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周期表中的五種元素A、B、D、E、F,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A的基態(tài)原子價層電子排布為1snnsnnpn,B的基態(tài)原子2p能級有3個單電子;D是一種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含量位于海水中各元素的第三位;E2+的3d軌道中有10個電子;F位于第六周期,與Cu同族,其單質(zhì)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排在末位.
(l)寫出E的基態(tài)原子的價層電子排布式3d104s2
(2)A、B形成的AB-常作為配位化臺物中的配體,其A原子的雜化方式為sp,AB-中含有的σ鍵與π鍵的數(shù)目之比為1:2.
(3)FD3是一種褐紅色晶體,吸濕性極強,易溶于水和乙醇,無論是固態(tài)、還是氣態(tài),它都是以二聚體F2D6的形式存在.依據(jù)以上信息判斷FD3晶體的結(jié)構(gòu)屬于分子晶體,寫出F2D6的結(jié)構(gòu)式
(4)E、F均能與AB-形成配離子,已知E與AB-形成的配離子為正四面體形.F(+1價)與AB形成的配離子為直線形,工業(yè)上常用F和AB-形成的配離子與E反應來提取F單質(zhì),寫出E置換F的離子方程式Zn+2[Au(CN)2]-=2Au+[Zn(CN)2]2-
(5)F單質(zhì)的晶體為面心立方最密堆積,若F的原子半徑為anm,F(xiàn)單質(zhì)的摩爾質(zhì)量為Mg/mol,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為NA,求F單質(zhì)的密度為P=$\frac{1{0}^{21}M}{4\sqrt{2}{a}^{3}×{N}_{A}}$g/cm3.(用a、NA、M的代數(shù)式表示)

分析 周期表中的五種元素A、B、D、E、F,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A的基態(tài)原子價層電子排布為1snnsnnpn,s能級容納2個電子,則A有6個電子,所以A為C元素;
B的基態(tài)原子2p能級有3個單電子,則B為N元素;D是一種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含量位于海水中各元素的第三位,則D為Cl元素;E2+的3d軌道中有10個電子,為Zn,F(xiàn)位于第六周期,與Cu同族,其單質(zhì)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排在末位,為Au元素,結(jié)合對應單質(zhì)、化合物的性質(zhì)以及元素周期率的遞變規(guī)律解答該題.

解答 解:周期表中的五種元素A、B、D、E、F,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A的基態(tài)原子價層電子排布為1snnsnnpn,s能級容納2個電子,則A有6個電子,所以A為C元素;
B的基態(tài)原子2p能級有3個單電子,則B為N元素;D是一種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含量位于海水中各元素的第三位,則D為Cl元素;E2+的3d軌道中有10個電子,為Zn,F(xiàn)位于第六周期,與Cu同族,其單質(zhì)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排在末位,為Au元素,
(1)基態(tài)Zn原子的價電子排布式為3d104s2,故答案為:3d104s2;
(2)A、B形成的CN-常作為配位化合物中的配體,CN-中C原子雜化軌道數(shù)目為1+$\frac{4+1-3}{2}$=2,C原子雜化方式為 sp雜化,CN-與氮氣互為等電子體,C原子與N原子之間形成C≡N三鍵,含有的σ鍵與π鍵的數(shù)目之比為 1:2,
故答案為:sp;1:2;
(3)AuCl3是一種褐紅色晶體,吸濕性極強,易溶于水和乙醇,無論是固態(tài)、還是氣態(tài),它都是以二聚體Au2Cl6的形式存在,依據(jù)以上信息判斷AuCl3晶體的結(jié)構(gòu)屬于分子晶體,Au2Cl6的結(jié)構(gòu)式為:,
故答案為:分子;;
(4)E為Zn,F(xiàn)為Au,工業(yè)上常用F和AB-形成的配離子與E反應來提取F單質(zhì),反應的離子放出為Zn+2[Au(CN)2]-=2Au+[Zn(CN)2]2-
故答案為:Zn+2[Au(CN)2]-=2Au+[Zn(CN)2]2-;
(5)Au單質(zhì)的晶體為面心立方最密堆積,則晶胞中含有Au原子個數(shù)為8×$\frac{1}{8}$+6×$\frac{1}{2}$=4,F(xiàn)單質(zhì)的摩爾質(zhì)量為Mg/mol,則晶胞的質(zhì)量為$\frac{4M}{{N}_{A}}$,若Au的原子半徑為anm,則晶胞的體積為(2$\sqrt{2}$×10-7a)cm3,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為NA,Au單質(zhì)的密度為ρ=$\frac{\frac{4M}{{N}_{A}}}{(2\sqrt{2}×1{0}^{-7}a)^{3}}$g/cm3=$\frac{1{0}^{21}M}{4\sqrt{2}{a}^{3}×{N}_{A}}$g/cm3,
故答案為:$\frac{1{0}^{21}M}{4\sqrt{2}{a}^{3}×{N}_{A}}$.

