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分)芳香族羧酸通常用芳香烴的氧化來制備。芳香烴的苯環(huán)比較穩(wěn)定,難于氧化,而環(huán)上的支鏈不論長短,在強烈氧化時,最終都氧化成羧基。某同學用甲苯的氧化反應制備苯甲酸。
反應原理:
反應試劑、產物的物理常數(shù):
名稱 | 相對分 子質量 | 性狀 | 熔點 | 沸點 | 密度 | 溶解度 | ||
水 | 乙醇 | 乙醚 | ||||||
甲苯 | 92 | 無色液體易燃易揮發(fā) | -95 | 110.6 | 0.8669 | 不溶 | 易溶 | 易溶 |
苯甲酸 | 122 | 白色片狀或針狀晶體 | 122.4 | 248 | 1.2659 | 微溶 | 易溶 | 易溶 |
主要實驗裝置和流程如下:
實驗方法:一定量的甲苯和KMnO4溶液置于圖1裝置中,在90℃時, 反應一段時間,再停止反應,按如下流程分離出苯甲酸和回收未反應的甲苯。
(1)無色液體A的結構簡式為 。操作Ⅱ為 。
(2)如果濾液呈紫色,要先加亞硫酸氫鉀,然后再加入濃鹽酸酸化,加亞硫酸氫鉀的目的是 。
(3)下列關于儀器的組裝或者使用正確的是 。
A.抽濾可以加快過濾速度,得到較干燥的沉淀
B.安裝電動攪拌器時,攪拌器下端不能與三頸燒瓶底、溫度計等接觸
C.圖1回流攪拌裝置應采用直接加熱的方法
D.冷凝管中水的流向是下進上出
(4)除去殘留在苯甲酸中的甲苯應先加入 ,分液,水層再加入 ,然后抽濾,干燥即可得到苯甲酸。
(5)純度測定:稱取1.220g產品,配成100mL溶液,取其中25.00mL溶液,進行滴定 ,消耗KOH物質的量為2.4×10-3mol。產品中苯甲酸質量分數(shù)為 。
(1)(2分) 蒸餾(2分)
(2)除去未反應的高錳酸鉀氧化劑,否則用鹽酸酸化時會發(fā)生鹽酸被高錳酸鉀所氧化,產生氯氣;(2分)
(3)ABD (2分)漏選得一分,錯選不得分
(4) NaOH溶液(2分) 濃鹽酸酸化(2分) (5) 96% (2分)
【解析】
試題分析:(1)結合操作目的,分析流程知:對反應后的溶液過濾除去生成的MnO2,濾液經分液所得有機層含有末反應的甲苯,水層含有生成的苯甲酸鉀及其它可溶性物質。有機層經干燥劑干燥、過濾后,再經操作II得到的無色液體A應為甲苯。操作II為蒸餾。(2) 濾液呈紫色,證明高錳酸鉀有剩余,又因為高錳酸鉀會與濃鹽酸反應產生氯氣,所以應先加KHSO4除去末反應的高錳酸鉀,再加濃鹽酸酸化。(3) A、抽濾可以加快過濾速度,得到較干燥的沉淀;故A正確。
B、安裝電動攪拌器時,攪拌棒下端不能與三頸燒瓶底、溫度計等接觸;故B正確。C、三頸燒瓶不能直接加熱;故C不正確。D冷凝管中水的流向應是下進上出。故D正確。(4) 除去殘留在苯甲酸中的甲苯時,先加入NaOH溶液,使苯甲酸轉化為可溶性的苯甲酸鈉溶于水,再經分液操作,將甲苯(有機層)除去,然后用濃鹽酸把可溶性的苯甲酸鈉轉化為苯甲酸。(5) 根據(jù)關系式:
--KOH
122g 1mol
m 4×2.4×10-3mol
m=122g×4×2.4×10-3mol /1mol= 1.1712g
產品中苯甲酸質量分數(shù)為:1.1712g/1.22g×100%=96%
考點: 了解并初步實踐化學實驗研究的一般過程,掌握化學實驗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會根據(jù)所給數(shù)據(jù)進行純度計算。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上海市靜安區(qū)高三上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檢測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116號元素已被命名為“鉝”;2014年5月,科學家已確認發(fā)現(xiàn)117號元素,未命名,元素符號Uus;若將元素周期表的“一列”看作“一族”;則對117號元素的相關表述或性質推斷錯誤的是
A.屬第17族元素 B.屬鹵族元素 C.屬非金屬元素 D.有放射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河南省高三12月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HF穩(wěn)定性比HCl強
B.Mg失電子能力比Ca弱
C.NaCl與NH4Cl含有的化學鍵類型相同
D.等物質的量的C2H6和H202含電子數(shù)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河北省高三1月練習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室溫時,關于溶液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常溫下,將相同體積的pH=3硫酸和pH=11一元堿BOH溶液混合,所得溶液可能為中性也可能為酸性
B.水電離出來的c(H+)=10-13mol/L的溶液中K+、Cl-、NO3-、I-一定能大量存在
C.往0.1mol/LCH3COOH溶液中通人少量HCl,醋酸的電離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且溶液中增大
