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R、Q為短周期中的兩種元素,R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與次外層電子數(shù)之差的絕對值等于電子層數(shù);Q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次外層電子數(shù)的3倍,則下列敘述中肯定不正確的是( 。
A.原子半徑:R>QB.R和Q可形成離子化合物R2Q5
C.R和Q可形成共價化合物RQD.R和Q可形成共價化合物RQ2

分析 R、Q為短周期中的兩種元素,R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與次外層電子數(shù)之差的絕對值等于電子層數(shù),若電子層數(shù)為2,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4,R為C元素,若電子層數(shù)為3,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5,R為P元素;Q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次外層電子數(shù)的3倍,若Q為第二周期元素,Q為O元素,且Q不可能為第三周期元素,以此來解答.

解答 解:由上述分析可知,R為C或P,Q為O,
A.若R為P,Q為O,電子層越多,原子半徑越大,則原子半徑:R>Q,故A正確;
B.R和Q可形成共價化合物P2O5,不含離子鍵,故B錯誤;
C.若R為C,R和Q可形成共價化合物CO,故C正確;
D.R和Q可形成共價化合物CO2,故D正確;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原子結構與元素周期律,為高頻考點,把握原子結構、電子排布規(guī)律來推斷元素為解答的關鍵,側重分析與推斷能力的考查,注意規(guī)律性知識的應用,題目難度不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直徑介于1nm~100nm之間的微粒稱為膠體
B.電泳現(xiàn)象可證明膠體帶電
C.滲析法可用于含有氯化鈉的淀粉溶液的提純
D.用含1molFeCl3的溶液可制得6.02×1023個Fe(OH)3膠體粒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已知 X、Y 為第三周期非金屬元素(稀有氣體除外),且電負性 X>Y,下列說法錯誤的 是(  )
A.X 與 Y 形成化合物時,X 可能顯負價,也可能顯正價
B.第一電離能 X 可能小于 Y
C.X 的最高價含氧酸的酸性強于 Y 的最高價含氧酸的酸性
D.原子序數(shù) X 一定大于 Y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2.已知非金屬單質硫(S)是淡黃色固體粉末,難溶于水.為了驗證氯元素的非金屬性比硫元素的非金屬性強,某化學實驗小組設計了如下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

(1)裝置A的分液漏斗中盛裝的試劑是濃鹽酸.
(2)B中試劑,說明裝置的作用吸收氯氣中混有的HCl.
(3)裝置C中盛放的試劑是Na2S溶液,化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Cl2+S2-=2Cl-+S↓.
(4)從原子結構的角度簡要分析氯元素的非金屬性比硫元素的非金屬性強的原因:Cl原子、S原子的電子層數(shù)相同,但最外層電子數(shù)Cl原子是7,S原子是6,且原子半徑Cl<S,因此,在反應中Cl原子比S原子更容易獲得電子達穩(wěn)定結構,故氯元素的非金屬性比硫元素的非金屬性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在下列無色透明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離子組是( 。
A.Cu2+、Na+、SO42-、Cl-B.K+、Na+、Cl-、NO3-
C.Mg2+、Ca2+、CO32-、NO3-D.OH-、Fe3+、Ca2+、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室溫下,下列各組離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pH=1的溶液中:Na+、Fe2+、NO3-、SO42-
B.水電離出的c(H+)=1×10-12mol•L-1的溶液中:K+、Al3+、Cl-、SO42-
C.加入酚酞溶液顯紅色的溶液中:Na+、K+、HCO3-、Cl-
D.無色溶液中:K+、NH4+、Cl-、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將0.4mol/LNH4Cl溶液和0.2molNaOH溶液等體積混合后,溶液中粒子的物質的量濃度大小關系為:c(NH4+)>c(Na+)>c(NH3•H2O)>c(OH-)>c(H+
B.SiO2(s)+2C(s)═Si(s)+2CO(g)在常溫下不能自發(fā)進行,則該反應的△H>0
C.物質的量濃度相等的CH3COOH和CH3COONa溶液等體積混合后的溶液中:2c(Na+)═c(CH3COO-)+c(CH3COOH)
D.在相同條件下,NaHCO3溶液和NaHSO3溶液中,水的電離平衡均被促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溫度為T時,向2.0L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1.0molPCl5,反應PCl5(g)?PCl3(g)+Cl2(g)經(jīng)一段時間后達到平衡.反應過程中測定的部分數(shù)據(jù)見表:
t050150250350
n(PCl3)/mol00.160.190.200.20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反應在前50s的平均速率為v(PCl3)=0.001 6 mol•L-1•s-1
B.保持其他條件不變,升高溫度,平衡時,c(PCl3)=0.11 mol•L-1,則反應的△H>0
C.相同溫度下,起始時向容器中充入1.0 molPCl5、0.20 molPCl3和0.20 molCl2,達到平衡前v(正)>v(逆)
D.相同溫度下,起始時向容器中充入2.0 molPCl3、2.0 molCl2,達到平衡時,PCl3的轉化率大于8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下列有關物質相互轉化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石墨轉變成碳納米管為物理變化
B.“滴水石穿,繩鋸木斷”不包含化學變化
C.232Th轉化為233U是化學變化
D.將地溝油制成肥皂是化學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