點評 本題考查物質(zhì)結(jié)構(gòu)和性質(zhì),為高頻考點,涉及晶胞計算、等電子體、原子核外電子排布、第一電離能大小比較等知識點,側(cè)重考查學生分析判斷、計算、空間想象能力,難點是晶胞計算,注意(5)為易錯點.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2.某課外活動小組利用如圖所示裝置制取氯氣.提供的試劑有:濃鹽酸、飽和食鹽水,氫氧化鈉溶液、高錳酸鉀固體.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KMnO4+16HCl(濃)=2KCl+2MnCl2+5Cl2↑+8H2O
(1)裝置H中盛放的試劑是飽和食鹽水.
(2)尾氣處理時關閉彈簧夾a和彈簧夾b,打開彈簧夾c.
(3)處理尾氣時,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2NaOH+Cl2=NaCl+NaClO+H2O.
(4)用含0.032mol HCl的濃鹽酸跟足量高錳酸鉀固體反應,產(chǎn)生氯氣的物質(zhì)的量應小于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0.01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從科學的角度來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冬天用煤爐取暖,為防止熱量散失,應關緊門窗
B.進入古井前,應先做燈火試驗
C.一次性塑料袋使用方便又經(jīng)濟,應大力提倡生產(chǎn)
D.油鍋不慎著火,應立即用大量的水沖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如圖甲是利用一種微生物將廢水中的尿素(H2NCONH2)的化學能直接轉(zhuǎn)化為電能,并生成對環(huán)境友好物質(zhì)的裝置,同時利用此裝置產(chǎn)生的電能對乙裝置進行鐵上鍍銅的實驗.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H+透過質(zhì)子交換膜由左向右移動
B.M電極反應式:H2NCONH2+H2O-6e-═CO2↑+N2↑+6H+
C.鐵電極應與X相連接
D.當N電極消耗0.5mol氣體時,則鐵電極增重32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下列物質(zhì)在溶液中電離出的Cl-與1mol CaCl2電離出的Cl-數(shù)目相同的是( 。
A.2mol KClO3B.1mol KClC.1mol Ca(ClO)2D.2mol Na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如圖,將錐形瓶置于水槽內(nèi),瓶中加入酒精.水槽中加入冷水后,再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質(zhì),結(jié)果產(chǎn)生了酒精噴泉.水槽中加入的物質(zhì)可以是( 。
A.生石灰B.食鹽C.蔗糖D.固體NH4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3.中和熱的測量,是一個重要的定量實驗.
用50mL 0.50mol/L鹽酸與50mL 0.55mol/L NaOH溶液在如圖所示的裝置中進行中和反應.通過測定反應過程中所放出的熱量可計算中和熱.回答下列問題:
①從實驗裝置上看,圖中尚缺少的一種玻璃用品是環(huán)形玻璃攪拌棒.
②大燒杯上如不蓋硬紙板,求得的中和熱數(shù)值偏。ㄌ睢捌蟆⑵、無影響”)
③如果用60mL0.50mol/L鹽酸與50mL 0.55mol/L NaOH溶液進行反應,與上述實驗相比,所放出的熱量不相等(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熱相等(填“相等、不相等”),簡述理由因為中和熱是指酸跟堿發(fā)生中和反應生成1molH2O所放出的熱量,與酸堿的用量無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為消除NO對環(huán)境的污染,可利用NH3在一定條件下與NO反應生成無污染的氣體.
已知:①N2 (g)+O2 (g)?2NO(g)△H=+180.50kJ•mol-1
②4NH3 (g)+5O2 (g)?4NO(g)+6H2O(g)△H=-905.48kJ•mol-1
則反應4NH3(g)+6NO(g)?5N2 (g)+6H2O(g)的△H是( 。
A.+2.98 kJ•mol-1B.-2.98 kJ•mol-1
C.+1807.98 kJ•mol-1D.-1807.98 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下列實驗方案設計不能達到預期目的是(  )
A.向氯酸鉀溶液中加入硝酸銀溶液和稀硝酸,檢驗氯酸鉀中的氯元素
B.銅可溶于濃硫酸卻不溶于稀硫酸,證明濃硫酸的氧化性更強
C.氫氧化鋁能分別跟強酸和強堿反應,說明氫氧化鋁是兩性氫氧化物
D.通過測溶液的pH,鑒別NH4Cl、NaCl、K2CO3三種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