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1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根據(jù)酸分子中含有的H原子個數(shù)將酸分為一元酸、二元酸、多元酸
B.酸性氧化物都是非金屬氧化物
C.Na2O熔融狀態(tài)下能導電,所以Na2O是電解質
D.膠體區(qū)別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質特征是產生丁達爾效應

分析 A、根據(jù)酸電離出的氫離子數(shù)目將酸分為一元酸、二元酸等;
B、能和堿反應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屬于酸性氧化物,能和酸反應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屬于堿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可以是金屬氧化物;
C、Na2O是離子化合物,熔融電離出鈉離子和氧離子;
D、膠體區(qū)別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質特征是分散質微粒直徑的大。

解答 解:A、根據(jù)酸分子能電離出的氫離子個數(shù),將酸分為一元酸、二元酸等,如H3BO3,1個酸分子中含有的H原子個數(shù)為3個,但電離出1個氫離子,屬于一元酸,故A錯誤;
B、根據(jù)能和堿反應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屬于酸性氧化物,能和酸反應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屬于堿性氧化物可知,CO2、P2O5是酸性氧化物,Mn2O7也是酸性氧化物,故B錯誤;
C、Na2O之所以是電解質,是因為其在熔融狀態(tài)下電離出自由移動的離子能導電,故C正確;
D、微粒直徑在1nm-100nm分散質形成的分散系為膠體,小于1nm分散質形成的分散系為溶液,大于100nm分散質形成的分散系為濁液,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了物質分類的方法,氧化物、酸的分類、電解質和膠體概念的理解應用,掌握基礎是解題關鍵,題目較簡單.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己二酸是合成尼龍-66的主要原料之一.實驗室合成己二酸的原理、有關數(shù)據(jù)及裝置示意圖如圖表:

物質密度(g/cm3熔點沸點溶解性
環(huán)己醇0.962g/cm325.9℃160.8℃20℃時水中溶解度為3.6g,可混溶于乙醇、苯
己二酸1.360g/cm3152℃337.5℃在水中的溶解度:15℃時1.44g,25℃時2.3g,易溶于乙醇、不溶于苯
實驗步驟如下:
Ⅰ.在三口燒瓶中加入16mL 50%的硝酸(密度為l.3lg/cm3),再加入1~2粒沸石,滴液漏斗中盛放有5.4mL環(huán)己醇.
Ⅱ.水浴加熱三口燒瓶至50℃左右,移去水浴,緩慢滴加5~6滴環(huán)己醇,搖動三口燒瓶,觀察到有紅棕色氣體放出時再慢慢滴加剩下的環(huán)己醇,維持反應溫度在60℃~65℃之間.
Ⅲ.當環(huán)己醇全部加入后,將混合物用80℃一90℃水浴加熱約10min(注意控制溫度),直至無紅棕色氣體生成為止.
Ⅳ.趁熱將反應液倒入燒杯中,放入冰水浴中冷卻,析出晶體后過濾、洗滌、干燥、稱重.
請回答下列問題:
(1)本實驗所用50%的硝酸物質的量濃度為10.4 mol/L.滴液漏斗的細支管a的作用是平衡滴液漏斗與三口燒瓶內的氣壓,使環(huán)己醇能夠順利流下.
(2)儀器b的名稱為球形冷凝管(或冷凝管).,使用時要從下口(填“上口”或“下口”)通入冷水.
(3)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NO2,防止污染空氣,溶液上方倒扣的漏斗作用是防止液體倒吸.
(4)向三口燒瓶中滴加環(huán)己醇時,反應溫度迅速上升,為使反應溫度不致過高,必要時可采取的措施是將三口燒瓶置于冷水浴中.
(5)進行該實驗時要控制好環(huán)己醇的滴入速率,防止反應過于劇烈,否則可能造成較嚴重的后果,試列舉兩條可能的后果:反應液暴沸沖出冷凝管;放熱過多可能引起爆炸;產生的二氧化氮氣體來不及被堿液吸收而外逸到空氣中.
(6)為了除去可能的雜質和減少產品損失,可分別用冰水和苯洗滌晶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下列方程式中,屬于水解反應的是( 。
A.CO+H2O?CO2+H2B.H2PO4-+H2O?HPO42-+H3O+
C.Cl-+H2O?HCl+OH-D.HS-+H2O?H2S+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向 100mL 某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漸加入鐵粉,產生氣體的量(相同狀況)隨鐵粉 質量增加的變化如圖所示(已知硝酸只被還原為 NO 氣體).下列分析或結果錯誤的是( 。
A.OA 段產生的是 NO,BC 段產生氫氣,溶液中最終溶質為 FeSO4
B.AB 段的反應為 Fe+2Fe3+═3Fe2+,
C.原混合酸中NO3-物質的量為 0.3mol
D.H2SO4 濃度為 2.5 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5.2015年5月5日,北京開啟“燒烤”模式,氣溫高達 35℃,臭氧代替 PM2.5 坐上大氣 污染物的“頭把交椅”.汽車和工業(yè)廢氣中的氮氧化物因經光化學反應可形成臭氧而被列入北京的污染物排放源清單.氮氧化物處理通常有下列途徑:
(1)在汽車排氣管內安裝催化轉化器,可將汽車尾氣中主要污染物轉化為無毒的大氣循環(huán)物質
①反應 2NO(g)+2CO(g)?2CO2(g)+N2(g)能夠自發(fā)進行,則該反應的△H<0(填“>”或“<”).
②根據(jù)傳感器記錄某溫度下 NO、CO 的反應進程,測量所得數(shù)據(jù)繪制出圖 1.前1S內平均反應速率v(N2)=2.7×10-4mol/(L.s);第 2S時的X值范圍25.2<X<30.6.
③在一定溫度下,向體積為VL的密閉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O和CO.在t1時刻達到平衡
狀態(tài),此時 n(CO)=amol,n(NO)=2amol,n(N2)=bmol.若保持體積不變,再向容器中充 入 n(CO2)=bmol,n(NO)=amol,則此時 v 正=v逆(填“>”、“=”或“<”);
④在t2時刻,將容器迅速壓縮到原容積的$\frac{1}{2}$,在其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t3時刻達到新的平衡狀態(tài).請在圖2中補充畫出t2-t3-t4時段N2物質的量的變化曲線.
(2)煙氣中含有的氮氧化物(NOx)可與甲烷在一定條件下反應轉化為無害成分,從而消除污染.
已知:CH4(g)+2O2(g)═CO2(g)+2H2O(l)K1△H=a kJ•mol-1;N2(g)+O2(g)═2NO(g)K2△H=b kJ•mol-1;
CH4脫硝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CH4(g)+4NO(g)═CO2(g)+2N2(g)+2H2O(l)△H=(a-2b)kJ•mol-1; 平衡常數(shù)K=$\frac{{K}_{1}}{{{K}_{2}}^{2}}$(K用 K1、K2表示)
(3)C2H4也可用于煙氣脫硝.為研究溫度、催化劑中 Cu2+負載量對其NO去除率的影響,控制其他條件一定實驗結果如圖3所示.為達到最高的NO去除率,應選擇的反應溫度和Cu2+負載量分別是350℃、負載率3%.
(4)工業(yè)尾氣中氮的氧化物常采用堿液吸收法處理.NO2被足量純堿溶液完全吸收后得到兩種鈉鹽,同時產生CO2.請寫出NO2與純堿反應的化學方程式:Na2CO3+2NO2═NaNO3+NaNO2+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為了證明某晶體中含有NH4+、K+、SO42-和H2O,下列實驗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取少量晶體放入試管中,加熱,若試管口上蘸有少量無水硫酸銅粉末的脫脂棉變藍,則可證明晶體中含有結晶水
B.取少量晶體溶于水,加入少量NaOH溶液,加熱,在試管口用濕潤的藍色石蕊試紙檢驗,若變紅,則可證明晶體的成分中含有NH4+
C.取少量晶體溶于水,加適量稀鹽酸,無現(xiàn)象,再滴入幾滴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則可證明晶體的成分中含有SO42-
D.取少量晶體溶于水,用潔凈的鉑絲蘸取少量溶液在酒精燈火焰上灼燒,火焰呈黃色,不能證明晶體中無K+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某;瘜W小組學生利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乙二酸(俗名草酸)晶體受熱分解”的實驗,并驗證分解產物中有CO2和CO.(圖中夾持裝置及尾氣處理裝置均已略去)

