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1)某同學為探究蔗糖的水解反應,進行如下實驗,填寫實驗步驟III的實驗現(xiàn)象:
精英家教網

實驗步驟 實驗現(xiàn)象
I.向編號為①②③的3支試管中,分別加入1mL 20%的蔗糖溶液,向試管②和③中加入0.5mL稀硫酸,并將這3支試管同時水浴加熱約5min 均無明顯現(xiàn)象
II.取試管①和②,加入新制氫氧化銅懸濁液,加熱至沸騰 均無明顯現(xiàn)象
III.取試管③,先加入NaOH溶液調溶液pH至堿性,再加入新制氫氧化銅懸濁液,加熱至沸騰
 
結論:證明蔗糖在稀硫酸作用下發(fā)生了水解反應
(2)“酒是陳的香”的原因之一是儲存過程中生成了有香味的酯.實驗室用下圖所示裝置制取乙酸乙酯.
①試管a中生成乙酸乙酯的化學反應方程式是
 

②試管b中盛放的試劑是
 
溶液
③若要把b中制得的乙酸乙酯從混合物中分離出來,應采用的實驗操作是
 

④生成乙酸乙酯的反應是可逆反應,反應物不能完全變成生成物,反應一段時間后,就達到了該反應的限度,也即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下列描述能說明乙醇與乙酸的酯化反應已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有(填序號)
 

a單位時間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時生成1mol水
b單位時間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時生成1mol乙酸
c單位時間里,消耗1mol乙醇,同時消耗1mol乙酸
d正反應的速率與逆反應的速率相等
e混合物中各物質的濃度不再變化
(3)加熱聚丙烯塑料得到的產物如表:
產物 氫氣 甲烷 乙烯 丙烯 甲苯
質量分數(shù)(%) 12 24 12 16 20 10 6
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①試管A中的最終殘余物為
 
;
②試管B收集到的產品中,有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的物質,該物質的一氯代物有
 
種.
③錐形瓶C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經溴水充分吸收再干燥后,剩余兩種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為
 
分析:(1)根據(jù)葡萄糖的檢驗應在堿性條件下進行,產生磚紅色沉淀;
(2)①酯化反應的本質為酸脫羥基,醇脫氫,該反應生成乙酸乙酯和水,且為可逆反應;
②飽和碳酸鈉溶液與乙酸反應除去乙酸、同時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分層;
③分離互不相溶的液體,可用分液的方法分離;
④當可逆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正逆反應速率相等(同種物質)或正逆反應速率等于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不同物質),各物質的濃度、質量、體積分數(shù)以及百分含量不變,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發(fā)生變化;
(3)①根據(jù)最后最終殘余物為固體;根據(jù)塑料加熱時要熔化來分析;
②先找出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的物質,再找出物質的一氯代物的種類;
③根據(jù)進入錐形瓶C的氣體乙烯、丙烯能使溴水褪色分層,剩余氣體為氫氣、甲烷,根據(jù)摩爾質量在數(shù)值上等于相對分子質量,求出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
解答:解:(1)葡萄糖的檢驗應在堿性條件下進行,產生磚紅色沉淀,故答案為:產生磚紅色沉淀;
(2)①乙酸與乙醇在濃硫酸作用下加熱發(fā)生酯化反應生成乙酸乙酯和水,同時該反應可逆,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H3COOH+CH3CH2OH
濃硫酸
CH3COOC2H5+H2O,
故答案為:CH3COOH+HOCH2CH3
濃硫酸
CH3COOCH2CH3+H2O;
②制備乙酸乙酯時常用飽和碳酸鈉溶液吸收乙酸乙酯,目的是除去乙醇和乙酸,便于聞乙酸乙酯的香味,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分層,
故答案為:飽和碳酸鈉溶液;
③試管b中的液體不互溶分層,可以分液的方法分離提純,具體操作為用飽和碳酸鈉溶液承接蒸餾出的乙酸乙酯,再分液,故答案為:分液;
④a、單位時間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時生成1mol水,都表示正反應速率,不能說明到達平衡狀態(tài),故a錯誤;
b、單位時間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表示正反應速率,生成1mol乙酸表示逆反應速率,等于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說明到達平衡,故b正確;
c、單位時間里,消耗1mol乙醇,同時消耗1mol乙酸,都表示正反應速率,不能說明到達平衡狀態(tài),故c錯誤;
d、正反應的速率與逆反應的速率相等,說明到達平衡狀態(tài),故d正確;
e、混合物中各物質的濃度不再變化,反應到達平衡狀態(tài),故e正確,
故答案為:bde;
(3)①因最后最終殘余物為固體,所以為碳,故答案為:碳;
(2)因試管B收集到的產品是苯和甲苯,甲苯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苯不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甲苯中有4種位置的H,其一氯代物有4種,
故答案為:4;
(3)因乙烯、丙烯能使溴水褪色分層,經溴水充分吸收再干燥后,剩余兩種氣體的成份為氫氣和甲烷,
設混合氣體的質量為100g,則氫氣的質量為12g,物質的兩為6mol,甲烷的質量為24g,物質的量為1.5mol,
混合氣體的摩爾質量為:
12g+24g
6mol+1.5mol
=4.8g/mol,即均相對分子質量為4.8,
故答案為:溴水褪色分層;4.8.
點評:本題考查乙酸乙酯的制備,注意實驗混合液的配制、飽和碳酸鈉溶液的作用以及酯化反應的機理,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判定是難點,是一道實驗綜合題,知識點較多,難度不大,考查了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合理選擇飲食和良好生活方式,是健康的重要保證,這些都離不開化學知識.
(1)某同學為探究蔗糖的水解反應,進行如下實驗:
實驗步驟 實驗現(xiàn)象
I.向編號為①②③的3支試管中,分別加入1mL 20%的蔗糖溶液,向試管②和③中加入0.5mL稀硫酸,并將這3支試管同時水浴加熱約5min 均無明顯現(xiàn)象
II.取試管①和②,加入新制氫氧化銅懸濁液,加熱至沸騰 未見磚紅色沉淀
Ⅲ.取試管③,先加入
NaOH溶液
NaOH溶液
調溶液pH至堿性,再加入新制氫氧化銅懸濁液,加熱至沸騰
試管③中觀察到
產生磚紅色沉淀
產生磚紅色沉淀
結論:證明蔗糖在稀硫酸作用下發(fā)生了水解反應.
(2)下列有關營養(yǎng)物質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
a
(填選項序號).
a.淀粉、纖維素、蛋白質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b.糖類、油脂、蛋白質在一定條件下都能發(fā)生水解
c.過多攝取油脂會發(fā)胖和患心血管疾病,盡量不吃油脂
d.糖類、油脂、蛋白質只含C、H、O  3種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同學為探究碳酸鈉的性質,進行了如下實驗,請按要求回答有關問題.
(1)配制100mL 0.5mol?L-1的Na2CO3溶液.該同學應用天平稱量Na2CO3固體的質量為
5.3
5.3
g.配制該Na2CO3溶液時使用的儀器除天平、藥匙、燒杯、玻璃棒外,還必須用到的儀器有
100mL容量瓶
100mL容量瓶
、
膠頭滴管
膠頭滴管
等.
(2)用pH試紙測所配溶液的pH,pH>7,說明Na2CO3溶液呈
堿性
堿性
(填“酸性”、“堿性”或“中性”);用試管取少量所配溶液,向溶液中滴加幾滴酚酞試液,溶液變紅,再逐滴滴加BaCl2溶液,發(fā)現(xiàn)溶液的顏色變淺至無色,可能的原因是
滴加BaCl2溶液,碳酸根離子與鋇離子結合生成碳酸鋇沉淀,則水解平衡逆向移動,c(OH-)減小,
滴加BaCl2溶液,碳酸根離子與鋇離子結合生成碳酸鋇沉淀,則水解平衡逆向移動,c(OH-)減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問答題

