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硫代硫酸鈉(Na2S2O3)可由亞硫酸鈉和硫粉通過化合反應制得.已知:Na2S2O3在酸性溶液中不能穩(wěn)定存在.
(1)某研究小組設計了制備Na2S2O3•5H2O裝置和部分操作步驟如下.

Ⅰ.打開K1,關閉K2,向圓底燒瓶中加入足量濃硫酸,加熱.
Ⅱ.C中混合液被氣流攪動,反應一段時間后,硫粉的量逐漸減少.當C中溶液的pH接近7時即停止C中的反應,停止加熱.
Ⅲ.過濾C中的混合液.
Ⅳ.將濾液加熱濃縮、冷卻結晶、過濾、洗滌、烘干,得到產(chǎn)品.
①Ⅰ中,圓底燒瓶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Cu+2H2SO4(濃)$\frac{\underline{\;\;△\;\;}}{\;}$CuSO4+SO2↑+2H2O.
②Ⅱ中,“當C中溶液的pH接近7時即停止C中的反應”的原因是Na2S2O3在酸性溶液中不能穩(wěn)定存在.“停止C中的反應”的操作是打開K2,關閉K1
③Ⅲ中,“過濾”用到的玻璃儀器是(填儀器名稱)漏斗、玻璃棒、燒杯.
④裝置B中盛放的試劑是(填化學式)NaOH溶液,其作用是在C中的反應停止后,吸收A中產(chǎn)生的多余SO2,防止空氣污染.
(2)依據(jù)反應2S2O32-+I2=S4O62-+2I-,可用I2的標準溶液測定產(chǎn)品的純度.取5.5g產(chǎn)品,配制成100mL溶液.取10mL溶液,以淀粉溶液為指示劑,用濃度為0.050mol/L I2的標準溶液進行滴定,相關數(shù)據(jù)記錄如表所示.
編號1234
溶液的體積/mL10.0010.0010.0010.00
消耗I2標準溶液的體積/mL19.9919.9817.1320.03
①判斷達到滴定終點的現(xiàn)象是加入最后一滴I2標準溶液后,溶液變藍,且半分鐘內(nèi)顏色不改變.
②Na2S2O3•5H2O在產(chǎn)品中的質(zhì)量分數(shù)是(計算結果保留1位小數(shù))90.2%.

分析 (1)在加熱條件下,銅和濃硫酸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二氧化硫,所以A中發(fā)生的反應為Cu+2H2SO4(濃)$\frac{\underline{\;\;△\;\;}}{\;}$CuSO4+SO2↑+2H2O;打開K1,關閉K2,在C中Na2CO3和S、SO2反應生成Na2S2O3,Na2S2O3溶液具有弱堿性和較強的還原性,所以酸性條件下不能存在,二氧化硫不能完全反應且二氧化硫有毒,會污染空氣,所以用NaOH吸收未反應的SO2;C中溶液的pH接近7時即停止C中的反應,打開K2,關閉K1,二氧化硫有毒,應該用B中溶液吸收二氧化硫,二氧化硫?qū)儆谒嵝匝趸铮矣羞原性,所以可以堿性物質(zhì)或氧化性物質(zhì)吸收二氧化硫,
①銅和濃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和二氧化硫氣體;
②根據(jù)題目Na2S2O3在酸性溶液中不能穩(wěn)定存在的信息判斷;
③根據(jù)過濾操作所需儀器判斷;
④二氧化硫不能排放到空氣中,應有尾氣處理裝置;
(2)①Na2S2O3反應完畢,再加入碘的標準溶液,碘與淀粉變藍色;
②第3次實驗消耗標準液的體積與其它3次相差比較大,應舍棄,1、2、4次實驗的標準液平均值為消耗標準液體積,由方程式可知n(Na2S2O3•5H2O)=n(S2O32-)=2n(I2),進而計算Na2S2O3•5H2O在產(chǎn)品中的質(zhì)量分數(shù).

