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下圖甲和乙是某學校王老師制備NH3 并進行性質實驗時的改進裝置。按圖甲把儀器安裝好,稱取2g 固體氯化銨裝入試管底部,再快速稱取2g 氫氧化鈉覆蓋在氯化銨上方;立即用帶有滴管的塞子塞緊(滴管預先吸入約2mL 濃氨水);燒杯內盛滴有酚酞試液的水:把濃氨水滴入試管里,可立即觀察到試管內發(fā)生劇烈反應,有大量氣泡.
將上述中收滿NH3 的圓底燒瓶取下,改裝成圖乙所示的裝置,膠頭滴管內事先預吸入2mLH2O ,此時小氣球系在玻璃棒上呈自然松馳狀態(tài);將滴管內的水慢慢滴入燒瓶中,輕輕晃動燒瓶,通過觀察實驗現象便可以驗證NH3 的某個性質。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中學化學教材中是用與制O2相同的制備裝置來加熱制取NH3的,該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是某同學關于王老師能用圖甲制取NH3的原因分析,有道理的是__________。
①在NH3 · H2O 中有平衡使平衡向左移動
②在NH3· H2O 中有平衡使平衡向左移動
③Na0H 溶于水時放熱,使體系的溫度升高,NH3 的溶解度減小
④NH4Cl與NaOH 在此情況下可反應生成NH3,
⑤NH4Cl 會分解釋放出NH3
(3)圖甲中的NH4Cl 與NaOH 固體混合物能否用CaO 固體代替 (填”能”與”不能”)
(4)如何判斷圖甲中燒瓶己收滿NH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圖乙中膠頭滴管中的水擠入燒瓶后,觀察到的現象是 它說明了NH3
(Ⅱ)如上圖所示:在B槽中裝有500 mL水,容積為a mL的試管A充滿了NO2和NO的混合氣體(標準狀況),將試管A倒插入B槽的水中。充分反應后,試管A中余下氣體的體積為0.5a mL,則原混合氣體中NO2和NO的物質的量之比為
通過導氣管C往余下0.5a mL氣體的試管A中持續(xù)通入氧氣,A中可能觀察到的現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當試管A中充滿氣體時停止通入氧氣,然后將試管取出水槽,則共通入氧氣的體積為 ________mL,水槽B中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 mol·L-1(設溶液的體積仍為500 mL)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每空2分,共22分)
I.實驗測得0.01mol/L的KMnO4的硫酸溶液和0.1mol/L的H2C2O4溶液等體積混合后,反應速率υ[mol/(L · s)]與反應時間t(s)的關系如圖所示;卮鹑缦聠栴}:
(1)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0→t2時間段內反應速率增大的原因是: ,
(3)t2→t時間段內反應速率減小的原因是: ,
(4)圖中陰影部分“面積”表示t1→t3時間里 。
A.Mn2+物質的量濃度的增大 B.Mn2+物質的量的增加
C.SO42-物質的量濃度 D.MnO4-物質的量濃度的減小
II. 為比較Fe3+和Cu2+對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某化學研究小組的同學分別設計了如下圖甲、乙所示的實驗。請回答相關問題:
(1)定性分析:如上圖甲可觀察 ,定性比較得出結論。有同學提出將FeCl3改為Fe2(SO4)3更為合理,其理由是 。
(2)定量分析:如上圖乙所示,實驗時均以生成40mL氣體為準,其他可能影響實驗的因素均已忽略。圖中儀器A的名稱為 ,實驗中需要測量的數據是
(3)加入0.01mol MnO2粉末于60mL H2O2溶液中,在標準狀況下放出氣體體積和時間的關系如圖所示。設放出氣體的總體積為V mL。
①放出V/3 mL氣體時所需時間為 min。
② 該H2O2溶液的濃度為
③A、B、C、D各點反應速率快慢的順序為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河北省冀州中學10-11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化學理)B卷 題型:實驗題
(每空2分,共22分)
I.實驗測得0.01mol/L的KMnO4的硫酸溶液和0.1mol/L的H2C2O4溶液等體積混合后,反應速率υ[mol/(L · s)]與反應時間t(s)的關系如圖所示;卮鹑缦聠栴}:
(1)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0→t2時間段內反應速率增大的原因是: ,
(3)t2→t時間段內反應速率減小的原因是: ,
(4)圖中陰影部分“面積”表示t1→t3時間里 。
A.Mn2+物質的量濃度的增大 B.Mn2+物質的量的增加
C.SO42-物質的量濃度 D.MnO4-物質的量濃度的減小
