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乙烯的產量是衡量一個國家石油化工發(fā)展水平的重要標志。
I.將8.96L (標準狀況)乙烯和乙烷的混合氣體通入足量的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充分反應,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的質量增加8.4g,則原氣體混合物中乙烯與乙烷的物質的量之比為______________。
II.已知乙烯能發(fā)生以下轉化:
⑴寫出B、D化合物中官能團的名稱:B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
⑵寫出相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應類型: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應類型:_________________
【答案】3:1 羥基 羧基 CH2=CH2+ H2O→CH3CH2OH 加成 2CH3CH2OH+O22CH3CHO+2H2O 氧化
【解析】
I.乙烯含有雙鍵,能與溴水發(fā)生加成反應,乙烯和乙烷的混合氣體通入足量溴水中,充分反應后,溴水的質量增加了8.4g,乙烯的質量為8.4g,根據n=計算乙烯的物質的量,n=計算混合氣體總物質的量,進而計算乙烷的物質的量,可計算兩種氣體的物質的量之比;
Ⅱ.由流程圖可知:乙烯與水反應生成乙醇,B是乙醇,乙醇發(fā)生催化氧化得到物質C,則C為乙醛;乙醇與乙酸在濃硫酸條件下發(fā)生酯化反應生成乙酸乙酯,D是乙酸;以此解答該題。
I.8.96L混合氣體的物質的量為n=0.4mol,乙烯含有雙鍵,能與溴水發(fā)生加成反應,乙烯和乙烷的混合氣體通入足量溴水中,充分反應后,溴水的質量增加了8.4g,乙烯的質量是8.4g,所以乙烯的物質的量為n=0.3mol,則乙烷的物質的量為:0.4mol-0.3mol=0.1mol,原氣體混合物中乙烯與乙烷的物質的量之比為3:1。
II.⑴B是乙醇,官能團的名稱是羥基;D是乙酸,官能團的名稱是羧基;
⑵反應①為乙烯在催化劑條件下與水發(fā)生加成反應生成乙醇,反應方程式是CH2=CH2+ H2O→CH3CH2OH, 反應類型為加成反應;
反應②為乙醇催化氧化生成乙醛,反應方程式為:2CH3CH2OH+O2 2CH3CHO+2H2O,反應類型為氧化反應。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 44gCO2與C3H8的混合物中含有共用電子對數(shù)為9NA
B. 將標準狀況下2.24LSO2通入水中完全溶解,溶液中HSO32-與SO32-總數(shù)為0.1NA
C. 硝酸與銅反應得到NO2、N2O4共23g,則銅失去的電子數(shù)為0.5NA
D. 標準狀況下,8.96L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為3.5的H2與D2混合物中含中子數(shù)0.3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 不粘鍋表面涂有的聚四氟乙烯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B. 工業(yè)酒精因含有甲醇,飲后可能會造成人的雙目失明甚至死亡
C. 化合物屬于烴的衍生物,能發(fā)生加聚反應
D. 苯酚有殺菌和止痛作用,可以直接涂抹到皮膚上消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2016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授予我國諾貝爾獎獲得者屠呦呦,表彰她在抗瘧疾青蒿素方面的研究。
(查閱資料)青蒿素熔點156~157℃,易溶于丙酮、氯仿和乙醚,在水幾乎不溶。
I.實驗室用乙醚提取青蒿素的工藝流程如下:
(1)在操作I前要對青蒿進行粉碎,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2)操作II的名稱是_____________。
(3)操作III進行的是重結晶,其操作步驟為_____ 、_____、______、過濾、洗滌、干燥
II.已知青蒿素是一種烴的含氧衍生物為確定它的化學式,進行了如下實驗:
實驗步驟:①連接裝置,檢查裝置的氣密性。②稱量E、F中儀器及藥品的質量。③取14.10g青蒿素放入硬質試管C中,點燃C、D處酒精燈加熱,充分燃燒④實驗結束后冷卻至室溫,稱量反應后E、F中儀器及藥品的質量。
(4)裝置E、F應分別裝入的藥品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實驗測得:
裝置 | 實驗前 | 實驗后 |
E | 24.00g | 33.90g |
F | 100.00g | 133.00g |
通過質譜法測得青蒿素的相對分子質量為282,結合上述數(shù)據,得出青蒿素的分子式為______。
(6)若使用上述方法會產生較大實驗誤差,你的改進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碘化鈉用作甲狀腺腫瘤防治劑、祛痰劑和利尿劑等。實驗室用NaOH、單質碘和水合肼(N2H4·H2O)為原料可制備碘化鈉。
