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13.(NH42SO4是常見的化肥和化工原料,受熱易分解.某興趣小組擬探究其分解產物.
[查閱資料](NH42SO4在260℃和400℃時分解產物不同.
[實驗探究]該小組擬選用下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夾持和加熱裝置略)

實驗1:連接裝置A-B-C-D,檢查氣密性,按圖示加入試劑(裝置B盛0.5000mol/L鹽酸70.00mL).通入N2排盡空氣后,于260℃加熱裝置A一段時間,停止加熱,冷卻,停止通入N2.品紅溶液不褪色,取下裝置B,加入指示劑,用0.2000mol/L NaOH溶液滴定剩余鹽酸,終點時消耗NaOH溶液25.00mL.經檢驗滴定后的溶液中無SO42-
(1)儀器X的名稱是圓底燒瓶.
(2)滴定前,下列操作的正確順序是dbaec(填字母編號).
a.盛裝0.2000mol/L NaOH溶液        b.用0.2000mol/L NaOH溶液潤洗
c.讀數、記錄    d.查漏、清洗      e.排盡滴定管尖嘴的氣泡并調整液面
(3)裝置B內溶液吸收氣體的物質的量是0.03mol.
實驗2:連接裝置A-D-B,檢查氣密性,按圖示重新加入試劑.通入N2排盡空氣后,于400℃加熱裝置A至(NH42SO4完全分解無殘留物,停止加熱,冷卻,停止通入N2.觀察到裝置A、D之間的導氣管內有少量白色固體.經檢驗,該白色固體和裝置D內溶液中有SO32-,無SO42-.進一步研究發(fā)現,氣體產物中無氮氧化物.
(4)檢驗裝置D內溶液中有SO32-,無SO42-的實驗操作和現象是取少許D溶液于試管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鹽酸,白色沉淀完全溶解,生成刺激性氣味的氣體,說明D內溶液中有SO32-,無SO42-
(5)裝置B內溶液吸收的氣體是NH3
(6)(NH42SO4在400℃分解的化學方程式是3(NH42SO4$\frac{\underline{\;400℃\;}}{\;}$4NH3↑+N2↑+3SO2↑+6H2O↑.

分析 (1)由圖可知儀器X為圓底燒瓶;
(2)滴定前,先檢查滴定管是否漏水,再進行清洗,然后用標準液潤洗,再注入標準液,排盡滴定尖嘴的氣泡并調整液面,讀數、記錄,滴定前準備完成;
(3)根據消耗氫氧化鈉計算B裝置中剩余的HCl,參加反應的HCl吸收分解生成的NH3,發(fā)生NH3+HCl=NH4Cl,進而計算吸收NH3的物質的量,
(4)取D溶液于試管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再加入鹽酸,白色沉淀完全溶解且生成刺激性氣味的氣體,說明D內溶液中有SO32-,無SO42-;
(5)裝置D內溶液中有SO32-,說明分解生成SO2,裝置A、D之間的導氣管內有少量白色固體,白色固體應是二氧化硫、氨氣與水形成的鹽,裝置B內溶液吸收的氣體是氨氣;
(6)由(5)中分析可知,(NH42SO4在400℃分解時,有NH3、SO2、H2O生成,S元素化合價降低,根據電子轉移守恒,只能為N元素化合價升高,氣體產物中無氮氧化物,說明生成N2,配平書寫方程式.

解答 解:(1)由儀器X的結構可知,X為圓底燒瓶,故答案為:圓底燒瓶;
(2)滴定前,先檢查滴定管是否漏水,再進行清洗,然后用標準液潤洗,再注入標準液,排盡滴定尖嘴的氣泡并調整液面,讀數、記錄,滴定前準備完成,故正確的順序為:dbaec,
故答案為:dbaec;
(3)滴定剩余鹽酸,終點時消耗NaOH為0.025L×0.2mol/L=0.005mol,故剩余HCl為0.005mol,則參加反應的HCl為0.07L×0.5mol/L-0.005mol=0.03mol,參加反應的HCl吸收分解生成的NH3,發(fā)生反應:NH3+HCl=NH4Cl,故吸收NH3的物質的量為0.03mol,
故答案為:0.03;
(4)檢查裝置D內溶液中有SO32-,無SO42-的實驗操作和現象是:取少許D溶液于試管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鹽酸,白色沉淀完全溶解,生成刺激性氣味的氣體,說明D內溶液中有SO32-,無SO42-,
故答案為:取少許D溶液于試管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鹽酸,白色沉淀完全溶解,生成刺激性氣味的氣體,說明D內溶液中有SO32-,無SO42-;
(5)裝置D內溶液中有SO32-,說明分解生成SO2,裝置A、D之間的導氣管內有少量白色固體,白色固體應是二氧化硫、氨氣與水形成的鹽,裝置B內溶液吸收的氣體是氨氣,
故答案為:NH3;
(6)由(5)中分析可知,(NH42SO4在400℃分解時,有NH3、SO2、H2O生成,S元素化合價降低,根據電子轉移守恒,只能為N元素化合價升高,氣體產物中無氮氧化物,說明生成N2,分解反應方程式為3(NH42SO4$\frac{\underline{\;400℃\;}}{\;}$4NH3↑+N2↑+3SO2↑+6H2O↑,
故答案為:3(NH42SO4$\frac{\underline{\;400℃\;}}{\;}$4NH3↑+N2↑+3SO2↑+6H2O↑.

