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將等物質的量的A、B混合于2 L的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如下反應:3A(g)+B(g)xC(g)+2D(g),經5 min后,測得D的濃度為0.5 mol·L-1,c(A)∶c(B)=3∶5,C的平均反應速率為0.1 mol·L-1·min-1。求:
(1)5 min后B的濃度c(B)=________mol·L-1,反應開始前容器中的A、B的物質的量:n(A)=n(B)=________mol。
(2)A的平均反應速率:v(A)=________mol·L-1·min-1。
(3)x的值為________。
(4)下列敘述能表明該反應已達平衡狀態(tài)的是_________(填序號)。
①A的物質的量濃度不變
②3v正(A)=v逆(B)
③混合氣體總物質的量不變
④反應物和生成物同時存在,反應體系中四種物質的物質的量均相等
【答案】1.25 3 0.15 2 ①
【解析】
(1)恒容條件下,濃度的變化等于化學計量數(shù)的變化,結合平衡時c(A)∶c(B)=3∶5及容器的容積是2 L計算反應開始時A、B的物質的量;
(2)根據(jù)v(A)=計算;
(3)濃度變化量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
(4)根據(jù)平衡時任何組分的物質的量濃度不變、化學反應速率不變、含量不變分析。
(1)由方程式可知△c(B)=△c(D)=×0.5 mol/L =0.25 mol/L,△c(A)=△c(D)=×0.5 mol/L =0.75 mol/L,開始時A、B起始濃度相等,假設反應開始時二者濃度都為x mol/L,則(x-0.75):(x-0.25)=3:5,解得x=1.5,則5 min時B的濃度為c(B)=1.5 mol/L-0.25 mol/L=1.25 mol/L,反應開始時容器中A、B的物質的量為n=c·V=1.5 mol/L×2 L=3 mol;
(2)由于△c(A)=△c(D)=×0.5 mol/L=0.75 mol/L,所以v(A)==0.15 mol/(L·min);
(3)濃度變化量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則x:2=0.1 mol/(Lmin)×5 min:0.5 mol/L,解得x=2;
(4)①反應在恒容密閉容器中進行,若A的物質的量濃度不變,則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①正確;
②任何時刻都存在關系:v正(A)=3v正(B),若3v正(A)=v逆(B),則v逆(B)=3v正(A)=9v正(B),逆反應速率大于正反應速率,化學平衡逆向移動,不是平衡狀態(tài),②錯誤;
③該反應是反應前后氣體體積不變的反應,因此任何時刻氣體的物質的量都不變,不能據(jù)此判斷反應是否處于平衡狀態(tài),③錯誤;
④反應物和生成物同時存在,反應體系中四種物質的物質的量均相等,反應可能處于平衡狀態(tài),也可能未處于平衡狀態(tài),④錯誤;
故合理選項是①。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A、B、C、D、E為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的五種前四周期元素。A的核外電子總數(shù)與其周期數(shù)相同;B的價電子排布式為nsnnpn+2;短周期元素C和D為同周期不相鄰的元素,C是同周期元素中離子半徑最小的元素,D元素最外層有兩個未成對電子;E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四周期第IVB族,常用加熱ECl4(氯化物)溶液的方法制備納米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D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為______,E原子核外有_____個未成對電子,五種元素中電負性最大的是_____(填元素名稱)。
(2)由A、B、D三種元素形成的常見三元化合物中具有強氧化性的是______(填化學式)。
(3)氯元素能與C(非碳元素符號)形成某化合物Q。在1.01×105Pa、T1℃時,氣體摩爾體積為53.4L/mol,實驗測得Q的氣態(tài)密度為5.00g/L,則此時Q的結構式為___________。(如有配位鍵須用“→”標出)
(4)A、B、D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有A2B、DB3,下列關于A2B和DB3的說法中,正確的是________(填標號)。
A.中心原子的價層電子對數(shù)目相等 B.都是非極性分子
C.中心原子的孤電子對數(shù)目相等 D.都含有極性鍵
E.都能與Na2O反應 F.固態(tài)時晶體類型不同
(5)D在空氣中燃燒的產物分子構型為_________。固體DB3中存在如圖所示的三聚分子,該分子中D原子的雜化軌道類型為________。