合理選擇飲食和良好生活方式,是健康的重要保證,這些都離不開化學知識.
(1)某同學為探究蔗糖的水解反應,進行如下實驗:
實驗步驟 實驗現(xiàn)象
I.向編號為①②③的3支試管中,分別加入1mL 20%的蔗糖溶液,向試管②和③中加入0.5mL稀硫酸,并將這3支試管同時水浴加熱約5min 均無明顯現(xiàn)象
II.取試管①和②,加入新制氫氧化銅懸濁液,加熱至沸騰 未見磚紅色沉淀
Ⅲ.取試管③,先加入______調溶液pH至堿性,再加入新制氫氧化銅懸濁液,加熱至沸騰 試管③中觀察到______
結論:證明蔗糖在稀硫酸作用下發(fā)生了水解反應.
(2)下列有關營養(yǎng)物質的說法中,正確的是______(填選項序號).
a.淀粉、纖維素、蛋白質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b.糖類、油脂、蛋白質在一定條件下都能發(fā)生水解
c.過多攝取油脂會發(fā)胖和患心血管疾病,盡量不吃油脂
d.糖類、油脂、蛋白質只含C、H、O  3種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09-2010學年北京市西城區(qū)高一(下)期末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合理選擇飲食和良好生活方式,是健康的重要保證,這些都離不開化學知識.
(1)某同學為探究蔗糖的水解反應,進行如下實驗:
實驗步驟實驗現(xiàn)象
I.向編號為①②③的3支試管中,分別加入1mL 20%的蔗糖溶液,向試管②和③中加入0.5mL稀硫酸,并將這3支試管同時水浴加熱約5min均無明顯現(xiàn)象
II.取試管①和②,加入新制氫氧化銅懸濁液,加熱至沸騰未見磚紅色沉淀
Ⅲ.取試管③,先加入______調溶液pH至堿性,再加入新制氫氧化銅懸濁液,加熱至沸騰試管③中觀察到______
結論:證明蔗糖在稀硫酸作用下發(fā)生了水解反應.
(2)下列有關營養(yǎng)物質的說法中,正確的是______(填選項序號).
a.淀粉、纖維素、蛋白質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b.糖類、油脂、蛋白質在一定條件下都能發(fā)生水解
c.過多攝取油脂會發(fā)胖和患心血管疾病,盡量不吃油脂
d.糖類、油脂、蛋白質只含C、H、O  3種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