資料顯示:水合肼有還原性,能消除水中溶解的氧氣;NaIO3是一種氧化劑。
回答下列問題:
(1)水合肼的制備:有關反應原理為:NaClO + 2NH3 = N2H4·H2O + NaCl。
①用下圖裝置制取水合肼,其連接順序為_________(按氣流方向,用小寫字母表示)。
②裝置A的作用是_______。
③開始實驗時,先向氧化鈣中滴加濃氨水,一段時間后再向B的三口燒瓶中滴加NaClO溶液。滴加NaClO溶液時不能過快的理由___________。
(2)碘化鈉的制備
ⅰ.向三口燒瓶中加入8.4gNaOH及30mL水,攪拌、冷卻,加入25.4g碘單質,開動磁力攪拌器,保持60~70℃至反應充分;
ⅱ.繼續(xù)加入稍過量的N2H4·H2O(水合肼),還原NaIO和NaIO3,得NaI溶液粗品,同時釋放一種空氣中的氣體;
ⅲ.向上述反應液中加入1.0g活性炭,煮沸半小時,然后將溶液與活性炭分離;
ⅳ.將步驟ⅲ分離出的溶液蒸發(fā)濃縮、冷卻結晶、過濾、洗滌、干燥,得產品24.0g。
④步驟ⅰ適宜采用的加熱方法是水浴加熱, 該步驟反應完全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步驟ⅱ中IO3-參與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步驟ⅲ “將溶液與活性炭分離”的方法是趁熱過濾。
⑥本次實驗產率為__________。實驗發(fā)現(xiàn),水合肼實際用量比理論值偏高,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⑦某同學檢驗產品NaI中是否混有NaIO3雜質。取少量固體樣品于試管中,加水溶解,滴加少量淀粉液后再滴加適量稀硫酸,片刻后溶液變藍。得出NaI中含有NaIO3雜質。請評價該實驗結論的合理性____________。(若認為合理寫出離子方程式,若認為不合理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金屬鎂和鹵素單質(X2)反應的能量變化示意圖。下列敘述中,正確的說法有幾項 ( )
①Mg(s)所具有的能量高于MgX2(s)所具有的能量
②MgCl2電解制Mg(s)和Cl2(g)是吸熱過程
③熱穩(wěn)定性:MgI2>MgBr2>MgCl2>MgF2
④常溫下氧化性:F2<Cl2<Br2<I2
A. 1項 B. 2項
C. 3項 D. 4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過氧化氫(H2O2)溶液俗稱雙氧水,醫(yī)療上常用3%的雙氧水進行傷口消毒。H2O2能與SO2反應生成H2SO4, H2O2的分子結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H2O2的結構式為H—O—O—H
B. H2O2為含有極性鍵和非極性鍵的共價化合物
C. 與SO2在水溶液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SO2+ H2O2=2H++SO42-
D. H2O2與SO2反應過程中有共價鍵斷裂,同時有共價鍵和離子鍵形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1)利用某些有機物之間的相互轉換可以貯存太陽能,如原降冰片二烯(NBD)經過太陽光照轉化成為四環(huán)烷(Q)的反應為
△H=+88.62 kJ/mol
以下敘述錯誤的是________(填序號)
a.NBD的能量比Q的能量高 b.NBD和Q互為同分異構體
c.NBD的分子式為C7H8 d.NBD能使溴水褪色
e. NBD及Q的一氯代物均為三種
(2)如圖是在一定溫度下,某固定容積的密閉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O2氣體后,反應速率(v)與時間(t)的關系曲線。下列敘述正確的是______。
a.t1時,反應未達到平衡, NO2濃度在減小
b.t2時,反應達到平衡,反應不再進行
c.t2~t3,各物質濃度不再變化
d.t2~t3,各物質的濃度相等
e.0~t2,N2O4濃度增大
f.反應過程中氣體的顏色不變
(3)某研究性學習小組欲研究影響鋅和稀硫酸反應速率的外界條件,下表是其實驗設計的有關數(shù)據:
①在此5組實驗中,判斷鋅和稀硫酸反應速率大小,最簡單的方法可通過定量測定鋅完全消失所需的時間進行判斷,其速率最快的實驗是_____(填實驗序號)。
②對鋅和稀硫酸反應,實驗1和2表明,____對反應速率有影響,實驗1和3表明,____對反應速率有影響
③進行實驗2時,小組同學根據實驗過程繪制的標準狀況下的氣體體積V與時間t的圖像如圖所示。在OA、AB、BC三段中反應速率最快的是_______,2~4min內以硫酸的濃度變化表示的反應速率(假設溶液的體積不變)=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一定條件下,對于A2(g)+3B2(g)2AB3(g)反應來說,以下化學反應速率的表示中,化學反應速率最快的是
A. v(A2)=0.8 mol·L-1·s-1 B. v(A2)=30 mol·L-1·min-1
C. v(AB3)=1.0 mol·L-1·s-1 D. v(B2)=1.2 mol·L-1·s-1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