D.等物質的量濃度的下列溶液:①H2CO3②Na2CO3③NaHCO3④(NH4)2CO3⑤NH4HCO3中c(CO32-)的大小關系為:②>④>③>⑤>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河北省等五校高三上學期第二次聯(lián)考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化學—選修5:有機化學基礎](15分)
高分子材料PET聚酯樹脂和PMMA的合成路線如下:
已知:
Ⅰ.RCOOR′+ R′′18OH RCO18O R′′+ R′OH(R、R′、R′′代表烴基)
Ⅱ.(R、R′代表烴基)
(1)①的反應類型是________。
(2)②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
(3)PMMA單體的官能團名稱是________、________。
(4)F的核磁共振氫譜顯示只有一組峰,⑤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
(5)G的結構簡式為________。
(6)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號)。
a.⑦為酯化反應
b.B和D互為同系物
c.D的沸點比同碳原子數(shù)的烷烴高
d.1 mol 與足量NaOH溶液反應時,最多消耗4 mol NaOH
(7)J的某種同分異構體與J具有相同官能團,且為順式結構,其結構簡式是________。
(8)寫出由PET單體制備PET聚酯(化學式為C10nH8nO4n 或C10n+2H8n+6O4n+2)并生成B的化學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河北省等五校高三上學期第二次聯(lián)考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所示是298 K時,N2與H2反應過程中能量變化的曲線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加入催化劑,不能改變該化學反應的反應熱
B.b曲線是加入催化劑時的能量變化曲線
C.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N2(g)+3H2(g)2NH3(g),ΔH=-92 kJ/mol
D.在溫度、體積一定的條件下,通入1 mol N2和3 molH2反應后放出的熱量為92k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河北省高三第五次調研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15分)為研究銅與濃硫酸的反應,某化學興趣小組進行如下實驗。
實驗I:反應產物的定性探究,按如圖裝置(固定裝置已略去)進行實驗:
(1)F裝置的燒杯中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 ;B裝置中的現(xiàn)象是 。
(2)實驗過程中,能證明濃硫酸中硫元素的氧化性強于氫元素的現(xiàn)象是 。
(3)實驗結束時,撤去所有酒精燈之前必須完成的實驗操作是 。
(4)實驗結束后,證明A裝置試管中反應所得產物是否含有銅離子的操作方法是 。
實驗Ⅱ:反應產物的定量探究
(5)在銅與濃硫酸反應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有黑色物質出現(xiàn),且黑色物質為Cu2S。產生Cu2S的反應為aCu+
(6)為測定硫酸銅的產率,將該反應所得溶液中和后配制成250.00 mL溶液,取該溶液25.00 mL加入足量 KI溶液中振蕩,以淀粉溶液為指示劑,用O.36 mol·的Na2S2O3溶液滴定生成的I2,3次實驗平均消耗該Na2S2O3溶液25.00 mL。若反應消耗銅的質量為6.4 g,則硫酸銅的產率為 。
(已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廣東省惠州市高三第三次調研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組離子是
A.Fe3+ 、I-、ClO- 、H+ B.K+、Cu2+、OH-、NO3-
C.NH4+、Na+、Br-、SO42- D.Al3+、Cl-、OH-、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安徽省濉溪縣高三第二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為實現(xiàn)下列實驗目的,下表提供的主要玻璃儀器和所用試劑合理的是
選項 | 實驗目的 | 主要玻璃儀器 | 試劑 |
A | 鑒別Na2CO3和NaHCO3溶液 | 試管、膠頭滴管 | 澄清石灰水 |
B | 分離I2和CCl4的混合物 | 分液漏斗、燒杯 | 乙醇 |
C | 實驗室制取干燥的NH3 | 試管、酒精燈、帶導管的橡皮塞 | NH4Cl、Ca(OH)2、堿石灰 |
D | 測定NaOH溶液的濃度 | 滴定管、錐形瓶、燒杯 | NaOH溶液、酚酞試劑、0.1000 mol·L-1鹽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