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44451  44459  44465  44469  44475  44477  44481  44487  44489  44495  44501  44505  44507  44511  44517  44519  44525  44529  44531  44535  44537  44541  44543  44545  44546  44547  44549  44550  44551  44553  44555  44559  44561  44565  44567  44571  44577  44579  44585  44589  44591  44595  44601  44607  44609  44615  44619  44621  44627  44631  44637  44645  109140 

科目: 來源:2008-2009學年度濟寧市育才中學第一學期高二期中考試、地理試卷 題型:013

讀下面兩圖及各材料分析完成下題。

  材料一:我國四大重點工程線路示意圖。

  材料二:南水北調東線方案工程示意圖。

  材料三:2002年12月27上午,國務院總理朱镕基在南水北調開工典禮主會場人民大會堂宣布“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正式開工。

(1)

南水北調體現了人類活動對水循環(huán)哪一環(huán)節(jié)施加了影響

[  ]

A.

蒸發(fā)

B.

水汽輸送

C.

地表徑流

D.

地下徑流

(2)

南水北調東線工程主要利用了

[  ]

A.

京杭運河

B.

丹江口水庫

C.

三峽庫區(qū)

D.

金沙江

(3)

圖中A、B、C各段輸水道中,依靠地形能自流輸水的是

[  ]

A.

A

B.

B

C.

C

D.

B和C

(4)

會對東線優(yōu)質供水造成負面影響的是

[  ]

A.

建立污水處理廠

B.

沿岸地區(qū)推廣生態(tài)農業(yè)

C.

農田大量使用化肥

D.

加大水質檢測力度

(5)

在南水北調工程的實施過程中,必須同時采取的措施是

①節(jié)約用水、诜乐嗡廴尽、郾Wo生態(tài)環(huán)境、荛_發(fā)深層地下水

[  ]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08-2009學年度濟寧市育才中學第一學期高二期中考試、地理試卷 題型:013

解決中國人口問題的首要任務是

[  ]

A.實現人口與經濟、社會、資源、環(huán)境協(xié)調發(fā)展

B.嚴格控制人口數量,實現生育率的大幅度下降

C.全面提高勞動者素質

D.限制農村剩余勞動力流向城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08-2009學年度濟寧市育才中學第一學期高二期中考試、地理試卷 題型:013

下列敘述不符合我國國情突出特點的是

[  ]

A.人口多,底子薄,沿海與內地地區(qū)發(fā)展不平衡

B.教育文化科技水平低

C.地大物博,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居世界前列

D.資源相對不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08-2009學年度濟寧市育才中學第一學期高二期中考試、地理試卷 題型:013

解決全球變暖、酸雨蔓延等跨國界問題,需要遵循可持續(xù)發(fā)展的

[  ]

A.持續(xù)性原則

B.階段性原則

C.公平性原則

D.共同性原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08-2009學年度濟寧市育才中學第一學期高二期中考試、地理試卷 題型:013

青藏高原由于地勢高,空氣稀薄,太陽輻射強烈;氣溫低,冰川廣布;植被稀少,動物耐寒且種類少;自然環(huán)境制約著當地的工農業(yè)生產、人口和城市的分布;該區(qū)的高寒農牧業(yè)和人口、城市及農業(yè)區(qū)都分布在河谷地帶。

這說明了區(qū)域具有

[  ]

A.開放性

B.整體性

C.差異性

D.空間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08-2009學年度濟寧市育才中學第一學期高二期中考試、地理試卷 題型:013

讀圖,完成下題。

(1)

圖中所示反映了我國某地區(qū)的環(huán)境問題。該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是

[  ]

A.

礦物燃料的大量燃燒

B.

不合理的灌溉

C.

過度開采地下水

D.

過度樵采和濫墾濫牧

(2)

該環(huán)境問題對該地區(qū)可能造成的影響是

[  ]

A.

影響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安全

B.

影響京廣鐵路線等重要交通線路的安全

C.

該地的降水增加形成澇災

D.

提高了河流的泄洪能力使得可利用的水資源減少

(3)

圖中“神黃”鐵路運輸的物資中,運量較大的物資可能是

[  ]

A.

煤炭

B.

機械產品

C.

棉花

D.

糧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08-2009學年度濟寧市育才中學第一學期高二期中考試、地理試卷 題型:013

“牧童經濟”是指對資源進行掠奪、破壞的經濟模式,其主要特點是把地球看成一個取之不盡的資源寶庫,并且進行無限度的索取,使自然生態(tài)遭到毀滅性的破壞,同時使環(huán)境污染日益嚴重。據此回答下題。

(1)

“牧童經濟”體現

[  ]

A.

地理環(huán)境決定論思想

B.

人類中心論思想

C.

人地相關論思想

D.

人地伙伴論思想

(2)

下列問題不是由“牧童經濟“模式造成的是

[  ]

A.

土地沙漠化

B.

資源短缺

C.

破壞性地震

D.

溫室效應

(3)

人類的發(fā)展不應危及其他物種的生存,主要體現了可持續(xù)發(fā)展的

[  ]

A.

公平性原則

B.

持續(xù)性原則

C.

共同性原則

D.

綜合性原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08-2009學年度濟寧市育才中學第一學期高二期中考試、地理試卷 題型:013

世界經濟的“太平洋時代”是指

[  ]

A.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之后

B.地理大發(fā)現之后

C.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之后

D.美國南北戰(zhàn)爭之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08-2009學年度濟寧市育才中學第一學期高二期中考試、地理試卷 題型:013

美國的“陽光地帶”是指

[  ]

A.北部的五大湖區(qū)

B.東北部工業(yè)發(fā)達區(qū)

C.東西沿海平原區(qū)

D.南部和西部地區(q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08-2009學年度濟寧市育才中學第一學期高二期中考試、地理試卷 題型:013

下圖中表示我國某種土地資源的分布情況,下列選項與圖示內容相符的是

[  ]

A.a水田 b旱地 c林地 d荒山

B.a水田 b旱地 c草地 d林地

C.a水田 b旱地 c林地 d草地

D.a水田 b林地 c草地 d荒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