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043
我國地域遼闊,地域自然環(huán)境差異大,致災因素分布不均,導致不同地區(qū)、不同時間會有不同類型的災害發(fā)生。下面是影響我國的兩種自然災害入侵路徑圖,根據(jù)所學知識填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043
讀“我國臺風和寒潮影響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我國受寒潮影響頻繁的省級行政區(qū)有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列舉三個省區(qū))。
(2)從圖中看出臺風災害的空間分布具有什么特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臺風主要有哪些危害?對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有何有利影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據(jù)圖判斷圖中的A地是否受臺風或寒潮的影響?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從我國地形的特點分析,為什么寒潮對我國西部地區(qū)影響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043
每年溫暖季節(jié),特別是5月中旬到6月初。黃河河套及蒙古國與我國新疆交界地區(qū),會形成一個高溫干燥的大陸熱低壓,又干又熱的氣流圍繞著這個低氣壓旋轉(zhuǎn)起來。形成了干熱風,當它離開源地東移過程中,逐漸變得更加干熱。干熱風盛行時正值我國北方地區(qū)冬小麥的成熟期,造成冬小麥大幅度減產(chǎn),當?shù)剞r(nóng)民傷心地稱之為“殺麥刀”。據(jù)此回答下列問題。
(1)材料中所述地區(qū)造成干熱風的大陸熱低壓的形成條件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針對干熱風的危害,北方人民在和災難做斗爭的過程中,采取了一些防御和減少災害的有效措施,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干熱風東移沿途主要的生態(tài)問題是_________,造成該生態(tài)問題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治理的關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043
讀“我國干旱災害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
(1)我國干旱頻次>30的地區(qū)從南至北依次為__________流域、__________平原和________平原;從干旱季節(jié)分布看,春旱常出現(xiàn)在________平原,伏旱常出現(xiàn)在_________平原。
(2)我國旱災多發(fā)生在氣候比較濕潤的東部地區(qū)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為減輕旱澇災害的影響,應以________為主,防抗結合,做好植樹造林和________工作,并進行江河整治及農(nóng)田水利基本建設。
(4)試分析華北地區(qū)嚴重缺水的表現(xiàn)與形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043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是我國災害較嚴重的河流之一,是我國開發(fā)整治的重點河流之一。讀“黃河流域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黃河容易發(fā)生凌汛的河段是
[ ]
A.龍羊峽——劉家峽
B.河口——三門峽
C.舊孟津——花園口
D.花園口——濟南
(2)黃河含沙量大的河段是_______(上、中、下游),試分析其氣候方面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黃河流域是我國缺水嚴重的地區(qū)之一,與上游地區(qū)相比,下游地區(qū)尤甚,分析上游地區(qū)的優(yōu)勢何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前年黃河下游經(jīng)常出現(xiàn)斷流,從自然因素和社會因素兩方面分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黃河除了斷流以外,還存在哪幾方面的嚴重問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043
讀“中國各。ㄊ、區(qū))農(nóng)作物水災受災面積與成災面積(1978~2000年)圖”,回答下列問題。
注:香港和澳門特別行政區(qū)、臺灣省未統(tǒng)計在內(nèi)
(1)從圖中按由大到小的順序?qū)懗鲛r(nóng)作物受災較嚴重的六個省區(q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幾個省區(qū)農(nóng)作物受災較嚴重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舉例說明人類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是如何增加洪澇災害的風險性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043
閱讀下面有關中國洪水的材料,回答相關問題。
材料一 我國洪水災害分布圖。
材料二 長江中下游歷來是我國洪水災害最嚴重的地區(qū)之一。據(jù)歷史記載,從漢代至清末的2000年間。長江曾發(fā)生大洪水214次。1931年、1954年和1998年,長江流域均發(fā)生了全流域的特大洪水,造成了眾多人員傷亡和財產(chǎn)損失。1998年與1954年相比,長江流域降水量小于1954年,但洪水水位卻高于1954年。
(1)導致我國東部地區(qū)旱澇災害嚴重的最主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圖可知,除長江中下游平原洪水災害嚴重外,我國的______平原、東北平原、_______盆地及珠江流域也常遭受到洪水威脅。
(3)“萬里長江,險在荊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說明長江洪水災害嚴重的自然原因和人為原因。
自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為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043
1998年7月2日~8月17日,長江干流連續(xù)出現(xiàn)了6次大洪峰,最大洪峰時流量達56 400立方米每秒,給沿岸人民生命和財產(chǎn)造成巨大損失。讀某日天氣系統(tǒng)圖,回答下列問題。
(1)結合長江水系的分布,分析本次洪水的形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造成本次洪水的直接天氣原因既與_______氣壓帶位置長時間偏西、偏南有關,又與影響全球氣候的_______現(xiàn)象出現(xiàn)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043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1998年6月,長江流域發(fā)生了特大洪澇災害,這是長江繼1954年以來又一次全流域性大洪水,受災面積3.18億畝,直接經(jīng)濟損失達1 700多億元。
材料二 據(jù)有關部門報告,1998年長江的降水量小于1954年,但中下游水位卻普遍高于1954年。
材料三 大災之后,國務院發(fā)出緊急通知,要求各地立即停止一切毀林開荒行為,采取嚴厲措施搶救和保護森林資源,同時國家加大了水利基礎建設的投入。
(1)閱讀材料一,從氣候因素分析1998年長江流域發(fā)生特大洪澇災害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閱讀材料二,分析長江中下游水位普遍高于1954年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閱讀材料三,結合長江上、中、下游的水文特征,你認為可分別采取什么措施防止洪澇災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043
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淮河流域示意圖。
材料二 2003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淮河流域連降暴雨。降水量比常年多1~4倍,出現(xiàn)自1991年以來的最大洪水,洪災嚴重,為了減少人民生命財產(chǎn)的損失,國家防總科學調(diào)度,及時分洪、行洪,到7月13日,淮河流域轉(zhuǎn)移安置受災群眾98.5萬人。
(1)圖中①②所代表的河流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據(jù)圖描述淮河的水系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
(2)圖中________省最易發(fā)生水災,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淮河流域發(fā)生特大洪災,從災害學意義上講,淮河地區(qū)位于我國南北過渡地帶,其降水具有北方地區(qū)________的特點和南方地區(qū)__________的特點。
(4)試從氣候、地形、流域特點分析淮河易出現(xiàn)洪災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淮河歷史上出現(xiàn)過多次洪澇災害。你對防治淮河洪水有什么好的建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