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2SO4H++,H++。
(1)Na2SO4溶液顯________(填“酸性”“堿性”或“中性”),理由是(用離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
(2)在
(3)在0.1 mol ·L-1 Na2SO4溶液中,下列粒子濃度關系正確的是( )
A.c(Na+)+c(H+)=c(
B
C.c(Na+)>c()>c (H+)>c (OH-)
D.c()+c()=0.1 mol·L-1
(1)堿性 +H2O+OH-
(2)小于 H2SO4一級電離出H+,對電離起抑制作用,而NaHSO4中不存在抑制作用
(3)AD
解析:本題以新型信息為前提,考查鹽類水解的判斷,外界因素對電離平衡的影響以及溶液離子濃度大小關系。由于的電離是可逆的,所以可以發(fā)生水解,Na2SO4溶液顯堿性。溶液中存在的平衡體系有+H2O+OH-,H2OH++OH-,溶液中各種離子濃度大小關系為:c(Na+)>c()>c (OH-)>c ()>c(H+)。電荷守恒關系式:c(Na+)+c(H+)=c(OH-)+c()+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實驗序號 | FeSO4溶液的體積讀數(shù)/mL | |
滴定前 | 滴定后 | |
1 | 0.10 | 16.20 |
2 | 0.30 | 15.31 |
3 | 0.20 | 15.19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3-2014學年天津市六校高三第二次聯(lián)考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實施以減少能源浪費和降低廢氣排放為基本內容的節(jié)能減排政策,是應對全球氣候問題、建設資源節(jié)約型、環(huán)境友好型社會的必然選擇;ば袠I(yè)的發(fā)展必須符合國家節(jié)能減排的總體要求,依靠理論知識做基礎。試運用所學知識,解決下列問題:
(1)已知某反應的平衡表達式為:它所對應的化學反應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水煤氣合成二甲醚的三步反應如下:
①2H2(g)+CO(g)CH3OH(g);ΔH=-90.8 kJ/mol
②2CH3OH(g)CH3OCH3(g)+H2O(g);ΔH=-23.5 kJ/mol
③CO(g)+ H2O(g)CO2(g)+H2(g);ΔH=-41.3 kJ/mol
總反應:3H2(g)+3CO(g)CH3OCH3(g)+CO2(g)的ΔH=__________ ,
二甲醚(CH3OCH3)直接作燃料電池具有啟動快,效率高等優(yōu)點,若電解質為酸性,該電池的負極反應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煤化工通常通過研究不同溫度下平衡常數(shù)以解決各種實際問題。已知等體積的一氧化碳和水蒸氣進入反應器時,會發(fā)生如下反應:CO(g)+H2O(g)? H2(g)+CO2(g),該反應平衡常數(shù)隨溫度的變化如下表所示:
溫度/℃ | 400 | 500 | 800 |
平衡常數(shù)K | 9.94 | 9 | 1 |
該反應的正反應方向是_________反應(填“吸熱”或“放熱”),若在500℃時進行,設起始時CO和H2O的起始濃度均為0.020mol/L,在該條件下,CO的平衡轉化率為:________。
(4)從氨催化氧化可以制硝酸,此過程中涉及氮氧化物,如NO、NO2、N2O4等。對反應? N2O4(g) 2NO2(g)? △H>0,在溫度為T1、T2時,平衡體系中NO2的體積分數(shù)隨壓強變化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___。
A.A、C兩點的反應速率:A>C
B.A、C兩點氣體的顏色:A深,C淺
C.B、C兩點的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B<C
D.由狀態(tài)B到狀態(tài)A,可以用加熱的方法
E.A、C兩點的化學平衡常數(shù):A>C
(5)NO2可用氨水吸收生成NH4NO3 。25℃時,將m mol NH4NO3溶于水,溶液顯酸性,向該溶液滴加n L氨水后溶液呈中性,則滴加氨水的過程中水的電離平衡將______(填”正向”“不”或“逆向”)移動,所滴加氨水的濃度為_______mol·L-1。(NH3·H2O的電離平衡常數(shù)取Kb=2X10-5 mol·L-1)
(6)某科研單位利用原電池原理,用SO2和O2來制備硫酸,裝置如右圖,電極為多孔的材料能吸附氣體,同時也能使氣體與電解質溶液充分接觸.
①溶液中H+的移動方向由______ 極到______極;(用A、B表示)
②B電極的電極反應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2年蘇教高中化學選修6 4.1硫代硫酸鈉與酸反應速率的影響練習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很多,某校化學小組用實驗的方法進行探究。
實驗一:他們只利用Cu、Fe、Mg和不同濃度的硫酸(0.5 mol·L-1、2 mol·L-1、18.4 mol·L-1)設計實驗方案來研究影響反應速率的因素。
甲同學的實驗報告如下表:
實驗步驟 |
現(xiàn)象 |
結論 |
①分別取等體積的2 mol·L-1的硫酸于試管中 ②____________ |
反應速率Mg>Fe,Cu不反應 |
金屬的性質越活潑,反應速率越快 |
(1)甲同學表中實驗步驟②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同學的實驗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得出正確的實驗結論,還需控制的實驗條件是____________。乙同學為了更精確地研究濃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利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定量實驗。
(3)乙同學在實驗中應該測定的數(shù)據(j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同學完成該實驗應選用的實驗藥品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該實驗中不選用某濃度的硫酸,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二:已知 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8H2O+10CO2↑,在高錳酸鉀酸性溶液和草酸溶液反應時,發(fā)現(xiàn)開始一段時間,反應速率較慢,溶液褪色不明顯;但不久突然褪色,反應速率明顯加快。
(5)針對上述實驗現(xiàn)象,丙同學認為KMnO4與H2C2O4反應放熱,導致溶液溫度升高,反應速率加快。從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看,你猜想還可能是______________的影響。
(6)若用實驗證明你的猜想,除高錳酸鉀酸性溶液、草酸溶液外,還需要選擇的試劑最合理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硫酸鉀 B.硫酸錳
C.二氯化錳 D.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很多,某校化學小組用實驗的方法進行探究。
實驗一:他們只利用Cu、Fe、Mg和不同濃度的硫酸(0.5mol?L-1、2mol?L-1、18.4mol?L-1)。設計實驗方案來研究影響反應速率的因素。
甲同學研究的實驗報告如下表:
實驗步驟 | 現(xiàn) 象 | 結 論 |
①分別取等體積的2 mol?L-1的硫酸于試管中 ② | 反應速率Mg>Fe,Cu不反應 | 金屬的性質越活潑,反應速率越快 |
(1)甲同學表中實驗步驟②為
。
(2)甲同學的實驗目的是 ;要得出正確的實驗結論,還需控制的實驗條件是 。
乙同學為了更精確的研究濃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利用下圖所示裝置進行定量實驗。
(3)乙同學在實驗中應該測定的數(shù)據(jù)是 。
(4)乙同學完成該實驗應選用的實驗藥品是 。
實驗中不選用某濃度的硫酸,理由是 。
實驗二:已知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8H2O+10CO2↑,在高錳酸甲酸性溶液和草酸溶液反應時,發(fā)現(xiàn)開始一段時間,反應速率較慢,溶液褪色不明顯;但不久突然褪色,反應速率明顯加快。
(5)針對上述實驗現(xiàn)象,丙同學認為KMnO4與H2C2O4反應放熱,導致溶液溫度升高,反應速率加快。從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看,你猜想還可能是 的影響。
(6)若用實驗證明你的猜想,除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草酸溶液外,還需要選擇的試劑最合理的是 (填字母)
A.硫酸鉀 B.硫酸錳 C.二氯化錳 D.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