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工業(yè)制硝酸的主要反應為:4NH3(g)+5O2(g)4NO(g)+6 H2O(g)△H。
(1)已知氫氣的燃燒熱為285.8 kJ/mol。
N2(g)+3H2(g)=2NH3(g) △H=-92.4 kJ/mol;
H2O(1)=H2O(g)△H=+44.0 kJ/mol;
N2(g)+O2(g)=2NO(g)△H=+180.6 kJ/mol。
則上述工業(yè)制硝酸的主要反應的△H=                        
(2)在容積固定的密閉容器中發(fā)生上述反應,容器內部分物質的物質的量濃度如下表:

①反應在第2 min到第4 min時,O2的平均反應速率為                  
②反應在第6 min時改變了條件,改變的條件可能是         (填序號)。
A.使用催化劑     B.升高溫度  C.減小壓強     D.增加O2的濃度
③下列說法中能說明4NH3(g)+5O2(g)4NO(g)+6 H2 O(g)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       (填序號)。
A.單位時間內生成n mol NO的向時,生成n mol NH3
B.條件一定,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再變化
C.百分含量w(NH3)=w(NO)
D.反應速率v(NH3):u(O2):v(NO):v(H2O)=4:5:4:6
E.若在恒溫恒壓下容積可變的容器中反應,混合氣體的密度不再變化
(3)某研究所組裝的CH3OH-O2燃料電池的工作原理如圖所示。

①該電池工作時,b口通入的物質為____     。
②該電池正極的電極反應式為:                        。
③以此電池作電源,在實驗室中模擬鋁制品表面“鈍化”處理(裝置如圖所示)的過程中,發(fā)現溶液逐漸變渾濁并有氣泡產生,其原因可能是                                  (用相關的離子方程式表示)。
(1)-904.8kJ·mol-1  (2)①0.1875mol/(L·min) ②B  ③ ABE
(3)①CH3OH ②O2+4e+4H=2H2O ③Al3+3HCO3=Al(OH)3+3CO2(Al-3e+3HCO3-Al(OH)3+3CO2也給分)

試題分析:(1)H2(g)+1/2O2(g)═H2O(l)△H=-285.8kJ·mol-1
N2(g)+3H2(g)   2NH3(g) △H=-92.4 kJ/mol     ②
H2O(1)   H2O(g)△H=+44.0 kJ/mol       ③
N2(g)+O2(g)   2NO(g)△H=+180.6 kJ/mol ④
根據蓋斯定律,由方程式①×6-②×2③×6+④×2得工業(yè)制硝酸的主要反應為:4NH3(g)+5O2(g)4NO(g)+6 H2O(g)△H=-904.8kJ·mol-1;
(2))①氨氣的平均化學反應速率為v= = ="0.015" mol·L-1·min-1,同一化學反應同一時間段內,各物質的反應速率之比等于計量數之比,所以氧氣的平均化學反應速率為0.1875mol·L-1·min-1;
②通過圖表比較起始到第6min和第6min到第8min時知,反應物濃度變大和生成物濃度變小,逆向移動,所以改變的條件是升高溫度;B正確,使用催化劑,平衡不移動,A錯誤;減小壓強和增加O2的濃度,正向移動,CD錯誤;故答案為:B;
③A.單位時間內生成n mol NO的向時,生成n mol NH3,說明v=v,A正確;
B.條件一定,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再變化,方程式兩邊氣體的化學計量數之和不相等,氣體的物質的量是個變化的量,氣體的質量始終不變,所以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變,證明正逆反應速率相等,達到了平衡狀態(tài),B正確;
C.百分含量w(NH3)=w(NO),不能說明v=v,C錯誤;
D.反應速率v(NH3):u(O2):v(NO):v(H2O)=4:5:4:6,不能說明v=v,D錯誤;
E.由于反應方程式兩邊氣體的質量不變,容器的容積不變,所以混合氣體的密度可變,因此混合氣體的密度是一個變量,可以判斷是否達到了平衡狀態(tài),E正確;
(3)①在甲醇燃料電池中,燃料甲醇作負極,氧氣作正極,電解質中的陽離子移向正極,所以c口通入的物質為氧氣,b口通入的物質為甲醇; ②該電池正極是氧氣發(fā)生得電子的還原反應,電極反應式為:O2+4e+4H=2H2O, ③在電解池中,金屬鋁為陽極,發(fā)生電極反應:Al→Al3+3e,鋁離子會和碳酸氫根離子之間發(fā)生雙水解反應生成氫氧化鋁沉淀和二氧化碳,即Al3+3HCO3=Al(OH)3↓+3CO2↑,溶液逐漸變渾濁,故答案為:Al3+3HCO3=Al(OH)3+3CO2(Al-3e+3HCO3=Al(OH)3+3CO2)。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碳和碳的化合物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非常廣泛,在提倡健康生活已成潮流的今天,“低碳生活”不再只是一種理想,更是一種值得期待的新的生活方式。
(1)甲烷燃燒放出大量的熱,可作為能源用于人類的生產和生活。
已知:①2CH4(g)+3O2(g)=2CO(g)+4H2O(l) △H=" —1214" kJ/mol
②2CO(g)+O2(g)=2CO2(g) △H=" —566" kJ/mol
則表示甲烷燃燒熱的熱化學方程式                                          。
(2) 將兩個石墨電極插入KOH溶液中,向兩極分別通入CH4和O2,構成甲烷燃料電池。其負極電極反應式是:                             。
(3)某同學利用甲烷燃料電池設計了一種電解法制取Fe(OH)2的實驗裝置(如下圖所示),通電后,溶液中產生大量的白色沉淀,且較長時間不變色。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填序號)

