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含有CO、N2、H2、CO2和少量水蒸氣的混合氣體,依次通過足量的灼熱氧化銅、濃氫氧化鈉溶液、濃硫酸后,剩余的氣體是(  )
A.N2B.N2和H2C.N2和CO2D.H2和CO

分析 CO、N2、H2、CO2中,CO、H2可與CuO在加熱條件下反應(yīng),CO2可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yīng),水可被濃硫酸吸收,以此解答該題.

解答 解:含有CO、N2、H2、CO2和少量水蒸氣的混合氣體,依次通過足量的灼熱氧化銅,CO、H2反應(yīng)分別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可與濃氫氧化鈉溶液反應(yīng),濃硫酸可吸收水,則剩余氣體為氮氣.
故選A.

點評 本題綜合考查常見氣體的性質(zhì),為高頻考點,側(cè)重考查學(xué)生的分析能力和實驗?zāi)芰,注意把握物質(zhì)的性質(zhì),難度不大.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下列微粒中同時具有離子鍵、共價鍵和配位鍵的化合物是( 。
A.NH4ClB.Na2O2C.H3O+D.Mg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已知A、B、C、D、E是短周期中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的5種主族元素,其中A是組成有機物的必要元素,元素B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其電子層數(shù)的3倍,元素D與A為同族元素,元素C與E形成的化合物CE是氯堿工業(yè)的主要原料.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C和E的單質(zhì)常溫下不能相互反應(yīng)
B.C與B形成的兩種化合物均屬于離子化合物,且化學(xué)鍵類型完全相同
C.原子半徑:C>D>A>B
D.A、D、E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yīng)水化物均為弱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X、Y、Z是中學(xué)常見的三種單質(zhì),M、N是中學(xué)常見的兩種化合物,其中M在常溫下為液態(tài),它們之間存在如圖轉(zhuǎn)化關(guān)系.下列有關(guān)說法錯誤的是(  )
A.該過程所涉及的反應(yīng)均為氧化還原反應(yīng)
B.當(dāng)X單質(zhì)為金屬時,可能是Na或Fe
C.當(dāng)X單質(zhì)為非金屬時,可能是F2或 C
D.反應(yīng)①可能在常溫下進行,也可能需要在高溫下才能發(fā)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下列裝置或操作能達到實驗?zāi)康氖牵ā 。?table class="qanwser">A..
裝置用于中和熱的測定B.
裝置用于高錳酸鉀溶液滴定草酸C.
裝置用于制取乙烯并驗證乙烯的性質(zhì)D.
裝置用于配制銀氨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能在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組離子是( 。
A.H+、Fe3+、I-、SO${\;}_{4}^{2-}$B.OH-、Na+、HCO${\;}_{3}^{-}$、Cl-
C.K+、Ca2+、NO${\;}_{3}^{-}$、SiO${\;}_{3}^{2-}$D.K+、Na+、OH-、AlO${\;}_{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在強酸性溶液中,下列離子組能大量共存且溶液無色透明的是( 。
A.Ag+、Na+、Cl-、K+B.Na+、Fe2+、SO42-、NO3-
C.Mg2+、Na+、SO42-、Cl-D.Ba2+、HCO3-、NO3-、K+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能與SO2氣體發(fā)生反應(yīng),但無沉淀產(chǎn)生的是( 。
①氯水 ②Ba(OH)2溶液 ③石灰水 ④Na2CO3溶液 ⑤稀硫酸、轓a2SO3溶液.
A.只有①B.①③④C.④⑤⑥D.①④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以“物質(zhì)的量”為中心的計算是化學(xué)計算的基礎(chǔ),下列與“物質(zhì)的量”相關(guān)的計算正確的是( 。
A.現(xiàn)有CO、CO2、O3三種氣體,它們分別都含有1 mol O,則三種氣體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3:2:1
B.n g Cl2中有m個Cl原子,則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NA的數(shù)值可表示為$\frac{35.5m}{n}$
C.標準狀況下,11.2 L X氣體分子的質(zhì)量為16 g,則X氣體的摩爾質(zhì)量是32
D.5.6 g CO和22.4 L CO2中含有的碳原子數(shù)一定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