解答 解:(1)在加熱條件下,銅和濃硫酸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二氧化硫,所以A中發(fā)生的反應為Cu+2H2SO4(濃)$\frac{\underline{\;\;△\;\;}}{\;}$CuSO4+SO2↑+2H2O;打開K1,關閉K2,在C中Na2CO3和S、SO2反應生成Na2S2O3,Na2S2O3溶液具有弱堿性和較強的還原性,所以酸性條件下不能存在,二氧化硫不能完全反應且二氧化硫有毒,會污染空氣,所以用NaOH吸收未反應的SO2;C中溶液的pH接近7時即停止C中的反應,打開K2,關閉K1,二氧化硫有毒,應該用B中溶液吸收二氧化硫,二氧化硫?qū)儆谒嵝匝趸,且有還原性,所以可以堿性物質(zhì)或氧化性物質(zhì)吸收二氧化硫,
①濃硫酸具有強氧化性,在加熱的條件下能氧化單質(zhì)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Cu+2H2SO4(濃)$\frac{\underline{\;\;△\;\;}}{\;}$CuSO4+SO2↑+2H2O,
故答案為:Cu+2H2SO4(濃)$\frac{\underline{\;\;△\;\;}}{\;}$CuSO4+SO2↑+2H2O;
②生成的SO2和碳酸鈉反應生成亞硫酸鈉和CO2,由于Na2S2O3在酸性溶液中不能穩(wěn)定存在,所以C中碳酸鈉的作用是起反應物作用及提供堿性環(huán)境,“停止C中的反應”的操作是打開K2,關閉K1,
故答案為:Na2S2O3在酸性溶液中不能穩(wěn)定存在;打開K2,關閉K1;
③過濾時的主要玻璃儀器有漏斗、燒杯、玻璃棒,故答案為:漏斗、玻璃棒、燒杯;
④SO2是大氣污染物,需要尾氣處理,則裝置B中盛放的試劑是氫氧化鈉溶液,用來吸收SO2,防止污染環(huán)境,
故答案為:NaOH;在C中的反應停止后,吸收A中產(chǎn)生的多余SO2,防止空氣污染;
(2)①加入最后一滴I2標準溶液后,溶液變藍,且半分鐘內(nèi)顏色不改變,說明Na2S2O3反應完畢,滴定到達終點,
故答案為:加入最后一滴I2標準溶液后,溶液變藍,且半分鐘內(nèi)顏色不改變;
②第3次實驗消耗標準液的體積與其它3次相差比較大,應舍棄,1、2、4次實驗的標準液平均值為消耗標準液體積,即消耗標準液體積為$\frac{19.99+19.98+20.03}{3}$mL=20mL,由2S2O32-+I2═S4O62-+2I-,可知5.5g樣品中n(Na2S2O3•5H2O)=n(S2O32-)=2n(I2)=2×0.02L×0.05mol/L×$\frac{100mL}{10mL}$=0.02mol,則m(Na2S2O3•5H2O)=0.02mol×248g/mol=4.96g,則Na2S2O3•5H2O在產(chǎn)品中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frac{4.96g}{5.5g}$×100%=90.2%,
故答案為:90.2%.

點評 本題考查制備實驗方案設計,為高頻考點,側重考查學生的分析、實驗和計算能力,涉及物質(zhì)制備、物質(zhì)的量的計算、離子方程式書寫、基本操作等知識點,明確實驗原理及物質(zhì)性質(zhì)是解本題關鍵,難度中等,注意(2)②實驗3數(shù)據(jù)要舍去,為易錯點.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標準狀況下,氯氣的摩爾體積為22.4L•mol-1
B.將標準狀況下11.2L的HCl溶于1.0L的水中,所得溶液中HC1的濃度為O.5mol/L
C.常溫常壓下,等體積的CO和H2的質(zhì)量比為1:1
D.物質(zhì)的摩爾質(zhì)量在數(shù)值上等于其相對分子質(zhì)量或相對原子質(zhì)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實驗室有一瓶混有氯化鈉的氫氧化鈉固體試劑,經(jīng)測定氫氧化鈉的質(zhì)量分數(shù)約為82%,為了驗證其純度,用濃度為0.1mol•L-1的鹽酸進行滴定,完成下列問題:
(1)稱取5.0g該氫氧化鈉固體樣品,配成500mL溶液備用;
(2)將標準鹽酸裝在酸式滴定管中,調(diào)節(jié)液面位置在“0”刻度以下,并記錄下刻度;
(3)取25.00mL待測液.該項實驗操作使用的主要儀器有(除錐形瓶外)堿式滴定管,用酚酞作指示劑時,滴定到溶液顏色由紅色剛好變成無色為止;
(4)某同學根據(jù)三次實驗分別記錄有關數(shù)據(jù)如下表:
滴定次數(shù)待測氫氧化鈉溶液的體積/mL0.1000mol•L-1鹽酸的體積/mL
滴定前刻度滴定后刻度溶液體積/mL
第一次25.000.0026.1126.11
第二次25.001.5630.3028.74
第三次25.000.2226.3126.09
請選用其中合理數(shù)據(jù)列出氫氧化鈉溶液物質(zhì)的量濃度(計算結果保留4位有效數(shù)字):c(NaOH)=0.1044mol/L.
(5)由于錯誤操作,使得上述所測氫氧化鈉溶液的濃度偏高的是CD(填寫編號)
A.中和滴定達終點時俯視滴定管內(nèi)液面度數(shù)
B.堿式滴定管用蒸餾水洗凈后立即取用25ml待測堿溶液注入錐形瓶進行滴定
C.酸式滴定管用蒸餾水洗凈后立即裝標準溶液來滴定
D.把配好的標準溶液倒入剛用蒸餾水洗凈的試劑瓶中然后用來滴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在汽車上安裝三效催化轉(zhuǎn)化器,可使汽車尾氣中的主要污染物(CO、NOx、碳氫化合物)進行相互反應,生成無毒物質(zhì),減少汽車尾氣污染.
(1)已知:N2(g)+O2(g)=2NO(g)△H=+180.5kJ•mol-1
2C(s)+O2(g)=2CO(g)△H=-221.0kJ•mol-1
C(s)+O2(g)=CO2(g)△H=-393.5kJ•mol-1
①尾氣轉(zhuǎn)化的反應之一:2NO(g)+2CO(g)=N2(g)+2CO2(g)△H=-746.5 kJ•mol-1
②已知:N2、O2分子中化學鍵的鍵能分別是946kJ•mol-1、497kJ•mol-1,則NO分子中化學鍵的鍵能為631.25kJ•mol-1
(2)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在技術人員的指導下,在某溫度時,按下列流程探究某種催化劑作用下的反應速率,用氣體傳感器測得不同時間的NO和CO濃度如表:

時間/s012345
c(NO)×(10-4mol•L-110.04.502.501.501.001.00
C(CO)×(10-3mol•L-13.603.052.852.752.702.70
請回答下列問題(均不考慮溫度變化對催化劑催化效率的影響):
①前3s內(nèi)的平均反應速率v (N2)=1.42×10-4mol•L-1•s-1
②在該溫度下,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5000.(只寫出計算結果)
③該可逆反應△S<0(填“>”、“<”或“=”),在低溫(填“高溫”、“低溫”或“任何溫度”)下能自發(fā)進行.
(3)CO分析儀以燃料電池為工作原理,其裝置如圖所示,該電池中電解質(zhì)為氧化釔-氧化鈉,其中O2-可以在固體介質(zhì)NASICON中自由移動.下列說法錯誤的是B

A.負極的電極反應式為:CO+O2--2e-=CO2
B.工作時電極b作正極,O2-由電極a流向電極b
C.工作時電子由電極a通過傳感器流向電極b
D.傳感器中通過的電流越大,尾氣中CO的含量越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ClO2與Cl2的氧化性相近,在自來水消毒和果蔬保鮮等方面應用廣泛.某興趣小組通過圖1裝置(夾持裝置略)對其制備、吸收、釋放和應用進行了研究.

(1)儀器B的名稱是分液漏斗.安裝F中導管時,應選用圖2中的b.
(2)打開B的活塞,A中發(fā)生:2NaClO3+4HCl=2ClO2↑+Cl2↑+2NaCl+2H2O.
為使ClO2在D中被穩(wěn)定劑充分吸收,滴加稀鹽酸的速度宜慢(填“快”或“慢”).
(3)關閉B的活塞,ClO2在D中被穩(wěn)定劑完全吸收生成NaClO2,此時F中溶液的顏色不變,則裝置C的作用是吸收Cl2
(4)已知在酸性條件下NaClO2可發(fā)生反應生成NaCl并釋放出ClO2,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4H++5ClO2-=Cl-+4ClO2↑+2H2O,在ClO2釋放實驗中,打開E的活塞,D中發(fā)生反應,則裝置F的作用是驗證是否有ClO2 生成
(5)已吸收ClO2氣體的穩(wěn)定劑Ⅰ和Ⅱ,加酸后釋放ClO2的濃度隨時間的變化如圖3所示,若將其用于水果保鮮,你認為效果較好的穩(wěn)定劑是穩(wěn)定劑Ⅱ,原因是穩(wěn)定劑Ⅱ可以緩慢釋放ClO2,能較長時間維持保鮮所需的濃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為實現(xiàn)“節(jié)能減排”和“低碳經(jīng)濟”的一項課題是如何將CO2轉(zhuǎn)化為可利用資源.目前,工業(yè)上常用CO2來生產(chǎn)燃料甲醇.現(xiàn)進行如下實驗:在體積為l L的密閉恒容容器中,充入l mol CO2和3mol H2,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反應:CO2(g)+3H2(g)?CH3OH(g)+H2O(g)△H=-49.0kJ/mol.
測得CO2和CH3OH(g)的濃度隨時間變化如圖所示.
①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K=$\frac{c(C{H}_{3}OH)×c({H}_{2}O)}{c(C{O}_{2})×{c}^{3}({H}_{2})}$;
②從反應開始到平衡時,CH3OH的平均反應速率v(CH3OH)=0.075mol/(L•min)(注明單位);H2的轉(zhuǎn)化率=75%;
③下列說法中,能說明上述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C
A.每消耗1mol CO2的同時生成1mol CH3OH
B.CO2、H2、CH3OH和H2O的物質(zhì)的量的比為1:3:1:1
C.容器中氣體的壓強不再改變
D.容器中氣體的密度不再改變
