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44508 44516 44522 44526 44532 44534 44538 44544 44546 44552 44558 44562 44564 44568 44574 44576 44582 44586 44588 44592 44594 44598 44600 44602 44603 44604 44606 44607 44608 44610 44612 44616 44618 44622 44624 44628 44634 44636 44642 44646 44648 44652 44658 44664 44666 44672 44676 44678 44684 44688 44694 44702 109140
科目:
來源:大連二十三中學2008-2009年度下學期月考試題高二地理
題型:013
下列4個區(qū)域中,因具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重要的交通地理位置,而成為世界“熱點”的是:
[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大連二十三中學2008-2009年度下學期月考試題高二地理
題型:013
|
讀以下沿10°E經線的地形剖面圖,回答下面兩題。
| (1) |
關于A、D兩山脈和B、E兩海域的敘述,正確的是:
|
[ ] |
A. |
D山脈以東多峽灣地形
|
B. |
B海峽表層海水由西向東流
|
C. |
D山脈所在地是冬季滑雪勝地
|
D. |
E海沿岸多為海洋性氣候
|
|
(2) |
關于c平原的敘述,正確的是:()
|
[ ] |
A. |
在同緯度的西經120°附近也有廣闊平原
|
B. |
該平原土壤肥沃,河流稀少,且有較長的結冰期
|
C. |
該平原上人口稠密,人口自然增長率高
|
D. |
由西向東降水逐漸減少,氣溫年較差逐漸變大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常青藤實驗中學2008-2009年高二第二次月考地理試卷
題型:013
|
川氣東送是我國繼三峽工程、西氣東輸、青藏鐵路、南水北調之后的第5大工程。干線起于四川達州宣漢,止于上海市,途經重慶市、湖北省、安徽省、浙江省、江蘇省,全長1674公里。讀圖,回答下題。
| (1) |
川氣東送干線通過的地形區(qū)依次是:
|
[ ] |
A. |
四川盆地、江南丘陵、云貴高原、長江中下游平原
|
B. |
云貴高原、四川盆地、江南丘陵、長江中下游平原
|
C. |
四川盆地、云貴高原、江南丘陵、長江中下游平原
|
D. |
四川盆地、云貴高原、長江中下游平原、江南丘陵
|
|
(2) |
西氣東輸管線的終點是上海,川氣東送又向上海供氣。這是因為:
①從長遠考慮,西氣東輸不能滿足上海發(fā)展的需求
②可以增大上海港對外出口天然氣的能力
③增強對上海供氣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④可以合理布局管線網
|
[ ] |
A. |
①②④
|
B. |
②③④
|
C. |
①②③
|
D. |
①③④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常青藤實驗中學2008-2009年高二第二次月考地理試卷
題型:013
|
下圖是“某市1990~2000年不同方向人口密度分布曲線”圖,回答下題。
| (1) |
1990~2000年該市人口分布變化的趨勢是:
|
[ ] |
A. |
人口向市中心集中
|
B. |
人口向郊區(qū)發(fā)展
|
C. |
這種人口分布變化是大城市人口分布的發(fā)展趨勢
|
D. |
這種人口分布變化在發(fā)達國家不明顯
|
|
(2) |
引起該市人口變化的原因最可能是:
|
[ ] |
A. |
環(huán)境惡化
|
B. |
交通條件改善
|
C. |
工業(yè)化速度加快
|
D. |
城市布局變化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常青藤實驗中學2008-2009年高二第二次月考地理試卷
題型:013
|
下圖是某國家沿海地區(qū)及夏季某日氣象資料統(tǒng)計圖。20世紀前半葉,該國東北部制造業(yè)興旺發(fā)達,但是20世紀中后期,該地區(qū)工廠大量倒閉,遺棄的工廠設備銹跡斑斑,被人們形象地稱為“銹帶”。據此回答下題。
| (1) |
圖中甲城市的自然帶是:
|
[ ] |
A. |
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
|
B. |
熱帶草原帶
|
C. |
溫帶落葉闊葉林帶
|
D. |
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帶
|
|
(2) |
此時乙地的風向是:
|
[ ] |
A. |
東南風
|
B. |
西南風
|
C. |
東北風
|
D. |
西北風
|
|
(3) |
20世紀中后期,該國東北部“銹帶”形成的原因是:
①環(huán)境污染嚴重
②工業(yè)結構單一
③交通閉塞
④勞動力不足
|
[ ] |
A. |
①②
|
B. |
①③
|
C. |
②④
|
D. |
③④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常青藤實驗中學2008-2009年高二第二次月考地理試卷
題型:013
|
甲、乙、丙、丁分別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奧運圣火境外傳遞途經的四個城市,讀表,回答下題。
| (1) |
流經四城市附近海域的洋流:
|
[ ] |
A. |
①為暖流
|
B. |
②為寒流
|
C. |
③為寒流
|
D. |
④為暖流
|
|
(2) |
地處廣闊平原之中的城市是:
|
[ ] |
A. |
甲
|
B. |
乙
|
C. |
丙
|
D. |
丁
|
|
(3) |
火炬?zhèn)鬟f活動當日,四地正午太陽高度角:
|
[ ] |
A. |
α<β
|
B. |
β>δ
|
C. |
γ<δ
|
D. |
δ>β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北京市育才學校2008-2009學年高一下學期3月月考地理試題
題型:013
|
讀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變化圖和人口年齡結構變化圖,回答下題。
| (1) |
目前該省人口增長的特點是
|
[ ] |
A. |
總量呈下降態(tài)勢
|
B. |
總量仍呈增長態(tài)勢
|
C. |
總量呈零增長態(tài)勢
|
D. |
增長模式沒有變化
|
|
(2) |
按聯合國標準,如一地區(qū)≥60歲人口占總人口比例達10%或≥65歲的人口達7%,則可視為進入老齡化社會。該省開始進入老齡化社會的時間在
|
[ ] |
A. |
1990年以前
|
B. |
1990-2000年之間
|
C. |
2000-2004年之間
|
D. |
2004年以后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北京市育才學校2008-2009學年高一下學期3月月考地理試題
題型:0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北京市育才學校2008-2009學年高一下學期3月月考地理試題
題型:0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北京市育才學校2008-2009學年高一下學期3月月考地理試題
題型:013
20世紀80年代以來出現大規(guī)模流動人口的最根本原因是
[ ]
C.城鄉(xiāng)各地區(qū)之間的收入差距
D.80年代初國家推出的允許農民進入小城鎮(zhèn)落戶的政策
查看答案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