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45300  45308  45314  45318  45324  45326  45330  45336  45338  45344  45350  45354  45356  45360  45366  45368  45374  45378  45380  45384  45386  45390  45392  45394  45395  45396  45398  45399  45400  45402  45404  45408  45410  45414  45416  45420  45426  45428  45434  45438  45440  45444  45450  45456  45458  45464  45468  45470  45476  45480  45486  45494  109140 

科目: 來源: 題型:013

2003年秋季,泉城濟南許多干涸多年的泉群重新涌水。下圖表示濟南市附近地貌類型。據(jù)圖回答下題。

(1)這些泉群的主要補給區(qū)為

[  ]

A.③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⑤

(2)這些泉群的水源主要為

[  ]

A.土壤水
B.潛水
C.承壓水
D.地表徑流

(3)這次泉水由枯變豐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實施地下水回灌取得成效

B.2003年黃河中下游地區(qū)雨量大增

C.退耕還林發(fā)揮了良好的生態(tài)效益

D.南水北調(diào)東線將長江的水調(diào)入黃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013

從運動更新的角度看,陸地上的各種水體之間具有水源補給的關系。據(jù)此回答下題。

(1)下列關于陸地水體補給關系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

A.陸地水體最主要的補給形式是大氣降水

B.以降水補給為主的河流,夏季流量大

C.以冰川融水補給為主的河流,夏季流量最大

D.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之間,具有相互補給關系

(2)黃河下游地區(qū)河水與潛水的補給關系是

[  ]

A.河流水與地下水經(jīng);パa

B.河流水補給地下水

C.地下水補給河流水

D.湖泊水補給河流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013

水圈中儲量最多的水和儲量最多的淡水分別是

[  ]

A.海洋水和河流水

B.海洋水和地下水

C.海洋水和冰川水

D.海洋水和淡水湖泊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013

下列水體中,水循環(huán)速度最快、周期最短的是

[  ]

A.冰川水
B.河流水
C.地下水
D.湖泊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013

關于地球上水體的正確敘述是

[  ]

A.地球上淡水的主體是河流水

B.陸地水的主要來源是冰川融水

C.在全球水體中,大氣水占的比重最高

D.陸地上的各種水體之間具有水源相互補給的關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013

有關水循環(huán)和水平衡的正確說法是

[  ]

A.水循環(huán)維護全球水量平衡,影響全球的氣候和生態(tài)

B.海上內(nèi)循環(huán)是最主要的循環(huán)方式

C.任何地區(qū),無論何時水量都是平衡的

D.地球上的水體總量時刻在變化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013

關于地下水的開采利用,不正確的說法是

[  ]

A.地下水是一種可再生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B.過量開采地下水,會造成地下漏斗區(qū),影響地下水的循環(huán)再生能力

C.地下水中的承壓水(埋藏在上下兩個隔水層之間)水質(zhì)好,是很好的供水水源

D.在干旱地區(qū)引地表水灌溉,無相應排水措施。易造成土壤鹽漬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013

能改變水資源空間分布的正確措施是

[  ]

A.改造不穩(wěn)定徑流
B.排干湖泊和沼澤
C.大量抽取地下水
D.跨流域調(diào)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013

2002年7月15日上午9時,小浪底水庫結(jié)束了持續(xù)11天的大流量泄水,這標志著黃河首次調(diào)水調(diào)沙實驗順利結(jié)束。綜合考慮各種因素,調(diào)水調(diào)沙的最佳時機應選在

[  ]

A.春旱嚴重時
B.夏汛來臨時
C.秋季汛期后
D.冬春枯水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013

關于黃河下游河水和兩岸潛水的補給關系是

[  ]

A.潛水經(jīng)常補給河水
B.河水經(jīng)常補給潛水
C.河水和潛水不能互補
D.河水和潛水經(jīng);パ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