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是自然界存在最廣泛的ⅡA族元素,常以化合物F存在。從單質A起始發(fā)生的一系列化學反應可由下圖表示:
請回答下列問題:
(1)A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E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
(2)F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G和D的電子式分別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D與H反應可能生成的鹽有_____________ (填化學式);
(4)實際生產中,可由F為原料制備單質A,簡述一種制備方法_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河北省高三8月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實驗設計能完成或實驗結論合理的是( )
A.證明一瓶紅棕色氣體是溴蒸氣還是二氧化氮,可用濕潤的碘化鉀-淀粉試紙檢驗,觀察試紙顏色的變化
B.鋁熱劑溶于足量稀鹽酸再滴加KSCN溶液,未出現(xiàn)血紅色,鋁熱劑中一定不含鐵的氧化物
C.測氯水的pH,可用玻璃棒蘸取氯水點在pH試紙上,待其變色后和標準比色卡比較
D.用濃硫酸吸收二氧化硫中混有少量SO3氣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河北省高三8月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如圖所示為一定量Al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后,產生Al(OH)3白色沉淀的質量與NaOH的物質的量之間的關系曲線。
請回答下列問題:
(1)A點時已參加反應的AlCl3和NaOH的物質的量之比為________。
(2)AB段曲線所表示的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B處生成的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可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向含有0.1 mol NH4Al(SO4)2的溶液中逐滴加入5 mol·L-1 NaOH溶液,開始發(fā)現(xiàn)溶液中出現(xiàn)白色沉淀并逐漸增多;一段時間后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逸出;最后白色沉淀逐漸減少并最終消失。請在下圖中畫出生成沉淀的物質的量與加入NaOH溶液體積的關系示意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河北省高三8月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將一塊銀白色的金屬鈉放在空氣中會發(fā)生一系列的變化:表面迅速變暗→“出汗”→變成白色固體(粉末),下列有關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表面迅速變暗是因為鈉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生成了氧化鈉
B.“出汗”是因為生成的氫氧化鈉吸收空氣中的水蒸氣在表面形成了溶液
C.最后變成碳酸鈉粉末
D.該過程的所有化學反應均為氧化還原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河北省邯鄲市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推斷合理的是( )
A. 明礬[KAl(SO4)2·12H2O]在水中能形成Al(OH)3膠體,可用作凈水劑
B. 金剛石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質,不可能與氧氣發(fā)生反應
C. 濃H2SO4有強氧化性,不能與Cu發(fā)生劇烈反應
D. 將SO2通入品紅溶液,溶液褪色后加熱恢復原色;將SO2通入溴水,溴水褪色后加熱也能恢復原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河北省邯鄲市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下列條件下,能大量共存的離子組是( )
A.c(H+)=1×10-14mol/L的溶液: K+、Cu2+、I-、SO42-
B.水電離出的c(H+)=1×10-14mol/L的溶液:K+、Na+、AlO2-、S2O32-
C.能與Al反應生成H2的溶液:NH4+、Ca2+、NO3-、I-
D.能與K3[Fe(CN)6]產生藍色沉淀的溶液:H+、Na+、SO42-、Cr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2016學年福建省漳州市高一(下)期中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利用氧化還原反應原理配平化學方程式:
Zn+ HNO3 Zn(NO3)2+ N2O↑+ 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山西省協(xié)作體高三上學期開學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是某有機物的球棍模型,下列關于該有機物的性質敘述中錯誤的是( )
A.能與NaOH發(fā)生反應,但不能與鹽酸反應 B.能發(fā)生縮聚反應
C.能發(fā)生加成反應 D.能發(fā)生水解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