點評 本題考查物質分解產物的組成測定實驗,為高頻考點,把握物質的性質、發(fā)生的反應為解答的關鍵,側重分析與實驗能力的考查,注意離子檢驗、氧化還原反應的應用,題目難度不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1 mol NO的質量是30g
B.標準狀況下,1 mol H2O的體積是22.4 L
C.17 g NH3含有的氫原子總數為6.02×1023
D.0.1 mol Na2CO3中,Na+的物質的量為 0.1 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鎂及其化合物在研究和生產中具有廣泛用途.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室欲用如圖1的裝置和藥品制備少量氮化鎂.(已知氮化鎂易與水反應)

①A中盛裝的是濃氨水,B中可盛裝生石灰或氫氧化鈉,二者混合可制取氨氣.
②按照氣流的方向連接裝置:a接d、e接c、b接f.
③已知氨氣有還原性,能還原氧化銅,生成物之一是空氣的主要成分,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H3+3CuO$\frac{\underline{\;\;△\;\;}}{\;}$N2+3H2O+3Cu.
④如果沒有無水氯化鈣裝置,可能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Mg3N2+6H2O=3Mg(OH)2+2NH3↑.
(2)堿式碳酸鎂密度小,是橡膠制品的優(yōu)良填料,可用復鹽MgCO3(NH42CO3•H2O作原料制得.如圖2所示,按一定的固液比向三頸燒瓶中加入該含鎂復鹽和蒸餾水,放在恒溫水浴中加熱,開啟攪拌器同時加入氨水,待溫度達到40℃時,滴加鹵水(氯化鎂溶液)并繼續(xù)滴入氨水,待反應一段時間后,過濾洗滌干燥,得到堿式碳酸鎂產品.
①選擇水浴加熱方式的優(yōu)點是使反應物受熱均勻,溫度容易控制.
②40℃復鹽開始熱解生成MgCO3•3H2O,該反應的方程式為MgCO3•(NH42CO3•H2O+H2O$\frac{\underline{\;\;△\;\;}}{\;}$MgCO3•3H2O+2NH3↑+CO2↑;此時開始滴加鹵水的目的是吸收復鹽熱解生成的氨氣和部分二氧化碳.
③若制得的堿式碳酸鎂的質量為m g,要確定其組成(不考慮微量雜質),還必需的數據有bd(填字母代號).
a.堿式碳酸鎂的密度    b.充分灼燒后,剩余固體的質量
c.灼燒時的溫度和時間  d.灼燒時,測算得的標準狀況下二氧化碳的體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一水硫酸四氨合銅(Ⅱ)的化學式為[Cu(NH34]SO4•H2O是一種重要的染料及農藥中間體.某學習小組在實驗室以氧化銅為主要原料合成該物質,設計的合成路線為圖1:

相關信息如下以下電離(解離)過程:
①[Cu(NH34]SO4•H2O=[Cu(NH34]2++SO42-+H2O
[Cu(NH34]2+?Cu2++4NH3
②(NH42SO4在水中可溶,在乙醇中難溶.
③[Cu(NH34]SO4•H2O在乙醇•水混合溶劑中的溶解度隨乙醇體積分數的變化曲線示意圖如圖2:

