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44537 44545 44551 44555 44561 44563 44567 44573 44575 44581 44587 44591 44593 44597 44603 44605 44611 44615 44617 44621 44623 44627 44629 44631 44632 44633 44635 44636 44637 44639 44641 44645 44647 44651 44653 44657 44663 44665 44671 44675 44677 44681 44687 44693 44695 44701 44705 44707 44713 44717 44723 44731 109140
科目:
來源:遼寧省東北育才學校2008-2009學年高二第一次月考地理試題
題型:013
|
下圖為某流域河流分布圖及其干流河床對應的剖面圖,讀圖回答下題。
| (1) |
計劃開發(fā)河流的水能,修建大壩的最理想位置是
|
[ ] |
A. |
a處
|
B. |
b處
|
C. |
c處
|
D. |
d處
|
|
(2) |
該流域的洪水危害最易發(fā)生的河段是
|
[ ] |
A. |
a處
|
B. |
b處
|
C. |
c處
|
D. |
d處
|
|
(3) |
M河流域植樹造林,植被的主要生態(tài)功能是
|
[ ] |
A. |
防風固沙
|
B. |
調節(jié)氣候
|
C. |
涵養(yǎng)水源、保持水土
|
D. |
美化環(huán)境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遼寧省東北育才學校2008-2009學年高二第一次月考地理試題
題型:013
|
為我國荒漠化土地成因比例圖(其中①物理、化學風化;②為工礦、交通等基本建設,如次生鹽漬化),讀圖回答下題。
| (1) |
我國下列地區(qū)及其主要的荒漠化現(xiàn)象對應正確的是
|
[ ] |
A. |
西北干旱、半干旱區(qū)一石漠化
|
B. |
黃土高原一鹽漬化
|
C. |
云貴高原一沙漠化
|
D. |
江南丘陵一紅漠化
|
|
(2) |
云貴高原和黃土高原荒漠化的共同原因是
①石灰?guī)r廣布、土層發(fā)育淺薄
②植被破壞
③土層疏松、直立性強
④降水強度大,多暴雨
⑤地表水缺乏
|
[ ] |
A. |
①②③
|
B. |
②④
|
C. |
①③⑤
|
D. |
②③④
|
|
(3) |
有關我國荒漠化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 ] |
A. |
我國荒漠化的成因主要是風蝕和水蝕
|
B. |
江南丘陵地區(qū)的荒漠化主要是風蝕產生的
|
C. |
山西省土地荒漠化發(fā)展與工礦、交通等基本建設相關
|
D. |
松嫩平原西部的荒漠化主要是風蝕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遼寧省東北育才學校2008-2009學年高二第一次月考地理試題
題型:013
|
珠江三角洲地區(qū)位于廣東省中南部,珠江下游,毗鄰港澳,與東南亞相鄰。包括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門、東莞、中山等市全部和惠州、肇慶兩市的部分縣、市。廣義的珠江三角洲還包括香港和澳門。據此回答下題。
| (1) |
下列敘述中,屬于珠江三角洲地區(qū)良好地理位置條件的是
|
[ ] |
A. |
平原廣闊,熱量豐富,降水豐沛
|
B. |
毗鄰香港,靠近東南亞
|
C. |
有許多優(yōu)惠的政策
|
D. |
勞動力豐富,地價低廉
|
|
(2) |
珠江三角洲地區(qū)優(yōu)先于其他地區(qū)吸引外資的特定國內背景是
|
[ ] |
A. |
良好的區(qū)位條件
|
B. |
全國最大的僑鄉(xiāng)之一
|
C. |
國家的對外開放政策
|
D. |
發(fā)達國家和地區(qū)產業(yè)結構調整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遼寧省東北育才學校2008-2009學年高二第一次月考地理試題
題型:013
|
新華網基多2007年6月5日電厄瓜多爾政府5日正式啟動一項旨在保護亞馬孫熱帶雨林的計劃,以避免因開發(fā)有環(huán)保爭議的油田而破壞該國亞馬孫雨林地區(qū)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據此回答下題。
| (1) |
對亞馬孫熱帶雨林帶來嚴重破壞的主要原因是
|
[ ] |
A. |
熱帶雨林遷移農業(yè)
|
B. |
粗放的畜牧經營方式
|
C. |
濫捕濫殺野生動物
|
D. |
過度引水灌溉
|
|
(2) |
亞馬孫地區(qū)熱帶雨林分布面積比剛果盆地更大,原因有
①西高東低的地形,有利于東南風的深入
②受暖流的影響大