④下列措施中,能使上述平衡狀態(tài)向正反應方向移動的是BD
A.升高溫度                     B.將CH3OH(g)從體系中分離
C.使用高效催化劑               D.恒溫恒容再充入1molCO2和3mol 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2.氫能是高效、清潔能源,制氫技術的研究開發(fā)是氫能利用的必由之路.燃料水蒸氣重整法是一種有效、經(jīng)濟、廣泛采用的制氫方法,它是通過水蒸氣與燃料間的反應來制取氫氣的
(1)在催化劑作用下,天然氣和水蒸氣反應可制得一氧化碳和氫氣,已知該反應每制得2g氫氣需要吸收6.88×102kJ熱量.寫出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CH4(g)+H2O(g)=CO(g)+3H2(g)△H=+2.1×103kJ•mol-1或$\frac{1}{3}$CH4(g)+$\frac{1}{3}$H2O(g)=$\frac{1}{3}$CO(g)+H2(g)△H=+6.88×102kJ•mol-1;
(2)CO可繼續(xù)與水蒸氣反應:CO(g)+H2O(g)=CO2(g)+H2(g)△H2=-41.0kJ•mol-1.若將1mol甲烷與足量水蒸氣充分反應寫出該反應的方程式CH4(g)+2H2O(g)=CO2(g)+4H2(g);
(3)欲制得較純凈的氫氣可將(2)中充分反應后的氣體通過足量的燒堿溶液,寫出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2OH-+CO2=CO32-+H2O;
(4)將(2)的反應放在固定容器中,反應過程中壓強怎樣變化(填變大,不變,減。┎蛔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苯乙酸銅是合成優(yōu)良催化劑、傳感材料--納米氧化銅的重要前驅(qū)體之一.下面是它的一種實驗室合成路線:

制備苯乙酸的裝置示意圖如下(加熱和夾持裝置等略).已知:苯乙酸的熔點為76.5℃,微溶于冷水,溶于乙醇.回答下列問題:
(1)在250mL三口瓶a中加入70mL70%硫酸.配制此硫酸時,加入蒸餾水與濃硫酸的先后順序是先加水、再加入濃硫酸.
(2)將a中的溶液加熱至100℃,緩緩滴加40g苯乙腈到硫酸溶液中,然后升溫至130℃繼續(xù)反應.在裝置中,儀器b的作用是滴加苯乙腈;儀器c的名稱是球形冷凝管,其作用是回流(或使氣化的反應液冷凝).
反應結束后加適量冷水,再分離出苯乙酸粗品.加人冷水的目的是便于苯乙酸析出.下列儀器中可用于分離苯乙酸粗品的是BCE(填標號).
A.分液漏斗   B.漏斗   C.燒杯   D.直形冷凝管   E.玻璃棒
(3)提純粗苯乙酸的方法是重結晶,最終得到44g純品,則苯乙酸的產(chǎn)率是95%.
(4)用CuCl2•2H2O和NaOH溶液制備適量Cu(OH)2沉淀,并多次用蒸餾水洗滌沉淀,判斷沉淀洗干凈的實驗操作和現(xiàn)象是取最后一次少量洗滌液,加入稀硝酸,再加入AgNO3溶液,無白色渾濁出現(xiàn).
(5)將苯乙酸加人到乙醇與水的混合溶劑中,充分溶解后,加入Cu(OH)2攪拌30min,過濾,濾液靜置一段時間,析出苯乙酸銅晶體,混合溶劑中乙醇的作用是增大苯乙酸溶解度,便于充分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NH4Cl(s)═NH3(g)+HCl(g)室溫下不能自發(fā)進行,說明該反應的△H<0
B.鍍鋅鐵制品鍍層破損后,鐵制品比受損前更容易生銹,而鍍錫鐵則相反
C.對于N2(g)+3H2(g)?2NH3(g),當其他條件不變時,壓縮氣體體積使壓強增大,正反應和逆反應速率以及H2的平衡轉(zhuǎn)化率均增大
D.25℃時NH3•H2O稀溶液中,加水稀釋$\frac{c({H}^{+})•c(N{H}_{3}•{H}_{2}O)}{c(N{H}_{4}^{+})}$的值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