A.電源中的a一定為正極,b一定為負極
B.可以用NaCl溶液作為電解液
C.A、B兩端都必須用鐵作電極
D.陰極發(fā)生的反應是:2H+ + 2e= H2
(4)將不同量的CO(g)和H2O(g)分別通入體積
為2L的恒容密閉容器中,進行反應:
CO(g)+H2O(g)CO2(g)+H2(g),得到如下三組數據:
實驗組
溫度/℃
起始量/mol
平衡量/mol
達到平衡所需時間/min
H2O
CO
CO2
1
650
2
4
1.6
5
2
900
1
2
0.4
3
3
900
1
2
0.4
1
 
①實驗1中,以v (H2)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為              。
②實驗3跟實驗2相比,改變的條件可能是                 (答一種情況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對含氮物質的研究和利用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1)N2、O2和H2相互之間可以發(fā)生化合反應,已知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如下:
N2(g)+O2(g)=2NO(g)     H=+180.5kJ·mol-1;
2H2(g)+O2(g)=2H2O(g)   H =-483.6 kJ·mol-1;
N2(g)+3H2(g)=2NH3(g)   H =-92.4 kJ·mol-1。
則氨的催化氧化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2)汽車尾氣凈化的一個反應原理為:2NO(g)+2CO(g)N2(g)+2CO2(g)  H<0。
一定溫度下,將2.8mol NO、2.4mol CO通入固定容積為2L的密閉容器中,反應過程中部分物質的物質的量變化如圖所示。

①NO的平衡轉化率為   ,0~20min平均反應速率v(NO)為             。25min時,若保持反應溫度不變,再向容器中充入CO、N2各0.8 mol,則化學平衡將         移動(填“向左”、“向右”或“不”)。
②若只改變某一反應條件X,反應由原平衡I達到新平衡II,變量Y的變化趨勢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填字母代號)。

催化劑

 

