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設計必修三地理人教版(志鴻系列) 人教版 題型:069
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按降水量與蒸發(fā)量的關系,可把我國劃分為四類干濕區(qū)。判斷A、B、C、D中屬于半干旱區(qū)的是________。它與半濕潤區(qū)的界線大致與__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線相吻合。
(2)圖中A處天然植被是________,C處天然植被是________,D處天然植被是________。該區(qū)植被的分布體現了________的地域分異規(guī)律,形成這種地域分異的原因是________。
(3)合理開發(fā)利用C處的土地資源的措施是________。C處這一類的土地資源主要分布在我國的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設計必修三地理人教版(志鴻系列) 人教版 題型:069
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朗多尼亞人口迅速增加的原因是什么?人口的這種變化主要得益于什么?
(2)促使朗多尼亞人口迅速增加的因素有哪些?
(3)人口增長與雨林砍伐有什么關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設計必修三地理人教版(志鴻系列) 人教版 題型:069
瑪雅文明曾經高度發(fā)達,森林是他們賴以生存的源泉,農業(yè)是他們高度繁榮的基礎。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將下列內容的序號填入上圖中的方框內。
①暫時農田、诮ㄖ牧虾腿剂稀、弁寥狼治g(水土流失)、芪拿魉ヂ洹、萆窒А、揶r業(yè)生產力下降
(2)瑪雅文明的農業(yè)用地是一種被稱做“砍伐和焚燒森林植被而形成的暫時農田”,這種采用刀耕火種的生產方式開墾的土地在使用幾年后不得不廢棄,是因為________。這也說明在熱帶雨林地區(qū)________(外力作用)非常嚴重。
(3)由以上可以看出,瑪雅文明在十五六世紀消失的重要原因之一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設計必修三地理人教版(志鴻系列) 人教版 題型:069
讀圖,回答問題。
(1)圖中用陰影區(qū)域屬于________(自然帶)。該自然帶氣候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2)圖中兩斜線區(qū)域面積不同,試從地形、洋流兩方面對此現象作出解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設計必修三地理人教版(志鴻系列) 人教版 題型:069
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巴西的北部為什么人口很少?
(2)巴西的亞馬孫河流域為什么能保存下來大面積的熱帶雨林?
(3)當前造成亞馬孫雨林毀壞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分別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設計必修三地理人教版(志鴻系列) 人教版 題型:069
如圖為1994年我國農村生活能源構成。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當時我國農村生活能源構成的突出特點是什么?
(2)根據圖并結合地區(qū)農業(yè)生產及環(huán)境特點,可以推測,長江中下游平原農村的生活能源以________為主,東南丘陵農村的生活能源以________為主。
(3)這種能源構成引發(fā)的環(huán)境問題,以及改變這種狀況的主要途徑各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設計必修三地理人教版(志鴻系列) 人教版 題型:069
讀圖及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內蒙古阿拉善盟位于騰格里沙漠邊緣,在十幾年前,草原的覆蓋率為5%,草場土質為粘土,生態(tài)環(huán)境較為脆弱。這里草原放羊載畜量為120萬頭,實際上養(yǎng)羊頭數為200萬頭以上。
材料二: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有上百萬的外地人擁入內蒙古草原摟取發(fā)菜(諧音發(fā)財)賺錢,內蒙古1/5的草原嚴重退化。人口增多及掠奪式的行為,給環(huán)境造成巨大的壓力,是沙漠化土地擴大的主導因素,F今,許多地方寸草不生,阿拉善地區(qū)沙漠正以每年1000平方米的速度在擴大,牧民的生計陷入困境,有3萬多人被迫轉移出沙漠地區(qū)。
(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出荒漠化擴大的人為原因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
(2)A農耕區(qū)出現的另一種荒漠化現象是________,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
(3)我國為防止這一地區(qū)沙漠的南侵,已營造了“________”防護林帶,該防護林帶的作用是________。
(4)解決該地區(qū)農牧民能源短缺的途徑有哪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設計必修三地理人教版(志鴻系列) 人教版 題型:069
讀圖,回答下題。
(1)世界上的荒漠帶包括和兩種類型。
(2)圖中以B荒漠帶為代表的荒漠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圖中B、D、E三處荒漠帶直逼海岸的原因是什么?
(4)目前,全世界荒漠化土地面積達3 600萬平方千米,全球2/3的國家和地區(qū)、1/5的人口受到荒漠化的危害,并仍以每年50 000~70 000平方千米的速度擴大。
①當前,世界上的荒漠帶繼續(xù)擴大的原因是什么?
②土壤荒漠化給人類造成的后果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設計必修三地理人教版(志鴻系列) 人教版 題型:069
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長江中下游平原在開發(fā)早期,稠密的________成為人們交通的阻隔;黏重的________使人們________。這一中下游平原受地理環(huán)境的限制,耕作農業(yè)發(fā)展________。
(2)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區(qū)擁有眾多的商品糧基地,其中數碼①表示的是________(商品糧基地),數碼③是________(商品糧基地)。但在這一地區(qū),在農業(yè)走向規(guī);、專業(yè)化、機械化的今天,長江中下游平原作為全國“糧倉”的地位已逐漸讓位于________平原和________平原,在全國棉花生產中的地位比不上________南部和________平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設計必修三地理人教版(志鴻系列) 人教版 題型:069
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東北地區(qū)的三大山脈①是________、②是________、③是________;東北平原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組成的;三部分中的“三江”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俄邊境中的河流有________、________;中朝邊境上的河流有________、________。
(3)圖例字母A和B代表東北區(qū)的兩種主要土壤,其中B代表________土,判斷依據是________。
(4)圖中C是我國著名的________商品糧基地,其糧食作物主要是________;當地分布著我國面積最大的________區(qū)。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