開展綠化工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河北省衡水中學2011-2012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 題型:013

讀圖,曲線①、②、③、④分別表示中國西南某區(qū)域石漠化、環(huán)境人口容量、森林覆蓋率、生物多樣性的統(tǒng)計資料,據(jù)此回答下題。

(1)

該區(qū)域最不可能

[  ]

A.

地表崎嶇,峰林廣布

B.

地表水貴如油,地下水滾滾流

C.

土層深厚,土壤肥沃

D.

多溶洞、天坑等,旅游資源豐富

(2)

圖中曲線②先升后降的主要原因是

[  ]

A.

上升:科技進步;下降:資源減少

B.

上升:環(huán)境改善;下降:生態(tài)破壞

C.

上升:人口增長;下降:計劃生育

D.

上升:植樹造林;下降:砍伐森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河北省衡水中學2011-2012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 題型:013

通過對我國野駱駝遺骸和文獻記載的研究,得到其分布變遷圖。讀圖完成下題。

(1)

從圖中可以看出,野駱駝

①曾生活在暖溫帶落葉闊葉林區(qū)

②分布范圍由亞熱帶季風區(qū)擴展至西北干旱區(qū)

③文獻記載區(qū)主要在溫帶草原區(qū)和溫帶荒漠區(qū)

④目前主要分布在陜西和內(nèi)蒙古交界地區(qū)

[  ]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2)

與遺骸分布區(qū)、文獻記載區(qū)相比較,目前的野駱駝分布區(qū)

[  ]

A.

氣候更干旱

B.

地形更崎嶇

C.

河網(wǎng)較密集

D.

熱量更充足

(3)

影響野駱駝分布區(qū)變化的因素包括

①草原開墾

②過度放牧

③大量捕殺

④種群退化

[  ]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