II.為比較Fe3+和Cu2+對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某化學研究小組的同學分別設計了如下圖甲、乙所示的實驗。請回答相關問題:
(1)定性分析:如上圖甲可觀察 ,定性比較得出結論。有同學提出將FeCl3改為Fe2(SO4)3更為合理,其理由是 。
(2)定量分析:如上圖乙所示,實驗時均以生成40mL氣體為準,其他可能影響實驗的因素均已忽略。圖中儀器A的名稱為 ,實驗中需要測量的數據是
(3)加入0.01mol MnO2粉末于60mL H2O2溶液中,在標準狀況下放出氣體體積和時間的關系如圖所示。設放出氣體的總體積為V mL。
①放出V/3 mL氣體時所需時間為 min。
②該H2O2溶液的濃度為
③A、B、C、D各點反應速率快慢的順序為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2-2013學年廣東省東莞市高三上學期調研測試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計算題
I.高爐煉鐵是冶煉鐵的主要方法,發(fā)生的主要反應為:
Fe2O3(s) + 3CO(g)2Fe(s)+3CO2(g) △H
(1)已知:①Fe2O3(s) + 3C(石墨)=2Fe(s) + 3CO(g) △H1
②C(石墨)+ CO2(g) = 2CO(g) △H2
則△H___________________(用含△H1 、△H2的代數式表示)。
(2)高爐煉鐵反應的平衡常數表達式K=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某溫度時,該反應的平衡常數K=64,在2L恒容密閉容器甲和乙中,分別按下表所示加入物質,反應經過一段時間后達到平衡。
|
Fe2O3 |
CO |
Fe |
CO2 |
甲/mol |
1.0 |
1.0 |
1.0 |
1.0 |
乙/mol |
1.0 |
1.5 |
1.0 |
1.0 |
①甲容器中CO的平衡轉化率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編號)。
A.若容器壓強恒定,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
B.若容器內氣體密度恒定,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
C.甲容器中CO的平衡轉化率大于乙的
D.增加Fe2O3就能提高CO的轉化率
II.納米MgO可用尿素與氯化鎂合成。某小組研究該反應在溫度為378~398K時的反應時間、反應物配比等因素對其產率的影響。請完成以下實驗設計表:
編號 |
溫度/K |
反應時間/h |
反應物物質的量配比 |
實驗目的 |
① |
378 |
4 |
3∶1 |
實驗②和④探究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②和__________探究 反應時間對產率的影響。 |
② |
378 |
4 |
4∶1 |
|
③ |
378 |
3 |
_______ |
|
④ |
398 |
4 |
4∶1 |
下圖為溫度對納米MgO產率(曲線a)和粒徑(曲線b)的影響,請歸納出溫度對納米MgO制備的影響規(guī)律(寫出一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河北省10-11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化學理)B卷 題型:實驗題
(每空2分,共22分)
I.實驗測得0.01mol/L的KMnO4的硫酸溶液和0.1mol/L的H2C2O4溶液等體積混合后,反應速率υ[mol/(L · s)]與反應時間t(s)的關系如圖所示。回答如下問題:
(1)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0→t2時間段內反應速率增大的原因是: ,
(3)t2→t時間段內反應速率減小的原因是: ,
(4)圖中陰影部分“面積”表示t1→t3時間里 。
A.Mn2+物質的量濃度的增大 B.Mn2+物質的量的增加
C.SO42-物質的量濃度 D.MnO4-物質的量濃度的減小
II. 為比較Fe3+和Cu2+對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某化學研究小組的同學分別設計了如下圖甲、乙所示的實驗。請回答相關問題:
(1)定性分析:如上圖甲可觀察 ,定性比較得出結論。有同學提出將FeCl3改為Fe2(SO4)3更為合理,其理由是 。
(2)定量分析:如上圖乙所示,實驗時均以生成40mL氣體為準,其他可能影響實驗的因素均已忽略。圖中儀器A的名稱為 ,實驗中需要測量的數據是
(3)加入0.01mol MnO2粉末于60mL H2O2溶液中,在標準狀況下放出氣體體積和時間的關系如圖所示。設放出氣體的總體積為V mL。
①放出V/3 mL氣體時所需時間為 min。
② 該H2O2溶液的濃度為
③A、B、C、D各點反應速率快慢的順序為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