(6)E單質有兩種同素異形體,高溫下是體心立方堆積;但在常溫下的晶體結構為如下圖所示的六方最密堆積(底面是正六邊形)。已知常溫下晶體晶胞參數(shù)分別為a cm和c cm,則該晶體的密度可表示為________g·cm-3。(用含a和c的式子表示,用NA表示阿伏伽德羅常數(shù)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火箭推進器中裝有強還原劑肼(N2H4)和強氧化劑(H2O2),當它們混合時,即產生大量的N2和水蒸氣,并放出大量熱。已知0.4mol液態(tài)肼和足量H2O2反應,生成氮氣和水蒸氣,放出256.65kJ的熱量。
(1)寫出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H2O(l)====H2O(g);△H=+44kJ·mol-1,則16 g液態(tài)肼燃燒生成氮氣和液態(tài)水時,放出的熱量是________kJ。
(3)上述反應應用于火箭推進劑,除釋放大量的熱和快速產生大量氣體外,還有一個很突出的優(yōu)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N2(g)+2O2(g)==2 NO2(g);△H=+67.7 kJ·mol-1, N2H4(g)+O2(g)== N2(g)+2H2O (g);△H= -534 kJ·mol-1,根據(jù)蓋斯定律寫出肼與NO2完全反應生成氮氣和氣態(tài)水的熱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
(5)已知:N2(g)+2O2(g)=2NO2(g) △H=+67.7kJ/mol
N2H4(g)+O2(g)=N2(g)+2H2O(g) △H=-543kJ/mol
1/2H2(g)+1/2F2(g)=HF(g) △H=-269kJ/mol
H2(g)+1/2O2(g)=H2O(g) △H=-242kJ/mol
有人認為若用氟代替二氧化氮作氧化劑,則反應釋放能量更大,肼和氟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a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排在氫之前,b為碳棒,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a極上發(fā)生還原反應,b極上發(fā)生氧化反應
B.碳棒上有氣體逸出
C.導線上有電流,電子移動方向為a→b
D.反應后a極質量減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將2.32g Na2CO3、NaOH的固體混合物完全溶解于水,制成溶液,然后向該溶液中逐滴加入1 mol/L的鹽酸,所加鹽酸的體積與產生CO2的體積(標準狀況)關系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 OA段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H++OH-===H2O CO32-+H+===HCO3-
B. 當加入35mL鹽酸時,產生CO2的體積為224mL
C. A點溶液中的溶質為NaC1、NaHCO3
D. 混合物中NaOH的質量0.60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配制的過程中,造成所得的溶液濃度偏大的是
A.要配制100 mL 1 mol·L-1 NaOH溶液,在白紙上稱4 g NaOH固體,并且稱量速度較慢
B.定容時俯視容量瓶刻度線
C.溶解或稀釋溶質時燒杯尚未干燥
D.定容時蓋上瓶蓋,搖勻后發(fā)現(xiàn)液面低于刻度線,再繼續(xù)滴加蒸餾水使液面重新達到刻度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1H、2H、3H是三種核素,它們物理性質相同,化學性質不同
B.ZX3+的結構示意圖為,該離子能促進水的電離
C.N2、H2O2、CaC2、MgCl2中都含有非極性共價鍵
D.由于HF分子間存在氫鍵,因此HF比HCl穩(wěn)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東晉華陽國志南中志卷四中已有關于白銅的記載,云南鎳白銅銅鎳合金聞名中外,曾主要用于造幣,亦可用于制作仿銀飾品回答下列問題:
鎳元素基態(tài)原子的電子排布式為______,3d能級上的未成對電子數(shù)為______.
硫酸鎳溶于氨水形成藍色溶液.
中陰離子的立體構型是______.
在中與之間形成的化學鍵稱為___,提供孤電子對的成鍵原子是______.
氨是______分子填“極性”或“非極性”,中心原子的軌道雜化類型為______.
單質銅及鎳都是由______鍵形成的晶體;元素銅與鎳的第二電離能分別為:、的原因是______.
某鎳白銅合金的立方晶胞結構如圖所示.
晶胞中銅原子與鎳原子的數(shù)量比為______.
若合金的密度為,晶胞參數(shù)______nm.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