(3)某化學小組擬設計以N2和H2為電極反應物,以HCl—NH4Cl為電解質溶液制成燃料電池,則該電池的正極反應式為                 。假設電解質溶液的體積不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填字母代號)。
a.放電過程中,電解質溶液的pH保持不變
b.溶液中的NH4Cl濃度增大,但Cl-離子濃度不變
c.每轉移6.021023個電子,則有標準狀況下11.2L電極反應物被氧化
d.為保持放電效果,電池使用一段時間需更換電解質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一定量的氫氣在一定條件下完全燃燒生成氣態(tài)水,放出熱量值為Q1,等量的H2在同樣條件下完全燃燒生成液態(tài)水,放出熱量值為Q2,則Q1與Q2的關系為(  )
A.Q1>Q2B.Q1=Q2C.Q1<Q2D.無法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已知下列熱化學方程式:
Na(g)+Cl(g)=NaCl(s)   ΔH
Na(s)+Cl2(g)=NaCl(s)    ΔH1
Na(s)=Na(g) ΔH2,Na(g)-e=Na(g) ΔH3
Cl2(g)=Cl(g) ΔH4,Cl(g)+e=Cl(g)    ΔH5
則ΔH與ΔH1、ΔH2、ΔH3、ΔH4、ΔH5的關系正確的是(  )
A.ΔH=ΔH1+ΔH2+ΔH3+ΔH4+ΔH5
B.ΔH=ΔH1-ΔH2-ΔH3-ΔH4-ΔH5
C.ΔH=ΔH1-ΔH2+ΔH3-ΔH4+ΔH5
D.ΔH=ΔH2+ΔH3+ΔH4+ΔH5-ΔH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在298 K、1.01×105 Pa下,將22 g CO2通入750 mL 1 mol·L-1NaOH溶液中充分反應,測得反應放出x kJ的熱量。已知在該條件下,1 mol CO2通入1 L 2 mol·L-1 NaOH溶液中充分反應放出y kJ的熱量。則CO2與NaOH溶液反應生成NaHCO3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
A.CO2(g)+NaOH(aq)NaHCO3(aq) ΔH=-(2y-x)kJ·mol-1
B.CO2(g)+NaOH(aq)NaHCO3(aq) ΔH=-(2x-y)kJ·mol-1
C.CO2(g)+NaOH(aq)NaHCO3(aq) ΔH=-(4x-y)kJ·mol-1
D.CO2(g)+NaOH(aq)NaHCO3(aq) ΔH=-(8x-2y)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已知:NH3·H2O(aq)與H2SO4(aq)反應生成1 mol正鹽的ΔH=-24.2 kJ·mol-1;強酸、強堿的稀溶液反應的中和熱為ΔH=-57.3 kJ·mol-1。則NH3·H2O在水溶液中電離的ΔH等于(  )
A.-69.4 kJ·mol-1B.-45.2 kJ·mol-1
C.+69.4 kJ·mol-1D.+45.2 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根據化學學科中的基本理論,請回答下列問題:
Ⅰ、常溫下,取pH=2的鹽酸和醋酸溶液各100 ml, 向其中分別加入適量的Zn粒,反應過程中兩溶液的pH變化如圖所示。則圖中表示醋酸溶液中pH變化曲線的是_____ (填“A”或“B”)。

Ⅱ、丙烷在燃燒時能放出大量的熱,它也是液化石油氣的主要成分,作為能源應用于人們的日常生產和生活。
已知:①2C3H8(g)+7O2(g)=6CO(g)+8H2O(l),△H1=-2741.8kJ/mol
②2CO(g)+O2(g)=2CO2(g)  △H2=-566kJ/mol
(1)寫出丙烷的燃燒熱的熱化學方程式:                            。
(2)現有1mol C3H8在不足量的氧氣里燃燒,生成1mol CO和2mol CO2以及氣態(tài)水,將所有的產物通入一個固定體積為1L的密閉容器中,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如下可逆反應:
CO(g)+H2O(g)=CO2(g)+ H2(g) △H1=+41.2kJ/mol
①下列事實能說明該反應達到平衡的是           
a.體系中的壓強不發(fā)生變化                     b.v(H2)=v(CO)
c.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發(fā)生變化    d.CO2的濃度不再反生變化
②5min后體系達到平衡,經測定,H2為0.8mol,則v(H2)=                  。
③向平衡體系中充入少量CO,則平衡常數        (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3)依據(1)中的反應可以設計一種新型燃料電池,一極通入空氣,另一極通入丙烷氣體;燃料電池內部是熔融的摻雜著氧化釔(Y2O3)的氧化鋯(ZrO2)晶體,在其內部可以傳導O2-。在電池內部O2-移向         極(填“正”或“負”);電池的正極電極反應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已知下列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
6C(s)+5H2(g)+3N2(g)+9O2(g)=2C3H5(ONO2)3(l)   ΔH1
2H2(g)+O2(g)=2H2O(g)   ΔH2
C(s)+O2(g)=CO2(g)   ΔH3
則反應4C3H5(ONO2)3(l)=12CO2(g)+10H2O(g)+O2(g)+6N2(g)的ΔH為(  )。
A.12ΔH3+5ΔH2-2ΔH1B.2ΔH1-5ΔH2-12ΔH3
C.12ΔH3-5ΔH2-2ΔH1D.ΔH1-5ΔH2-12Δ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