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45189  45197  45203  45207  45213  45215  45219  45225  45227  45233  45239  45243  45245  45249  45255  45257  45263  45267  45269  45273  45275  45279  45281  45283  45284  45285  45287  45288  45289  45291  45293  45297  45299  45303  45305  45309  45315  45317  45323  45327  45329  45333  45339  45345  45347  45353  45357  45359  45365  45369  45375  45383  109140 

科目: 來源:遼寧省東北育才學校高中部2008-2009學年高一下學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試題 題型:069

下圖為歐洲西部某城市地租等值線圖(地租值a>b>c),回答下列各題。

(1)圖中地租值的變化主要受________的影響,受此影響各功能分區(qū)空間分布大體呈________狀。A等值線以內的地區(qū),從事________活動的人愿意支付的地租最高。

(2)a、b兩等值線間將成為________區(qū),該功能分區(qū)所占城市面積比例

________(大、。

(3)P點地租________(高于、低于)b點,試分析造成該地域地租值變化的可能原因________

(4)按城市合理規(guī)劃的要求,在圖中用“※※”在適當?shù)奈恢锰砑泳G化帶。

(5)城市化是工業(yè)化、現(xiàn)代化的必由之路。城市化以________為主要標志。試闡述歐洲西部城市化的主要特點。

(6)過快的城市化可能帶來的影響有________(四方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遼寧省東北育才學校2008-2009學年高二第一次月考地理試題 題型:069

下圖中的MA、Mc分別為晨線和昏線,陰影所在的經(jīng)度范圍日期比全球其他地區(qū)日期晚,讀后回答下列各題:

(1)太陽直射點的坐標是________。

(2)武漢地區(qū)(114.50°E,30.50°N)的太陽高度角是________度,地方時是________。

(3)此時控制北京的氣壓中心應為________,氣候特征是________。

(4)沈陽日出、正午、日落的日影朝向依次為________

A、西南、正南、東南

B、正西、正北、正東

C、西北、正北、東北

D、西北、正北、東南

(5)此時地球接近地球________(近日點、遠日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江西省上高二中2008-2009學年度高一地理第六次月考試卷 題型:069

下圖是我國東南沿海某城市規(guī)劃圖,回答下列問題。

(1)該圖農(nóng)業(yè)基地如果種植糧食作物可種植(  ),如果種植經(jīng)濟作物可種植( 。┖停ā 。

A、甘蔗

B、甜菜

C、水稻

D、小麥

E、油菜

F、花生

(2)計劃在①③④⑤⑦⑧中選擇合適位置建下列工業(yè)基地,請在工業(yè)基地括號內寫出數(shù)碼。

自來水廠( 。,鋼鐵工業(yè)基地(  ),化學工業(yè)基地(  ),面包廠(  )

(3)圖中②是印染廠、⑥是印刷廠,其中不合理的是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

(4)假設圖中⑦為大片沼澤、⑧處為石灰?guī)r地貌,既要發(fā)展經(jīng)濟,又不降低環(huán)境質量,你認為應如何開發(fā)利用兩處土地資源:⑦地________。⑧地________。

(5)D地為我國一種新穎的農(nóng)業(yè)類型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江西省上高二中2008-2009學年度高一地理第六次月考試卷 題型:069

人口問題是中國現(xiàn)實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必須解決的問題。根據(jù)以下材料并結構所學的知識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2000-2150年世界人口增長預測(見圖甲)

  材料二:2000-2150年中國人口變動預測(見圖乙)

(1)據(jù)聯(lián)合國的中位預測2025年世界人口達78.24億,2050年以后,世界人口的增長速度________,人口總量將達________。

(2)比較圖甲和圖乙可以看出:中國人口的增長趨勢比世界人口的增長趨勢________。2050年中國人口總數(shù)將達________(取整數(shù)),2050年以后中國的人口可實現(xiàn)________增長(取整數(shù))。人口增長模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模式。

(3)人口增長模式轉變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的提高。

(4)根據(jù)你的預測,2050年我國年齡結構金字塔最有可能是圖丙、圖丁中的________。屆時中國人口面臨的最大問題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江西省上高二中2008-2009學年度高一地理第六次月考試卷 題型:069

讀某國不同時期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1中ABCDEF反映的是________過程。該過程包括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上圖中的變化過程與圖2中的________曲線對應。

(2)一個國家和地區(qū)的________水平,體現(xiàn)其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圖1中的國家按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屬于________國家。圖2中b曲線表示的是________國家,該類國家城市化的特點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圖中E——F反映了________現(xiàn)象,原因是________和鄉(xiāng)村及小城鎮(zhèn)基礎設施逐步完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江蘇省張甸中學2008-2009學年度高一地理第二次月考試題 題型:069

下圖為某日太陽光照圖,圖中α=75.5°斜線為晨昏線一部分,且北京晝長夜短,地球公轉速度逐漸減慢。據(jù)此判斷回答。(如下圖為西半球)

(1)圖中A點地方時是________,北京時間(東八區(qū))是________。

(2)如果北京時間是星期五,則在全球星期五的經(jīng)度范圍是________向東到________。

(3)這一天北京(40°N)的正午太陽高度是________,且北京正午太陽高度在逐日________ (增加、減。

(4)這一天北極圈上的晝長是________小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江蘇省張甸中學2008-2009學年度高一地理第二次月考試題 題型:069

讀下圖,當A點正午太陽高度角為0°時,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若此刻A點正值正午,太陽直射點的地理坐標為________;此時刻世界標準時(即0°經(jīng)線的地方時)為________。

(2)該日,泰州日出方向為________。

(3)圖中B、C、E三點的正午太陽高度角按由大到小的順序用“>”排列依次為________。D點的正午太陽高度為________。

(4)圖中A、B、D三點的晝夜長短狀況按白晝時間長短按由大到小的順序用“>”排列依次為________。A點的晝長為________。

(5)圖中B、C、D三點所受地轉偏向力的大小按由大到小的順序用“>”排列依次是________。圖中B、C、D各點地球自轉線速度,按由大到小的順序用“>”排列依次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江蘇省揚州中學2008-2009學年高一年級3月份月考地理試題 題型:069

圖1是人口增長示意圖,圖2是城市人口比重增長示意圖,讀兩圖回答下列問題:

(1)能反映當前二戰(zhàn)后非洲國家人口增長狀況的是圖1中的________字母所代表的國家,其人口增長模式主要為________型。

(2)不同類型的國家常常處在城市化進程的不同階段,圖1中的B國家對應圖2中的________階段,D國家對應圖2中的________階段。

(3)在圖2的三個階段中,城市化發(fā)展速度最快的是________階段,此階段城市中常出現(xià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現(xiàn)象。

(4)圖2中①、③階段城市化共同的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但形成的原因卻不相同,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江蘇省揚州中學2008-2009學年高一年級3月份月考地理試題 題型:069

下圖是我國長江三角洲經(jīng)濟區(qū)示意圖,讀圖回答:

(1)長江三角洲城市化水平較高,形成了重要的城市群。長江三角洲地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省市,請?zhí)畛鰣D中A、B、C三城市的名稱: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圖中的直轄市有________個,省會城市有________個。圖中江蘇省的地級市有6個,形成了一種城市等級體系。由此可以看出城市級別與數(shù)量的關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較圖中不同級別城市的平均距離,并總結出不同等級城市的空間分布規(guī)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