請根據以下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1)方案1的實驗步驟為:a.加熱蒸發(fā)  b.冷卻結晶 c.抽濾 d.洗滌 e.干燥
①驟1的抽濾裝置如圖3所示,該裝置中的錯誤之處是布氏漏斗的瓶口斜面未朝向抽濾瓶的支管口;抽濾完畢或中途停止抽濾時,應先斷開連接安全瓶與抽氣裝置間的橡皮管,然后關閉抽氣裝置中的水龍頭.
②該方案存在明顯缺陷,因為得到的產物晶體中往往含有Cu(OH)2或Cu2(OH)2SO4雜質,產生該雜質的原因是加熱蒸發(fā)過程中NH3揮發(fā),使反應[Cu(NH34]2+?Cu2++4NH3平衡往右移動,且Cu2+發(fā)生水解.
(2)方案2的實驗步驟為:
a.向溶液C加入適量乙醇b.抽濾(或吸濾、減壓過濾)c.洗滌,d.干燥
①請在上述內填寫合適的試劑或操作名稱.
②下列選項中,最適合作為步驟c的洗滌液是C.
A.乙醇    B.蒸餾水   C.乙醇和水的混合液  D.飽和硫酸鈉溶液
③步驟d不宜采用加熱干燥的方法,可能的原因是加熱易使[Cu(NH34]SO4•H2O分解(失去水或失去氨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氨基甲酸銨(H2N-COONH4)是一種用途廣泛的化工原料.某研究性學習小組設計如下所示裝置,用于合成少量氨基甲酸銨.

有關氨基甲酸銨的資料如下:
①常溫下,在干燥的空氣中穩(wěn)定,遇水或潮濕空氣則生成碳酸銨或碳酸氫銨
②熔點58℃,59℃時則可分解成NH3和CO2氣體
③在密封管內加熱至120~140℃時失水生成尿素[CO(NH22]
④在酸性溶液中迅速分解
⑤合成氨基甲酸銨的反應原理為2NH3(g)+CO2(g)?H2N-COONH4(s)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儀器A的名稱是干燥管;B中盛放的藥品是堿石灰
(2)寫出石灰石與鹽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CaCO3+2H+=Ca2++H2O+CO2
(3)寫出氨基甲酸銨在密封管內加熱至120~140℃生成尿素的化學反應方程式:NH2COONH4$\frac{\underline{\;\;△\;\;}}{\;}$CO(NH22+H2O
(4)合成氨基甲酸銨的反應在一定條件下能自發(fā)進行,該反應的反應熱△H<0(填“>”“=”或“<”).
(5)有同學建議該CO2發(fā)生裝置直接改用“干冰”,你認為他的改進有何優(yōu)點:無需干燥裝置簡單,低溫環(huán)境提高產率
(6)該實驗裝置中明顯導致實驗失敗的隱患有反應器連接導管過細易造成堵塞;水蒸氣可進入反應器使產品不純;CO2發(fā)生器中揮發(fā)出的HCl未經處理進入反應器,會導致實驗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8.如圖所示,中學化學實驗室采用該裝置用于制備乙酸乙酯.
(1)寫出制備乙酸乙酯的化學方程式CH3COOH+CH3CH2OH$?_{△}^{濃H_{2}SO_{4}}$CH3COOCH2CH3+H2O.
(2)濃硫酸在實驗中的作用是催化劑、吸水劑.
(3)加熱一段時間后,在試管B飽和碳酸鈉溶液的液面上方有一層油層,在油、水交界處觀察到有氣泡產生,氣泡的主要成分是CO2
(4)停止加熱,取下試管B,嗅聞管內液體氣味,聞到更多的是刺激性氣味,這是因為物質的揮發(fā)等因素導致產品混有雜質,如乙醇和乙酸等,故試管B中加飽和碳酸鈉溶液,反應結束后,傾倒出油狀液體,再進行蒸餾(填提純的操作方法),收集74~78℃的餾分即可獲得較純凈的乙酸乙酯.
(5)裝置中通蒸氣的導管要伸到飽和碳酸鈉溶液的液面上,不能插入溶液中,目的是防止倒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5.利用硫酸渣(主要含Fe2O3、SiO2、Al2O3、MgO等雜質)制備氧化鐵的工藝流程如圖:

