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子晶體 | NaCl | KCl | CaO |
晶格能/kJ•mol-1 | 786 | 715 | 3401 |
分析 A、B、C、D、E都是元素周期表中的前四周期元素,它們原子序數(shù)的大小關系為A<C<B<D<E,A原子的p軌道為半充滿,其形成的簡單氫化物的沸點是同主族非金屬元素的氫化物中最高的,則A是N元素;
D原子得到一個電子后其3p軌道將全充滿,B+離子比D原子形成的離子少一個電子層,則B是Na元素、D是Cl元素,C與B可形成BC型的離子化合物,則C為F元素,E的原子序數(shù)為29,則E是Cu元素;
(1)元素A簡單氫化物是NH3,A原子原子價層電子對個數(shù)是4,根據(jù)價層電子對互斥理論判斷原子雜化類型;同周期隨原子序數(shù)遞增電負性增大,同主族自上而下電負性減小;含有氫鍵的物質溶解性大;
(2)比E少5個質子的原子是Cr元素,其原子核外有24個電子,根據(jù)構造原理書寫基態(tài)電子排布式;
Fe晶體中其面心立方堆積的晶胞與體心立方堆積的晶胞中實際含有的E原子的個數(shù)之比=(1+8×$\frac{1}{8}$):(8×$\frac{1}{8}$+6×$\frac{1}{2}$);
(3)晶格能與電荷成正比、與離子半徑成反比,晶格能越大熔沸點越高;
(4)根據(jù)CO2+4H2→CH4+2H2O知,若有1mol CH4生成,則有6mol σ鍵和2mol π鍵斷裂;
(5)該晶胞中Cu+個數(shù)=8×$\frac{1}{8}$+6×$\frac{1}{2}$=4,H-的個數(shù)=4,Cu+與H-的核間距為晶胞體長的$\frac{1}{4}$,晶胞棱長=$\root{3}{\frac{\frac{M}{{N}_{A}}×4}{ρ}}$cm3,其體長=$\sqrt{3}$×$\root{3}{\frac{\frac{M}{{N}_{A}}×4}{ρ}}$cm.
解答 解:A、B、C、D、E都是元素周期表中的前四周期元素,它們原子序數(shù)的大小關系為A<C<B<D<E,A原子的p軌道為半充滿,其形成的簡單氫化物的沸點是同主族非金屬元素的氫化物中最高的,則A是N元素;
D原子得到一個電子后其3p軌道將全充滿,B+離子比D原子形成的離子少一個電子層,則B是Na元素、D是Cl元素,C與B可形成BC型的離子化合物,則C為F元素,E的原子序數(shù)為29,則E是Cu元素;
(1)元素A簡單氫化物是NH3,N原子價層電子對數(shù)=3+$\frac{1}{2}$(5-1×3)=4,故NH3中N采取sp3雜化;
同周期隨原子序數(shù)遞增電負性增大,同主族自上而下電負性減小,故電負性Na<Cl<F;HF與水分子之間能形成氫鍵,而易溶于水;
故答案為:sp3;Na<Cl<F;HF與水分子之間能形成氫鍵;
(2)比E少5個質子的原子是Cr元素,其原子核外有24個電子,根據(jù)構造原理書寫基態(tài)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63s23p63d54s1或〔Ar〕3d54s1;
Fe晶體中其面心立方堆積的晶胞與體心立方堆積的晶胞中實際含有的E原子的個數(shù)之比=(1+8×$\frac{1}{8}$):(8×$\frac{1}{8}$+6×$\frac{1}{2}$)
故答案為:1s22s22p63s23p63d54s1或〔Ar〕3d54s1;2:1;
(3)晶格能越大熔點越高,晶格能與電荷成正比、與離子半徑成反比,
KCl、MgO、CaO、TiN這4種晶體的結構與NaCl晶體結構相似,TiN中離子都帶3個單位電荷,MgO、CaO中離子都帶2個單位電荷,KCl中離子都帶1個單位電荷,離子半徑Cl-<O2-<N3-,Mg2+<Ca2+<K+,高價化合物的晶格能遠大于低價離子化合物的晶格,晶格能TiN>MgO>CaO>KCl,故熔點TiN>MgO>CaO>KCl,
故答案為:TiN>MgO>CaO>KCl;
(4)根據(jù)CO2+4H2→CH4+2H2O知,若有1mol CH4生成,則有6mol σ鍵和2mol π鍵斷裂,
故答案為:6;2;
(5)該晶胞中Cu+個數(shù)=8×$\frac{1}{8}$+6×$\frac{1}{2}$=4,H-的個數(shù)=4,晶胞棱長=$\root{3}{\frac{\frac{M}{{N}_{A}}×4}{ρ}}$cm3,其體長=$\sqrt{3}$×$\root{3}{\frac{\frac{M}{{N}_{A}}×4}{ρ}}$cm,Cu+與H-的核間距為晶胞體長的$\frac{1}{4}$=$\frac{\sqrt{3}}{4}×$×$\root{3}{\frac{\frac{M}{{N}_{A}}×4}{ρ}}$cm=$\frac{\sqrt{3}}{4}×$$\root{3}{\frac{65×4}{d{N}_{A}}}$cm,
故答案為:$\frac{\sqrt{3}}{4}×$$\root{3}{\frac{65×4}{d{N}_{A}}}$.
點評 本題考查物質結構和性質,側重考查分析推斷及計算能力,涉及晶胞計算、晶格能、原子核外電子排布、元素周期律等知識點,這些都是高頻考點,難點是(5)題晶胞計算,題目難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元素B對應的氫化物比J對應的氫化物熔沸點更高,原因是B的氫化物中的鍵能比J中的大. | |
B. | 根據(jù)圖形分析可知,K,L兩種元素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的酸性,前者較強. | |
C. | 晶體IC2熔化時克服的化學鍵和晶體KC2與水反應時克服的化學鍵,類型相同. | |
D. | 元素K、H、G分別形成的簡單離子的半徑逐漸減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a處通入氫氣,發(fā)生還原反應 | |
B. | b處為電池正極,發(fā)生了還原反應 | |
C. | 該裝置中只涉及兩種形式的能量轉化 | |
D. | P-型半導體連接的是電池負極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澄清透明的溶液中:MnO4-、SO42-、K+、Fe3+ | |
B. | 0.1 mol•L-1FeCl3溶液中:Mg2+、NH4+、SCN-、SO42- | |
C. | 滴入甲基橙顯黃色的溶液中:Na+、ClO-、I-、SO42- | |
D. | 水電離產(chǎn)生的c(H+)=10-12 mol•L-1的溶液中:K+、Na+、NO3-、CH3CO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該混鹽水溶液呈堿性 | |
B. | 該混鹽與H2SO4反應有氣體生成 | |
C. | 該混鹽溶液加入BaCl2可以生成白色沉淀 | |
D. | 該混鹽在酸性條件下可生成S,每產(chǎn)生32g S轉移2NA個電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