(1)裝置C中盛放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乙二酸晶體受熱分解生成的二氧化碳
(2)①證明分解產物中有CO2的現(xiàn)象是裝置B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②證明分解產物中有CO的現(xiàn)象是裝置D中澄清石灰水不變渾濁,裝置F中黑色氧化銅變?yōu)榧t色固體,裝置G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3)實驗結束后,裝置F中黑色氧化銅變?yōu)榧t色固體.簡述檢驗紅色固體中是否含有Cu2O的實驗方法(已知Cu2O溶于稀硫酸生成銅單質和硫酸銅):取少量固體與試管中,加稀硫酸,若溶液變藍色,說明有Cu2O,若溶液不變色,則不含有Cu2O
(4)①草酸和草酸鈉(Na2C2O4)可以在酸性條件下被KMnO4、MnO2氧化.KMnO4和草酸鈉在稀硫酸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2MnO4-+5C2O42-+16H+=2Mn2++10CO2↑+8H2O.
②實驗室常用草酸鈉標定KMnO4溶液.操作如下:準確稱取0.2000g草酸鈉,放入錐形瓶中,加100mL稀硫酸溶解,用配置好的KMnO4溶液滴定.當加入1滴KMnO4溶液后,錐形瓶中溶液立即由無色變?yōu)樽霞t色,且30s不褪色,即達到滴定終點.重復上述滴定操作三次,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
滴定前第一次終點第二次終點第三次終點
滴定管
液面刻度
0.00mL16.02mL16.00mL16.01mL
KMnO4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的計算式是c(KMnO4)=$\frac{0.2000g×2mol}{5mol×134g/mol×0.01601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A、B、C、D均為4種常見的短周期元素,常溫下A、B可形成兩種常見的液態(tài)化合物,其分子組成可表示為B2A2和B2A;B與D可形成分子X,也可形成陽離子Y,X、Y在水溶液中呈現(xiàn)的酸、堿性正好相反;C+的焰色反應呈黃色.
(1)C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3周期第IA族;液態(tài)X類似B2A,也能微弱電離且產生電子數(shù)相同的兩種離子,則液態(tài)X的電離方程式為2NH3NH4++NH2-
(2)M、N是由A、B、C、D四種元素中任意三種元素組成的不同類型的強電解質,M的水溶液呈堿性,N的水溶液呈酸性,且M溶液中水的電離程度小于N溶液中水的電離程度. 則M、N分別為(填化學式)NaOH和NH4NO3;寫出使N的水溶液顯酸性的離子方程式NH4++H2ONH3•H2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下列離子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
A.濃氫氧化鈉溶液中加入鋁Al+2OH-═AlO2-+H2
B.氯化鋁溶于水發(fā)生水解Al3++3H2O═Al(OH)3+3H+
C.明礬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氫氧化鋇溶液Al3++3OH-═Al(OH)3
D.硫酸鋁溶液中加入過量氫氧化鈉溶液Al3++4OH-═AlO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