(1)“酸浸”中硫酸要適當過量,目的是:
①提高鐵的浸出率,②抑制Fe3+的水解.
(2)“還原”是將Fe3+轉化為Fe2+,同時FeS2被氧化為SO42-,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14Fe3++FeS2+8H2O=15Fe2++2SO42-+16H+
(3)為測定“酸浸”步驟后溶液中Fe3+的量以控制加入FeS2的量.實驗步驟為:
準確量取一定體積的酸浸后的溶液于錐形瓶中,加入HCl、稍過量SnCl2,再加HgCl2除去過量的SnCl2,以二苯胺磺酸鈉為指示劑,用K2Cr2O7標準溶液滴定,有關反應方程式如下:
2Fe3++Sn2++6Cl-═2Fe2++SnCl62-,
Sn2++4Cl-+2HgCl2═SnCl62-+Hg2Cl2↓,
6Fe2++Cr2O72-+14H+═6Fe3++2Cr3++7H2O.
①若SnCl2不足量,則測定的Fe3+量偏低(填“偏高”、“偏低”、“不變”,下同).
②若不加HgCl2,則測定的Fe3+量偏高.
(4)已知部分陽離子以氫氧化物形式沉淀時溶液的pH見表:
沉淀物Fe(OH)3Al(OH)3Fe(OH)2Mg(OH)2Mn(OH)2
開始沉淀2.73.87.59.48.3
完全沉淀3.25.29.712.49.8
實驗可選用的試劑有:稀HNO3、Ba(NO32溶液、酸性KMnO4溶液、NaOH溶液,要求制備過程中不產生有毒氣體.請完成由“過濾”后的溶液模擬制備氧化鐵的實驗步驟:
a.氧化:向溶液中加入過量的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攪拌;
b.沉淀:滴加NaOH溶液,調節(jié)溶液為pH為3.2~3.8;
c.分離,洗滌;
d.烘干,研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2.正丁醛是一種化工原料.某實驗小組利用如下裝置合成正丁醛.

發(fā)生的反應如下:
CH3CH2CH2CH2OH$→_{H_{2}SO_{4},△}^{Na_{2}Cr_{2}O_{7}}$CH3CH2CH2CHO
反應物和產物的相關數據列表如下:
沸點/℃密度/(g•cm-3水中溶解性
正丁醇117.20.810 9微溶
正丁醛75.70.801 7微溶
實驗步驟如下:
將6.0g Na2Cr2O7放入100mL燒杯中,加30mL水溶解,再緩慢加入5mL濃硫酸,將所得溶液小心轉移至B中.在A中加入4.0g正丁醇和幾粒沸石,加熱.當有蒸氣出現時,開始滴加B中溶液.滴加過程中保持反應溫度為90-95℃,在E中收集90℃以下的餾分.將餾出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去水層,有機層干燥后蒸餾,收集75-77℃餾分,產量2.0g.
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中,能否將Na2Cr2O7溶液加到濃硫酸中,說明理由不能,容易發(fā)生迸濺.
(2)加入沸石的作用是防止暴沸.若加熱后發(fā)現未加沸石,應采取的正確方法是冷卻后補加.
(3)上述裝置圖中,B儀器的名稱是分液漏斗,D儀器的名稱是直形冷凝管.
(4)分液漏斗使用前必須進行的操作是C(填正確答案標號).
A.潤濕   B.干燥    C.檢漏    D.標定
(5)將正丁醛粗產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分水時,水在下層(填“上”或“下”).
(6)反應溫度應保持在90~95℃,其原因是保證正丁醛及時蒸出,又可盡量避免其被進一步氧化
(7)本實驗中,正丁醛的產率為5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水煤氣是重要燃料和化工原料,可用水蒸氣通過熾熱的炭層制得:
C (s)+H2O(g)?CO (g)+H2 (g)△H=+131.3kJ•mol-1
(1)該反應的平衡常數K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增大、減小、不變).
(2)上述反應達到平衡后,增加H2O(g)的量,則C (s) 的物質的量減。ㄔ龃蟆p小、不變).
(3)下列說法一定能判斷如上反應達平衡的是BC
A.消耗1mol H2O(g)同時生成1mol H2
B.容器內混合氣體的總質量不變
C.恒溫恒容時容器內氣體的壓強不變
D.H2O(g)、CO (g)、H2 (g)三種氣體的濃度比為1:1:1
(4)上述反應在t0時刻達到平衡,在t1時刻改變某一條件后正反應速率(ν)隨時間的變化如下圖所示,填出對應的編號.
①縮小容器體積b;
②降低溫度f.
(5)一定溫度下,三個容器中均進行著上述反應,各容器中炭足量,其它物質的物質的量濃度及正逆反應速率關系如下表所示.請?zhí)顚懕碇孝佗谙鄳目崭瘢?br />
容器編號c(H2O)/mol•L-1c(CO)/mol•L-1c(H2)/mol•L-1ν、ν比較
I0.060.600.10ν
0.120.200.60①ν
0.100.200.40ν_②>ν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