③受寒流影響大
④緯度低,熱量充足
⑤陸地面積寬廣
|
[ ] |
A. |
①③④
|
B. |
①②④
|
C. |
②④⑤
|
D. |
①②⑤
|
|
(3) |
雨林被譽為“世界生物基因寶庫”,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 |
A. |
雨林受人類破壞最少,因此保護完好
|
B. |
亞馬孫雨林的物種資源占全球陸地物種的一半以上
|
C. |
亞馬孫雨林的減少物種基因影響不大
|
D. |
雨林生態(tài)的脆弱性是導致物種減少的直接原因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遼寧省東北育才學校2008-2009學年高二第一次月考地理試題
題型:013
|
北京時間2007年4月14日時11分,我國西昌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用“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成功將一顆北斗導航衛(wèi)星送入太空。目前美國的GPS、歐洲的“伽利略”、俄羅斯的“格洛納斯”和中國的北斗衛(wèi)星導航四大定位系統(tǒng)齊聚太空。據此回答下題。
| (1) |
下列有關北斗導航系統(tǒng)的敘述,正確的是
|
[ ] |
A. |
北斗導航系統(tǒng)的關鍵裝置是傳感器
|
B. |
是一種專門處理空間數據的計算機系統(tǒng)
|
C. |
具有全能性、全球性、全天候、連續(xù)性、實時性的特點
|
D. |
廣泛應用于資源、環(huán)境監(jiān)測、自然災害防御監(jiān)測等
|
|
(2) |
下列不屬于衛(wèi)星定位技術應用范疇的是
|
[ ] |
A. |
野外考察時用以空間定位
|
B. |
為行駛的汽車提供精密的速度、時間信息
|
C. |
為飛行中的民航客機提供三維坐標
|
D. |
為無線電移動電話用戶提供實時的通信服務
|
|
(3) |
2007年9月17日,臺風“百合”橫掃韓國南部,造成大量人員傷亡、財物損失,為實時監(jiān)測“百合”的位置,我國采用的主要技術手段是
|
[ ] |
A. |
數字地球系統(tǒng)
|
B. |
人工拍攝
|
C. |
全球定位系統(tǒng)
|
D. |
多媒體技術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遼寧省東北育才學校2008-2009學年高二第一次月考地理試題
題型:013
|
讀我國四個地區(qū)的簡圖,回答下題。
| (1) |
有關圖中四地氣候特征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
[ ] |
A. |
甲地冬季漫長
|
B. |
乙地氣溫年較差大,年降水量變率大
|
C. |
丙地降水集中夏秋,冬春寒冷干旱
|
D. |
丁地雨季長,降水豐富
|
|
(2) |
下列有關圖中四地農業(yè)發(fā)展著眼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
[ ] |
A. |
甲地改良沼澤地,擴大農耕用地
|
B. |
乙地開發(fā)荒地,提高糧食產量
|
C. |
丙地發(fā)展立體農業(yè)利于改善環(huán)境
|
D. |
丁地因洼制洼發(fā)展基塘生產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江西省上高二中2008-2009學年度下學期高二第三次月考地理試卷
題型:0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江西省上高二中2008-2009學年度下學期高二第三次月考地理試卷
題型:0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江西省上高二中2008-2009學年度下學期高二第三次月考地理試卷
題型:013
下列省區(qū)中,既是我國四大牧區(qū)之一,又是我國重要的甜菜產區(qū)的是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江西省上高二中2008-2009學年度下學期高二第三次月考地理試卷
題型:013
|
如圖為我國某河流示意圖,分析完成下題。
| (1) |
該河
|
[ ] |
A. |
有較長的結冰期
|
B. |
在800 mm等降水量線以南
|
C. |
流域內多澇洼地
|
D. |
流域內主要經濟作物是甜菜
|
|
(2) |
治理該河流域洪澇災害的根本措施是
|
[ ] |
A. |
在受災地區(qū)大力植樹造林,防止水土流失
|
B. |
在上、中游修建蓄洪水庫
|
C. |
重災區(qū)大規(guī)模移民,并不再布局大、中型企業(yè)
|
D. |
在下游疏浚并增加泄洪通道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